文/本刊记者 庄文静
10余年前,随着“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进入中国,众多中国企业开始了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不过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地刷新原有的方法论。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浪潮下,学习型组织被赋予了新的学习模式,像E-Learning、企业大学、微课、社群学习等都在企业内部如火如荼地运用着。
然而,我们看到许多企业在寻求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方法上,在“术”的层面不断推陈出新,但当人们越来越多地追逐落地的方法论时,也难免产生一个现象——许多学习型组织是“有形而无神”。事实上,形神兼备的学习型组织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只有思维上的认知和改变,才能不断推动行动上的改变,而一味追求“术”,难免让学习型组织流于形式主义。
中国人保财险作为亚洲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位列全球保险集团单一子品牌首位。时任公司总裁王银成两度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佳CEO”,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担任总裁以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学习型组织。”2015年,人保财险教育培训部也因此多次获得学习与人才发展方面的奖项。
目前,人保财险在全国有30万从业者,自2008年就开始全面推行学习型组织建设。如此之大的学习型组织体系是如何搭建的?又如何持续进步甚至成为行业领先者?
“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个环境,或者说构建一个场。”人保财险教育部总经理熊向清,对《中外管理》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经营好三大资本
在熊向清看来,大部分人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只停留在概念上。认为学习型组织就像一所学校,将学习内容以新技术作为载体,可以让员工以更多元的方式随时随地学习。
所以很多学习型组织的负责人,一张嘴就是“我们今年又开发了多少课程、多少学时、培训多少人次、培训费投入了多少”等,对此如数家珍。然而,熊向清认为,所有企业正在做的培训形式、培训课程和内容,乃至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术”的东西其实各家相当,但是“道”的修炼层次可谓千差万别。
作为管理者,你有没有思考过学习型组织是什么?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其建立的核心是什么?
熊向清说,人生有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如果一定说有第三件事的话,就是相处。人一辈子做这些事,实际上就是给自己造一个“场”——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构建一个能量交换系统,或者说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系统。而生命中的每一种境遇,好或不好都是这个系统衍生出来的。因此,一个组织如何经营自己的知识资本、精神资本和社会资本,就决定了你将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态系统。
学习型组织该如何经营好企业的这三大资本呢?
人保财险有七大核心举措:第一,加大培训供应量和推进学习行为量;第二,打造“三合一”综合开发机制;第三,推广“团队学习型实验室”的做法;第四,管理者带头讲课;第五,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第六,建设“员工幸福感工程”;第七,将“心灵的转换”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第一修炼。
学习行为源于造“场”
为什么很多企业提供的学习方式,大家不爱学?很大原因是工作情境,都是理论和方法的灌输。
熊向清认为,大量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通过长期的“造场”,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来实现。人保财险的学习型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系统。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应该是以工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活出生命意义为终极目的。”熊向清说,“同时,应该是强调以心态转变为起点的学习。”
在人保财险的学习体系中,员工之间是伙伴关系,每个成员既是学生又是老师;而学习型组织中的管理者,更多的是协调者、教导者,管理者被定位为设计师、教师和仆人。因此,从整个学习型文化上,管理者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经过8年的学习型组织打造,人保财险的学习型组织已经实现从1.0到3.0的跨越。在1.0时代,学习活动和规模明显增大,让员工体验到学习氛围;在2.0时代,培训开始走向学习,引入方法工具,进行多样化、多元化的学习,更注重物质资源和技术层面的结合。如今,学习型组织建设已经到了熊向清所说的3.0时代,也就是从知识学习走向心灵的修炼。
打造能量交换的“场”域
按照霍金斯的能量层级理论来说,人要有充分的动机才可能创造某种行为的发生,学习同样如此。试想,在一个初级的、低层次的文化场域中,如何产出一流的产品和行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产生大量学习或创造性学习行为吗?当然不会。
当下,如果组织内不能产生大量的学习行为,产品需要的知识资源不够,不仅无法更好地创新,而且企业将难以为继。只有不断通过知识获取、传播、应用、创造,才能使整个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这个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其核心依然是文化环境的打造。从彼得·圣吉的定义不难发现,学习型组织就是要通过组织精心的设计和构建一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
作为企业,要打造学习型文化的场域,员工就会不断获取更多的资源,也会回馈更多的价值给这个生态系统。
在熊向清的理解中,管理就是要让资源向价值转换。“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让知识向价值转换;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把知识资源和精神资源转换成价值。而知识型的企业,不光是要将知识转变为价值,还要将行业的资源同样转变为企业价值。”他尤为强调价值转换。
以保险产品为例。其实他们的产品就包括两个“原材料”:一个是知识资源,另一个是精神资源。在知识资源里,知识含量低就不能满足一个产品解决功能性需求的目的,如果精神资源或者情感资源缺乏,产品就不能给客户带来美好的体验。其实任何产品都是如此。
因此,对于组织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来源于这个场。那么这个场是怎么构建出来的?熊向清的观点是:“管理者的管理核心在道,道是人们的精神境界以及情感世界。我们的心态、心境,以及思维方式,行事模式,起心动念等都可称之为‘道’,这决定了我们的做事方法和应用的工具。”
在人保财险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特别强调四教:言教,身教,制教,境教。如果一个组织可以形成公平、尊重、信任、分享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这样的环境一旦形成,精神品质就因此而得到提升。由此,员工内在的创造性、能动性就会自然产生,学习能力也会自然变强。
总之对于学习型组织,熊向清认为其核心就是两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场,都有不同的能量级别。在不同的能量级别下,做事做人的表现显然不一样;从组织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能量场处于什么级别,所做的事就在这个级别上。
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和自己特点相符合的场,而与这个组织相符合的人和事会受到吸引,不相符合的人和事一定会受到排斥。组织作为高级别的能量场,如何修炼将影响更多的人,与这个场发生能量交换。因此,学习型组织更是在打造一个“场”。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