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乐 图 唐
诚如上文所说,前一段时间索尼为PS4打造的VR头显PS VR开始接受预订,而相对于Oculus Rift和HTC Vive,PS VR的预订渠道极多,对于想要体验VR的用户来说,购买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在很短的时间内,亚马逊与沃尔玛等店面中,PS VR附带有手柄和摄像头的首发包已经完全售罄,只有头显本体的核心包有少量存货。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索尼自己宣布将在今年内有50款VR游戏上市,让市场对其信心大增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市场对于VR产业未来前景的看好。
不只是索尼,在早前,扎克伯格也调转了Facebook的方向,准备走VR路线。他甚至还花了20亿美元收购了一个VR硬件制造商—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Oculus,并加入了各种新的全景视频,从而试图在硬件和软件上打造自己的VR帝国。但是,PS VR的大热和扎克伯格的看重,真的能够证明VR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其实,游戏不能拯救VR行业
我们知道,VR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各方认为是未来影音娱乐和游戏市场的发展方向,但令人尴尬的是,它也一直处于“扶不起的阿斗”的状态之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难以真正获得突破。画面失真、沉浸感不足,以及没有真正适合的游戏在这一平台中出现,都成为了限制VR发展的瓶颈。所以现在很多VR硬件生产商都纷纷推出各种低价VR设备,就是期望用低价策略先把市场做大,让用户真正开始接受VR这种娱乐方式。但是从目前来看,VR眼镜卖得多,并不能代表VR市场能做大,很多VR眼镜在被用户购买后,使用了没几次就陷入了“吃灰”的境地,VR始终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目标用户群中。在这种环境下,Facebook的举措能否引爆VR行业,我们姑且不论,那游戏又是否能拯救VR行业呢?恐怕很难!
目前,VR游戏的数量和质量,是限制VR游戏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很多被寄予厚望的VR游戏至今没有上市,人们只能根据游戏开发者所提供的几个游戏视频和游戏截图来推测它的质量。同时,为了强调VR游戏的沉浸感,很多游戏类型都非常相似,不是深海探险就是鬼屋猎奇,再不然就是和恐龙“突突突”,大有不把人吓死不开心的味道。但是一个平台上聚集了数量过多的同类游戏,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平台对其他游戏类型不够友善。如果VR游戏开发商只能提供给玩家恐怖游戏,那么不要说拯救了,这些游戏很可能会反过来毁了VR游戏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开发商都盯着这一题材游戏不放呢?就是因为“简单”!很多开发商只看到了VR的沉浸感,并想要用恐怖游戏来将其增强。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让人神经紧张之外,还应该如何让人不自觉地就投入这个世界之中。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VR游戏,看起来就好像一个个VR视频一般,游戏开发者在自说自话地告诉玩家“我很真实”,却没有考虑到玩家自身的互动需求。
VR游戏想要迎来春天,还得等
在VR游戏开发商不断鼓吹VR未来一片美好之时,我们看到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市场,对于VR其实都还持着怀疑的态度。前一段时间刚刚回归A股市场的完美环球推出了自己的首款VR游戏《深海迷航》,但是这并没有拯救完美环球的股价。在VR市场上,依旧缺少真正能够在这一平台中大红大紫的游戏,而我们知道,没有好游戏,就意味着它注定只能成为小众爱好,设备再多,也难说成功。
所以VR想要迎来真正的春天,靠的还是硬件和软件上的双重突破。首先是继续强化自己的沉浸感,让用户能够在使用VR设备时,感受到更为清晰真实的世界。其次就是减轻,再减轻VR眼镜和相关设备的重量,减少用户的身体负荷。此外,不少用户曾经反映过使用VR设备后视疲劳非常严重,很多从业人员也建议用户在使用最多半小时后,就放松一下自己—而这也是限制VR游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VR游戏开发商应该尝试推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游戏,不要总是执着于恐怖游戏类型上—而这一点,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很多开发商的确在尝试转变。比如万代南梦宫的首款VR游戏,就是以“拯救喵星人”为主题,让用户在悬崖边克服自己的恐高症,去拯救喵星人。虽然看起来还是先用“高度”来“吓唬”玩家,以增加游戏沉浸感,但显然已经脱离了恐怖游戏的范畴—只是,从目前来看,这样的进步还不足以真正带来VR游戏的春天。
VR设备虽然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但谈到经典VR游戏,很多玩家却很难举出例子来,不少VR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充当一个个人影院的作用。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游戏开发商的不给力,更是因为VR设备本身不争气。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制约着VR的发展,而想要弥补这些缺陷,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等”。
老实说,我不知道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生态系统还要多久,可能是五年、十年,也可能是十五年、二十年。但我觉得至少要十年。—马克·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