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婕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华的故事、中国的历史,绵延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如果想完整呈现这个古老神秘而又包容开放的文明进程,岂是几集纪录片就能承载的了呢?而2016年1月21日至2月25日在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 2)播出的六集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基调,站在现实的场域里追溯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讲述了别样的“中华故事”。
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共同投资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用短短六个小时的时长向世界揭开了中国悠久历史的面纱,影片共分为六集:《祖先》(Ancestors)、《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Silk Roads and China Ships)、《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明朝》(The Ming)、《末代王朝》(The Last Empire)和《革命时代》(The Age of Revolution),这部纪录片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担任主持人、采访者和体验者。影片突破了之前西方社会惯有的视角,以客观的态度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历代传承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成功实现了对中华民族成长史的跨文化解读和呈现。
一、 别样之处的转变与跨越
1. 文化心态:从偏见到尊重
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种族冲突、恐怖袭击连绵不断,在学界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冲突论等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这无一不在凸显着“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这部纪录片摒弃了之前西方媒体惯有的偏倚心态:或是敌意、或是指责、或是猎奇、或是怜悯,而是以对他国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作为立场和出发点,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以鲜活的采访、生动的史实铺陈了中国历史。从中国神话中的女娲开始到对夏朝的考证,从对孔子的膜拜到对秦始皇的评价,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唐朝的四方朝拜,从宋代的黄金时代到其土崩瓦解,从满族入关到列强入侵,从封建王朝的结束到新中国的建立……六集节目中呈现的是历史丰厚、文化悠久、追求和谐和力求统一的中国。虽然朝代的更替是由战争来推动,历史的演进不乏暴力和灾难,但影片中展现出中国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之魂和文化之脉,这无疑是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对于异族的文化,是挑剔还是尊重,是价值先行还是客观陈述,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这部作品给予了最好的解答。
2. 叙事视角:从“国家”到“家国”
如果说以往展示中国历史的纪录片多是宏大叙事、只见“国家”不见“人”的话,那么这部纪录片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将“宏大主题”以个体命运和家族发展来呈现。这同时还契合了中国人的“家国”观——国,即为放大了的家,从一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可以窥视这个国家的历史。在《祖先》这一集中,制作团队赶赴无锡,见证传承近千年的秦观家族的一场重聚,族人们在清明节祭奠祖先,期待通过努力重新延续家规家风。秦氏家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江南氏族祖先、宋朝文人秦观,一代代传承至今,片中的秦家聪已是第三十三世孙,他不仅著有《秦氏千年史》,还千里寻根,在“文化大革命”后重新修筑了祖先坟墓。安徽鲍氏也是多次提及他的家族,族谱最早成书于明朝,清朝时鲍志道经商壮大家族、惠及乡民,“文化大革命”时期鲍氏先祖画像在族人守护下得以幸存。一个个族人的身份认同,一个个家族的历史,也从侧面反映着这个古老的国家在繁荣和战乱的兴衰轨迹中不断向前。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正如影片所说:“秦家就如同这个国家一样,正在寻求一个全新的身份,以一种特别的中国方式前行,而这一切都根植于中国的过去。”
3.故事主体:从精英到平民
之前西方媒体所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常常在拍摄前预设立场,然后由专家出面支持这些观点的评论或引出所需内容,让制作方的立场与专家的研究“垄断”话语。尽管《中华的故事》仍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但影片尽量让普通人发声,让中国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主体由精英转为平民。摄影机在街头巷尾和历史遗迹间穿梭,将镜头对准传统匠人、乡野村夫、学生少年、市民百姓等普通人,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对厚重历史的鲜活记忆。正如迈克尔·伍德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在策划纪录片选题时,“试着不要把西方的视角强加到片子里,而是尽量呈现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①所以影片中有讲述女娲故事的老妇,有领着主持人去寻找夏朝遗址的乡民,有朗朗读书吟诗诵词的少年,有宋代皇帝赵匡胤出生地“双龙巷”的市民,还有洪秀全广西家乡的村民……纪录片的美很大程度上可回归到人性之美,“纪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②
讲述中国历史,最终还应该回归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的人民身上,这是唯物史观的体现。中国的历史是由几千年来无数的个体共同书写的,每一位普通的民众,都是中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文化符号:从单一到多元
中华文化之美蕴含着极大的魅力,诗词歌赋、美食珍馐、亭台楼宇对外国民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和语言翻译等问题,中华文化总是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外国纪录片也总是很难准确呈现出其中的特色与美感。《中华的故事》中贯穿着颇具中国意象的文化符号,中国元素体现在影片的各个角落。纵使在运用中存在些许瑕疵,具有中国情怀之美的内容与形式已有较为完美的结合。如影片尝试用精确贴切的翻译与契合情境的解说来阐释传统文学的韵味。“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带观众回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扬州;偃师城关三中的学生朗诵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为唐代的盛世已去做了一个贴切的注解。影片中还将杜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将张岱称为“明代的普鲁斯特”,意在简化理解与记忆,为与普通西方观众的沟通搭起桥梁。节目中还大量采用中国特色的配乐,如二胡、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用其感染力和艺术性强化影片的中国色彩;评书、皮影戏、茶叶、瓷器、书法、丝绸、建筑这些承载文化与历史的符号,植根于厚重的历史积淀,在传播中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
