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本着以儿童为本位的编辑理念,不仅内容根本变革,而且在插图方面独具特色:插图要与文字内容配合,符合美感要求,还要考虑印制成本。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当今被重新出版和解读,仍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 小学语文教科书 插图 编辑特色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民国时期出版的多种小学语文(国语、国文)教科书被重新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些教科书既不同于古代的童蒙读物,也有别于当今的语文课本,除了内容有趣、语言生动之外,还有大量独具特色的插图。本文从编辑理念、美感标准、印制技术三方面,探讨其插图的编辑特色。
一、插图的编辑理念
民国时期,出版社在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时,受到来自西方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不仅在内容取材方面彻底改革,而且插入大量图片,使文字内容与插图相互配合,由此彻底改变了传统童蒙读物的教化观念和文本形态。例如,商务印书馆是最早组织人力、自行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典范。1904年,商务印书馆开始编辑《最新国文教科书》,就确定了编辑原则:“各课皆附精美之图画,图画布置须生动而不呆板,处处与文字融和。凡图画与文字,皆同在全幅之内,不牵涉后页。既有以上之限制,于是操笔作文,正如作茧自缚,非常困难;且每成一课,必经各人批判,至无异议始止。”[1]可见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图画及编排方式,以及如何“处处与文字融和”,在初创阶段有过艰辛的探索过程。
插图有不同形式,有的是对应课本的文字内容,有的是单页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的完美呈现还要具备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商务印书馆以印刷业务起家,注意引进国外印刷技术,1903年“得日本技师前田乙吉及大野茂雄来华摄制照相网目铜版”
[2],所以有能力印制精美的插图。19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其第四册第一课《孔子》[3],附有一页摄影图片,分别是“大成殿”和“孔陵前之洙水桥”(见图1)。在线装书形式的教科书中插入这样一张铜版印制的摄影图片,就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1912年,蒋维乔、庄俞编纂的《订正初等小学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在第一课《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之前,插有一张彩图,将所有生字表达的事物具象化,色彩鲜艳。第十五课的插图表现“姊长、妹幼,坐草上,立花前”的内容,如同一幅美丽的仕女图,非常引人注目。第三十六课则是配合文字而描绘的“画眉叫,孔雀飞,鹿走林中,猴升木”彩图,生趣盎然。可以想见这些彩图以及每一课与生字相配的黑白图,都会受到当时小学生的喜爱。
二、插图的美感标准
民国时期,关于小学教科书的封面及插画的美感标准,教育界专家有多篇发表于《教育杂志》等专业刊物的探讨性文章,提出具体建议,包括结合小学教学实践,参考国外教科书的标准对多种教科书进行评审等。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时代变革的产物,1920年,教育部确定小学国语的科目不久,黎锦熙的《国语教科书的革新计画》一文就谈到插图及其要注意的问题:“(1)要明了——要点更宜鲜明,不复杂不模糊,才便于直观教授。(2)要新颖的考案,能够唤起儿童的兴趣——儿童趣味的发生,也随年级不同,要预为研究。如初年级儿童的趣味,多从‘动’的事物发生,那么插画中间静止的景物要少用,须改成动的考案。(3)多用粗笔法,就便可供儿童的摹写——因为国语的教授,有时要把儿童描写想象的图画当‘作法’的,读本中的插画,就是他描写——作文的蓝本。(4)容易提示实物的教材,也不妨附加新图用来涵养儿童的美感。”[6]这代表了教育专家以儿童为本位的观念以及“革新”思路,在当时也是儿童出版物编辑者的共识。1922年,商务印书馆为《儿童画报》所作的一则广告就说明:“小学儿童的心理,教他读书,总觉得有些没趣;教他看画,便没一个不是兴高采烈的。所以要引动儿童读书的兴趣,最好,先给他看有趣味的图画的书报。我们刊行这儿童画报,就是这个意思。内容有诗歌、游戏、谜语、笑话、童话等等,而要以图画为主,五彩印刷,精美绝伦。儿童看了,一面就可发生无穷的兴趣,一面还可养成良好的品性。”[7]
有了儿童本位的新观念,还要落实到教科书编辑的具体环节。1933年,百刚《关于编制小学教科书的问题》一文强调小学教科书是比一般图书还要难的,“在着手编制小学教科书之先,应得先有一相当范围的委员会,网罗教育家(尤其是实际从事小学教育的人)、心理学者、文学家、言语学者、童话研究者、艺术家等组织之”。他还参考国外教科书的经验,提出教科书的封面“纸质要坚牢,色彩要鲜明,图案要儿童化、艺术化”;教科书的插画应该是“儿童本位的”,具体表现在“要有彩色” “最好用儿童的画风”“人物所表现的个性和表情,要和课文中相照应”“全体都应当有动的表现、力的表现”等标准。
