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后,本刊专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李稻葵,就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
◎ 中国的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 供给侧改革能到位吗?
◎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 会有黑天鹅事件影响经济进程吗?
经济增长还有潜力吗?
TBR:对于十三五期间的G D P增长目标,现在我们政府说底线是6.5%。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真正降到6.5%-7%,那我们其实不会太担心中国的经济形势。但现在大家普遍担心的是,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能实实在在达成呢?是不是中国经济潜在的问题远比我们预期的要严重?
李稻葵:对。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有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的争论并没有浮出到水面,但经常在讨论。是作为一个背景讨论的。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处在一个下台阶的过程。从过去的8%甚至10%以上的增长,逐步降到7%以下,是一个逐步逐步下台阶的过程。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是受到了短期的冲击,需要调整。如果调整到位的话,增长速度还能够反弹回去一点。
我是坚定的第二派。
为什么呢?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受很多短期因素的负面影响。好比说,我们中国经济是一辆汽车,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逆风上坡,那逆风和上坡是什么因素呢?
国际市场现在是明显不景气的。除了美国之外,主要的发达国家现在都很低迷。比如说欧洲只有1.5%左右的增长速度,日本是1%左右的增长速度。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除了中国、印度之外,目前也不景气,比如俄罗斯、巴西、南非都是负增长。再加上这两年国际贸易的增速是明显低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所有这些外部因素,是对我们不利的。这是逆风。
另外我们也在上坡。过去七八年,我们在房地产、基础工业上的投资量非常大。现在形成了高库存、高产能、高杠杆的局面。但是高库存、高产能、高杠杆是不可持续的。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三高都在压缩着中国经济增长。比如说高库存,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库存,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很低,去年年末增速跌到了0%。再比如说钢筋水泥这些行业,高库存高产能导致这些行业价格低迷,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相关行业都是亏损,或者微利。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运行的强度当然在下降。所有这些都是上坡和顶风的因素。
所以,怎么能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正常的呢?肯定是低于平均增长速度的,我认为这是常识。
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放开一点,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人均GDP只有美国20%多一点的发展水平。而我们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过去70年以来,成功实现了中等收入突破的那些国家的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我们称之为“三好条件”,我们都满足。
第二个条件,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本。比如说,中国现在有38%的年轻人接受大学教育,每年有200万的工程类大学毕业生,这在新兴市场国家里是很高的水平。再比如说人均寿命,中国人的寿命每五年提高一岁,所以过去20年,中国的劳动力大概年轻化了5岁。所以虽然现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60岁以上的人占了总人口的10%左右。但是,这批60岁刚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他们的健康水平相当于20年前的55岁。所以中国的人力资本在提升。
第三个条件,经济对发达国家开放。中国在资本、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在跟发达国家不断对接,中国经济在不断地对外开放。
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一个经济体同时满足“三好条件”,就还能持续突破。所以我们有一个计算,如果改革能够到位的话,中国经济未来15年左右,平均增长速度应该能达到7%左右,我们对这个增长目标应该有信心。十三五这几年可能低一点,以后还能回来。
到2050年,中国经济的人均GDP应该能够达到美国的70%到75%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GDP总量能达到美国的3倍左右。这是针对过去的历史分析,得出的结论。
所以我说中国经济目前在闯关,在调整,如果这个关能闯过来的话,增长的速度还能回升一点。
TBR:国际经济的不景气您认为会持续多久呢?
李稻葵:根据我的分析,国际经济实际上分成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跟中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巴西、南非、日本,中国经济转过弯以后,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加速,因为我们是他们主要的市场。
第二部分和中国经济相关性不是太明显,例如美国和欧洲。美国经济现在已经基本上稳定,过几年不会太差。我相信欧洲经过两三年的调整,应该能够恢复。因为欧洲的核心是德国,德国经济是有基础的。所以,我预计,再过两三年,世界经济会有一个回升态势。所以这两三年,如果我们经过艰苦的调整,经济能够转过弯,我相信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前景。
所以,今天的企业家应该把形势看准了,为未来两三年的经济增长布好局。
TBR:还有一些逆风上坡的因素能够在未来几年弱化或消除吗?担心情绪还是普遍的。例如说,现在房地产在消化库存,但是为消化库存,而引发目前更加高涨的房价,那么我们就会担心如此疯涨的房价,引发过度投资,从而引发新一轮库存,如此恶性循环,最后陷入一个崩溃局面。不会出现这种可能性吗?