5. 他者解读:从表象到深层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解读不仅限于对重大历史事实的叙述,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表象走到深层,对于中国道路的选择、文化的特质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展现。从秦皇汉武到末代皇帝,本片对中国的集权制管理、官僚化体制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都有所阐述。尤其是在展现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本土的道家入手,继而是儒家,接着是印度而来的佛教,继之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多种思想流派、多元的宗教信仰都能在一方国土上相安相容。其次采用大量的现代生活中的场景实现对历史史实的穿越,以此展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承性。《中华的故事》依托于厚重的史书记载,从鲜活的人民生活入手,梳理四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在影片的第三集《黄金时代》中看到的宋朝人潮熙攘、富强昌盛,与翩翩起舞的广场大妈、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的现代生活遥相呼应;宋代蹴鞠运动与国安队球迷的摇旗呐喊、科举制与开封市河南大学的课堂,多组画面交错呈现,历史和现代的交错融合、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展现了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以上的总结并不意味着该部作品十全十美,如第四、五集中的部分剪辑较为拖沓,片头制作的审美略有欠缺等等。但是瑕不掩瑜,这部作品对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进行文化传播都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我国纪录片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提高国家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扩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纪录片创作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与标准。《中华的故事》在全球范围的成功,对我国纪录片走出国门的探索裨益良多。
1. 尊重多元,客观呈现
无论是讲述本国故事还是以“他者”身份讲述别国故事都需要有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调和立场。对于本国无需充斥着民族主义的腔调和宣传本位的输出,对于他国无需居高临下地贬低或毫无理性地崇拜,自信讲好故事的基础是客观,是包容,是尊重,是正视和不隐晦。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③所以尊重、客观是任何一部作品的前提。如央视曾拍摄的《大国崛起》虽是一部带有政论色彩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但它之所以在海外引起空前的关注并获得比较正面的评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创作者超越了意识形态史观和道德史观的束缚,进入了相对符合“文化多元并存”的务实史观。同样,BBC的《中华的故事》在讲述英国对华的鸦片战争及后期的入侵事实直言不讳,按照历史真实呈现。
2. 国际视野,多维融合
长久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长期停留于有限的主题,抱持固有的刻板印象,中国社会变迁、普通人的生活、传统历史文化等议题长期被忽略。因此,中国的纪录片应具有国际视野,不沉醉于中国视角讲故事,应考虑西方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选取便于沟通理解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妨借鉴《中华的故事》中的表达方式,将西方视角与中国历史相融合。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带入了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词汇(如“中国的莎士比亚”等),将独具中华视角的故事与国外的知识体系相结合,让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受众理解更为轻松。这种采用中西方融合的表达方式,既具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不艰涩枯燥,增强了纪录片本身的吸引力,真正让纪录片促进了不同地域与文化间的沟通。另一方面,纪录片的选题应具多样性,展现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元素,塑造中国多元化、全面化的形象,从而多维度全方位塑造国家形象。
3. 独特视角,发掘新意
中国纪录片很多都是气势恢弘的大历史叙述,由大及小,风格考究。但纪录片若充斥这种千篇一律的叙事结构,停留在非黑即白、内容空洞的固有中国模式上,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高超的叙事水平,也难得到观众的青睐。每一个事物和现象的背后,都有这个社会文化的身影。纪录片要多尝试以小视角切入,层层深入剖析,继而发掘一个立体的鲜活的社会影像。《中华的故事》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将恢宏历史放入当代生活场景,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与价值灌输,而是用有温度的鲜活历史打动人心。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多线索、多视点叙事并行,让影片的故事变得好看,是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的一剂良方。在新意发掘上,2016年1月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即为代表性作品,该片聚焦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视角小而精妙,另辟蹊径地展现了我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
4.回归个体,以情动人
在纪录片中对人性美的追寻和人情温暖的思考总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容易被打动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人性中真善美的温情。纪录片要回归个人化的表达,这与西方价值观取向也是相同的。相较于中国社会注重集体,强调团结和规范,西方社会更注重个体发展与意见表达。中国纪录片中的宏大叙事,常给人荡气回肠之感,但若沉溺于单调的宏观表达方式,忽视平凡人的故事,则易让观众感到空泛和距离。法国纪录片编导凯瑟琳•雷默认为:“一些重要的跨文化交流的节目,应该是关于普通人生活的节目。这样的片子能够反映一个文化的独特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及他们之间的共性。”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走出国门后,以其对生活与人情的关照获得强烈反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而是承载着家庭温暖与个人故事的记忆。美食与风俗的背后,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是普通中国人个体人生经历与生活情感的寄托。当纪录片以个人化的视角切入,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以人类的共同情感为主要基调,则能够跨越文化上的差异,在不同民族之间产生共鸣。
正如迈克尔·伍德在《中华的故事》结尾所说:“历经了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历经了所有的胜利与悲剧,历经了不计其数的发明与创造,世界需要一个繁荣和平的中国,这个需求前所未有。”优秀的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向世界展现一个繁荣和平的中国。
「注释」
①《新华每日电讯》,《关注中国,BBC纪录片“不需要理由”》,新华网 2016年2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2/19/c_135113814.htm。
②雷扬:《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美学思考》,《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6期。
③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虽然遭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但其观点中仍不乏合理性的见解,本文选用了赫斯科维奇的观点。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