[8]吕伯攸《小学教科书的封面和插图》一文,根据他在小学多年教书的经验和观察,从形式方面论述小学教科书的封面和插图:“封面用纸或封面画,绝对要避去黯淡、沉闷、儿童所不喜欢的颜色,而代以鲜明灿烂,为个个儿童所爱好的三原色——红、黄、蓝,或两原色的混合色——橙、绿、紫。而且所作图稿,是要能表现本书的特性的”;还举例讲述教科书插图的位置、排列方法等细节,特别提到文学的教科书和科学的教科书插图有区别,“文学教科书的插图,目的只在供给儿童们美的欣赏”;要安排好插图的内容以及排列的方式,编辑者和绘画者必须互相了解和合作。9]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涉及诸多环节。要根据每课书的内容及文字多少而进行排版,每页一课,或多页一课,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一页的插图与文字的配合关系、彩图的使用、版面的编排,等等。这些都是不同于一般图书的特点,需要编辑通盘考虑。教科书的装帧属于形式问题,包括封面设计、装订方式(从线装到平装)、纸张选用、字体字号(包括注音字母)、插图设计等方面。韦息予曾指出当时小学教科书“插图嫌简陋”,其原因“一半由于绘图人才的缺乏,一半由于印行教科书者不甚注意插图,所定酬金过低,所以难得满意的成绩。现行教科书的插图多由编书人规定图意,使绘画人按着作画。绘画人对于儿童教育和编书人的意志,不免有所隔膜,这也是插图不能令人满意的一种原因”,他所提出的改善方法是“插图充量采用照片”。[10]其实,编书人与绘画人的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照片”固然可以省去绘图人,却不易配合课文的内容并适合儿童的心理,还要考虑照相制版技术及其印制成本问题。
根据上述讨论所提到的具体标准来看,开明书店1932年出版的《初等小学国语课本》堪称典范。此书的课文由既有儿童文学作品又有教师经历的叶圣陶精心编写,插图则由画家丰子恺绘制。此书的“编辑要旨”说明:“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而“本书图画,与文字为有机的配合,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例如,第一册第十二课,描写窗外的月亮,整个页面像是打开的窗户,不仅有兄弟俩抬头张望的背影,还有一只跳上窗台的小猫,画面简洁又富有童趣,确实能够配合文字、引起儿童的想象(见图2)。而第二册第十八课《柳树条》,插入一幅彩图,颜色有绿色与黄色,与“柳条绿柳条长,满地菜花黄”的歌谣相映成趣,充满律动感。这套教科书在出版一年后就加印了十多版,近年又被重新出版,依然让读者爱不释手。
三、插图的印制技术
中国传统的童蒙读物也有插入图画以解说文字内容的,但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技术。晚清时期,《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曾采用石印技术复制,还增加了新的插图,但由于印刷及用纸的成本问题,小书坊的石印读物一般比较粗糙。随着民国时期教育体制的变革,新式教科书获得大量编辑出版的机遇,并形成了激烈竞争。而印刷技术随之改进,正如当时人所言:“吾国新式印刷业三四十年来,国人相继经营,颇著成效,因此旧式之手工印刷渐被淘汰。民元国体变更,盛倡教育普及,五四运动以后,语体文字风起云涌,印刷品数量突增,皆为印刷业之良好机会。”[12]
小学语文教科书由于插图、字体、版面等原因,更对印刷术有特殊要求。钱英的《对于复兴初小国语教科书说几句话》一文指出:“一部教科书有四部分最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形式方面,印刷精美否?装订坚固否?价格低廉否?插图有意义并适合儿童的趣味否?从这方面讲,商务拥有完美的设备,多年的历史,自易使人放心信仰。”但他仍然提出意见:商务复兴本的“纸张,尤其是封面,尚嫌不甚坚韧;彩色的图画,除第一册开首外,一张都没有;封面的彩色,亦没有引起小孩子兴趣的魔力;价格又觉得贵了一些。这几点意见,实行起来,当然资本要加大,赢利要减少,恐怕不为书店老板们所乐于接受。不过印刷事业,负文化教育之绝大重任。我人深盼商务仍能以远大的眼光与雄伟的手腕,为文化着想,加惠于儿童们,亦所以自求竞存之正道”。[13]还有评审者批评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的《新中华国语读本》插图太少,“此或系印刷成本关系,未可苛求。然小学生出大洋一角之代价购一仅有二十四张之国语教科书,除一页彩色国旗外,欲求一朵红花一个绿球而不得见”,这是无法引起儿童兴趣的。[14]这虽然都是对出版社提出的批评,但也说明印刷彩图、纸张以及印制成本等因素,影响了教科书在形式方面的质量。
这里必须谈到中国的印刷工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已经被西方新式印刷术所取代,但由于印刷工业还处在落后状态,不仅铅印技术、照相制版术等要向国外学习,而且印刷设备、油墨、纸张等都需要引进,因此提高了印刷出版物的成本。这是制约小学国语教科书大量印制插图特别是彩图的重要因素。贺圣鼐《印刷术之新进步》[15]一文,就提到我国引进影写版印刷术的情况:“我国今日印刷事业日有进展,需用自亦更急,上海商务印书馆有鉴于此,特于今春聘请德国技师,购机创办,并开专部以应社会之需要云”;而“影写机制版法,系最近照相制版术之一,然其法虽悉取诸摄影术,与寻常照相制版术,较其优点,仍不可同日而语,实为近代印刷界中之最精美者”。而“我国习惯对于出版业和印刷业向来界限不分”[16],当时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都是教科书出版和印刷的重镇,自然要兼顾出版与印刷的成本问题。
