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因为在乐视旗下,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电视、视频、音乐、体育,甚至还有汽车。这些看似关系不大的业务,却构成了乐视完整的生态。
一次娱乐Party
陈小春、李宇春、孙红雷、何炅、华晨宇、宋茜、李玟、黄致列、朴海镇、李敏镐、林心如、郭采洁、刘恺威、高云翔、霍思燕、李小璐……上百位明星红人的出席,让乐视4月13日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办的“生态共享之夜”变成了一场娱乐盛会。活动开始仅1小时,就占据新浪微博话题综艺榜TOP1;2小时,累计摇红包人次超1200万;仅3小时,乐视视频评论和弹幕总数破百万;开始4小时,乐视视频在线累积观看人次超2800万。
对于娱乐圈来说,这是一场明星云集的颁奖盛会;而对于专注于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人来说,更关注的是乐视所展示出的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影响力。一场IT行业的品牌Party,拉来了梅赛德斯-奔驰C级车作为首席生态合作伙伴,拉来了上百位娱乐明星助阵,也拉来了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TCL董事长李东生、大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搜狗CEO王小川、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梓木、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等数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大佬站台。提出了“生态化反”理念的贾跃亭,为乐视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开放”、“跨界”、“合作”是乐视生态在各个领域全面经营的最核心手段。
如果不是乐视,而是目前任何一家业务比较纯粹的手机厂商或者互联网厂商,可能都无法激起我们对这场晚会背后深层次的思考。但对于分支业务众多的乐视,这次晚会恰恰是其“生态化反”理念的最佳展示。当别的厂商花费巨资举办发布会的时候,乐视竟然卖了发布会广告;当别的厂商花费巨资邀请一两个明星演出代言的时候,乐视拉来上百位明星举办了一次娱乐盛会。像八爪鱼一样发展着的乐视,业务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领域。
就像之前乐视与华为之间的口水战,当时曾经引发了很多争论:究竟是乐视的低价硬件策略更好,还是华为的核心技术策略最佳?我们暂且不考虑双方的话术是否恰当、过度竞争的行为是否合理,仅从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争论其实从一 开始就没有理清楚背景和现实。华为的核心业务在于核心网,三大业务BG中的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是在核心网业务完成技术积累后的有效外延。乐视的核心业务是乐视网,特别是现在的乐视体育和乐视影视,至于乐视汽车、超级电视、超级手机等硬件业务,则是为了拓展内容业务生态的扩张手段。双方的盈利能力分别依托技术溢价和内容溢价,之间所谓的竞争本来就是非对称的。这就好比购买手机时选择裸机或者套餐赠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用户需求差异。
乐视正在进行一场不折不扣的“超限战”。在视频领域,乐视网面对着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背后站立的是资本雄厚的互联网大鳄BAT。在手机领域,乐视还是一名新手,需要挑战华为、小米等一众一线厂商。在电视领域,乐视不但直面小米的竞争,更需要挑战长虹、创维等传统家电品牌。可以说无论是在任何领域,乐视都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作为后来者,乐视要想生存下去,就需要采用更加强力的市场策略,而从多个行业分别切入后形成合力的“生态”模式,对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积累的乐视来说,也许是最可行的手段了。
不同领域业务的互相融合,让乐视在各个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力。同时,这种竞争力也很快被擅长资本运作的乐视利用,分别进行投、融资以快速推进业务发展。在电视领域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花费22.67亿港元入股TCL多媒体,持有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在智能手机领域,乐视通过子公司以27.3亿港元购入酷派集团18%的股份,获得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经验积累。在内容方面,乐视体育不但融入80亿元巨额资金,而且大量收购各类体育版权,成为国内拥有体育内容版权最多的企业。
对于乐视来说,虽然目前声势浩大,但是依然处于紧张的创业阶段。从手机到汽车,从电影到体育,大规模的业务扩张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但也让整个企业的资金链极度紧张,甚至需要通过增发、股权抵押的方式来获得资金。不过各个领域业务的开拓,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进入,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在看似分散的业务背后,乐视依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策略,可以采用极具侵略性的价格策略来销售硬件。这种做法也让乐视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破坏市场与让利用户的议论始终没有平息。不过,正如贾跃亭所说,乐视生态与其他企业位于不同的维度。要解读乐视,就不能局限在某个孤立的产品领域,而是要全方位的分析其业务背景和经营理念。乐视从最初的视频内容提供商扩张到如今复杂的生态圈模式,尽管其中不乏走钢丝般的冒险和过度激进的资本运作,但是愿意创新和打破常规的企业依然值得鼓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