李稻葵:房地产的问题是两极分化。
第一个两级分化是住宅和商业地产,总体上讲,住宅的库存情况远远没有商业地产严重,商业地产的调整力度要更大。
第二个两级分化是一二线城市跟三四线城市情况非常不一样。一二线城市房价很高,像北京、上海、深圳房价依然上升,这些地方房价上升的背后,是供给不足,所以这些地区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这些地区的问题是要增加供给,投资要加快,而不是去库存的过程。投资开发跟上之后,房价会有一个缓慢回落的过程。而三四线城市需要去库存,逐步逐步消化调整,例如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农民进城买房,逐步消化库存,走出困境。
所以房地产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分开看。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去年年底已经降成0了,我们做了测算,如果不出重大意外,到了今年年中房地产开发速度应该由负转正,从而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支撑作用。这个过程应该会有一个时间上的顺序,而不是非常重大的起落。
TBR:城镇化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看上去是已经比较充分了。比如说,一些南方地区的人口可能以老人为主,以及外地工人,年青一代大部分都已经迁移到城镇生活,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那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还有多大呢?
李稻葵:中国经济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区域急剧平衡。
你说的南方,主要是江苏和浙江这两个省,这两个省的人均GDP水平很高,8万人民币的水平。但是到了安徽就完全不一样,安徽的人均GDP是江苏的一半,江苏人均GDP是全国正数第一,隔壁安徽是倒数第六啊。所以安徽、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还会继续发展。所以不能一刀切,情况不一样。
我相信中国的城镇化也会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是浙江模式,就是走小型城镇之路。第二种模式,我估计是依托大城市,在大城市周边出现一些城市群。
为什么这么讲?我始终认为,北方包括北京经济带,生态的承载能力是很弱的。北京周边不可能出现江南水乡那样的众多小城镇。如果出现这么多小城市的话,整个环境受不了。所以北方可能是以大城市群为主,而南方可能是以精美如画的小城镇为主。所以各有各的潜力。
比如说贵州,贵州很多地方的生态能力也很弱,可能发展和格局又不一样。
不管怎么讲,城镇化仍然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提升生活水平、提升增长质量,绕不过去的一门功课。
产业结构能调整到位吗?
TBR: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根本在于能够把结构调整到位。结构调整的重要一个方面是去除落后产能,这个方面有多大难度?
李稻葵:对。去产能的问题核心,就是中国的工业要面临巨大的重新布局的挑战。重新布局是双重意义的。
一个是空间上重新布局,我们现在大量的重化工业都布局在内地,尤其是钢铁都布局在内地,包括西部、东北,这其实不符合中国下一个阶段发展的要求,未来必然会改变。
为什么一定会变?
首先,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要求,重化工业应该布置到沿海。在沿海布局重化工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国际原材料的供给,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的生态能力,消化一些排放。我们内地的生态承载能力是很弱的,西部更是非常弱。而形成目前这种格局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为了防备战争,出于安全考虑,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其次,现在劳动力价格提高了。以前我们觉得自己挖煤、自己炼钢挺好。现在发现自己挖的煤,自己打的铁矿石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
这就面临一个转型,我们黑龙江的煤、山西的煤、陕西的煤,我相信应该逐步逐步地退出。这些地区要找到新的产业,然后把炼钢、炼铝、电解铝甚至于部分的发电,布局到沿海城区。以发电为例,从海上运来的煤价格事实上比我们内地的煤便宜多了。
所以我反复讲,我们现在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都提高了。在沿海,我们的发电厂清洁程度是非常高的,全世界领先。所以,与其在山西、内蒙,挖了煤发电消耗水,然后远距离运送到东部,倒不如在东部直接进口煤,直接发电,用海水做冷却,这经济效益远比在内地烧煤烧水好很多。这就是我们产业布局的问题。
重新布局的另一层意义,是必须要放弃一些低端产业,往中高端产业走。低端产业包括过去我们讲的传统冶炼、传统矿业。这些必须要放弃,因为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现实情况和提高的环境要求。
那工业的重新布局本身实际上是一个机遇,如果这几年痛下决心,转过这个弯的话,中国经济会打开一片新投资、新产能、新布局的蓝色空间。我们的天会更蓝,我们的投资会更多,我们的产业布局会优化。所以这个决心必须要下。但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一部分工人会下岗,一部分的产业会退出,一部分资金、贷款会变成呆坏帐。
TBR:您说重化工业迁移到沿海地区,一些排放靠海洋生态消化,这不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吗?而且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比内地更高,这和降低成本不矛盾吗?