小学语文教科书还有不同于一般图书的技术要求,在字号、封面、插图、装帧等方面更加讲究,必须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与字词和课文等内容有效配合。这也涉及印刷工业的各个方面:纸张、油墨色彩、图片制版、字模、排版、装帧等,印刷机构必然要考虑教科书的制作技术与成本。例如,1935年教育部发布训令《促进注音汉字推行办法》,规定自1936年1月起,“初级小学国语科课本生字表完全用注音汉字”,“凡编辑儿童及民众读物者一律须用注音汉字印刷”。[17]这就是在解决了注音汉字铅字铜模及排版方式之后才得以实施的。[18]实际上,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最早使用注音字母的,商务印书馆于1919年出版的《新体国语教科书》就已经为生字注音了。再以1937年中华书局的《新编初小国语读本》第一册中第22课为例,其中课文、注音字母与精制的彩色插图(见图3),确实是“图文相辅”、配合有序的。因此,小学国语教科书在形式方面的改进,不能脱离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印制成本问题。正如当时教科书研究者吴研因所指出的:“插图的精美与否是与技术很有关系的”,“欧美的小学教科书,印刷精美,装订坚固,我国的小学教科书印刷装订都比较草率得多。这是跟经济以及技术都有关系的,技术还可以改进,经济很少办法”。[19]从这个角度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形式(用纸、封面、彩色插图、铅印、平装、字体等)改进也是中国印刷技术发展历程的一种样本和生动记录。
总而言之,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教育体制和观念变革的产物。小学语文教科书,不仅课文内容不断更新,插图形式相应变革,印刷技术也不断改进,这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共同参与,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中不断探讨。在今天,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精品被重新挑选出来,获得了再版的机遇,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同。这些精品对今天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依然具有借鉴意义。除了印刷技术之外,如何使插图与文字内容有效配合,符合儿童心理、审美标准和教学规律,这依然需要出版、教育、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从书籍史的角度来看,对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呈现的文本,有必要参考当时的历史环境,从内容编辑、插图形式、印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当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曾经引发不少争论,也存在批评的声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注释:
[1] 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91.
[2] 贺圣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267.
[3] 详见蒋维乔、高凤谦、张元济于1907年编著的《最新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四册)》.
[4] 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76.
[5] 编辑小学教科书商务书.教育杂志,1913(5卷5号).
[6] 黎锦熙.国语教科书的革新计画.浙江教育月刊,1921(5).
[7] 广告. 大公报.1922-11-24.
[8] 百刚.关于编制小学教科书的问题.复兴月刊,1933(1卷10期).
[9] 吕伯攸.小学教科书的封面和插图.中华教育界,1931(19卷4期)教科书专号.
[10] 韦息予.小学教科书的改善及其障碍.中华教育界,1931(19卷4期)教科书专号.
[11] 朱紫华.前期小学国语教科书之分析研究.浙江小学教育,1934(2卷9期).
[12] 沈来秋.中国印刷工业之改进.中国工程学会会刊,1933(8卷4号).
[13] 钱英.对于复兴初小国语教科书说几句话.教与学,1936(1卷10期).
[14] 百刚.小学教科书之总检讨:读完一百三十九册小学教科书后.复兴月刊,1933(1卷10期).
[15] 贺圣鼐.印刷术之新进步.东方杂志,1924(21卷19期).
[16] 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申报月刊,1932(1卷1号).
[17] 促进注音汉字推行办法.上海县教育月刊,1935(57).
[18] 于锦恩.论印刷技术对语言规划实施的制约:以民国时期注音国字的铸造为例.北华大学学报,2009(8).
[19] 吴研因.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中华教育局界,1935(23卷11期).
[20] 吴研因.批评小学教科书的标准.教与学 ,1936(1卷10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中国百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变迁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10&ZD095。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