李稻葵:事实上,重化工工业依靠的并不是廉价劳动力。举个例子,德国人在自己的母亲河莱茵河边还在炼钢呢,因为你去看一个现代化的钢厂,从德国到韩国,用的劳动力是很少的,化工厂更是如此,化工厂全是管道。而用先进技术,能源生产的清洁度是很高的。所以在沿海重新布局我们的钢厂,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用好国际上运来的铁矿石、煤,建最好的钢厂,用海水做冷却。
这样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会降到最低,而且地理位置接近市场,我们的钢可以出口,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TBR:去产能涉及国企改革,但是国企改革在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很迟缓,僵尸企业长期存在,改了很多年,越改越大,十三五期间能有实质进展吗?
李稻葵:国企改革阻力还是很大。所以现在必须得社会全方位的呼吁。国企改革方面压力是很大的,不容乐观。
TBR: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服务、信息产业等,建设匹配需求的新能力。
李稻葵:我的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强调微观经济。在微观经济层面搞活经济体,不是简单的只管企业不管需求。供给侧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比如说城镇化,需要有机的以人为本地进行城镇化,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定居。这既是供给侧也是需求侧,因为农民进城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增加了住房的需求。所以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降成本、减税、放松管制,光这些就太狭窄了。
整个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让我们的产业升级,通过改革增加微观经济的活力。
TBR:对。产业升级,增加微观经济的活力需要做很多事情,政府要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有信心让企业有实效呢?
李稻葵:政府主要放松管制,鼓励企业进入一些重要的领域。比如医疗服务、教育、养老、社区服务等等,尽量放松管制,让民营经济体进来。另外放松管制指什么呢?就是进入的时候不要管,但是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对环保、卫生、质量、消费者保护等等方面,该管的还是要管。
TBR:供给侧改革,要搞活微观经济,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您觉得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够吗?
李稻葵:现在国家应该做什么呢?应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因为国有企业霸占了很多的准入资源。比如说电信行业仍然是国有企业把持着。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了,民营企业就好了。比如说电解铝这个行业,国有企业退不出来。我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完全退出,让民营去干。只要抓住环保标准就行了。事实上,调研发现,民营电解铝做得非常好。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这一关不闯过来的话,问题还将持续,民营企业还会困难。
至于像税收,十三五期间营改增会出来,营改增对于服务业而言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是对一些制造业而言,如果能够推广下去一定有助于减税。劳动用工五险一金的税应适当地下降和下调,我建议是国家拿出一些资金替企业补缴五险一金。
TBR:十三五期间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肯定会比较快,我们这一轮对外贸易和投资热潮,对中国经济的调整,会有多大的帮助呢?
李稻葵:在国际经济波动的过程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强对外投资。要避免日本的错误,日本的海外扩张就犯了自以为是的错误。我的建议是要和当地的外国人一起玩,不要动不动买100%的股权,跟着当地人玩不会错。
对不同的国家要仔细研究,不能一 刀切,不能一窝蜂。一定要找合适的,成熟的地区去投资——政治上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金融危机会出现吗?
TBR:那像汇率改革方面呢?现在对汇率自由化的讨论很多。
李稻葵:汇率改革方面,进一步让市场发挥作用,这毫无疑问是大方向。但是汇率改革要有一个窗口。什么窗口呢?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汇率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时候,不要有大的分歧。在唱空中国经济的过程中,是很难搞汇率改革的,放开一下就乱了。因为汇率和一般的产品价格不一样,汇率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可以预期自我形成自我实现的——如果大家都认为会贬值,都去把人民币换成美元,那就真的会贬值。
所以目前来看汇率改革的窗口短期内几乎都已经关闭了。汇率现在以稳定为主。
而且,实际上汇率对于整个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所误解。
TBR:政府强调人民币汇率要稳定,但是大家普遍预期人民币还是会贬值,预计会破7,有可能吗?
李稻葵:这种预期主要来自境外。这需要政府去干预。一个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干预,精准地管理,不要让资金流出太多,一些真正违规的投资项目,不审批。另外在货币市场上,通过市场的手段干预。还要通过沟通的方式,不断地发声音,不断地和国际市场沟通。这要靠多个方面多管齐下,管理预期。
TBR:国外看空中国的力量貌似比较强大,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呢?
李稻葵:我相信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应该完全可以避免。因为现在的武器,手里的办法,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如果股市再进一步大幅度下跌,跌到两千点以下,央行肯定会出手。如果汇率大幅度贬值,贬到7.5或者8,央行也会出手干预。比如资本账户暂时关闭一些项目,暂时停止兑换。所以全局性的危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来自于外部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有人唱空香港,有人唱空新加坡。由于香港、新加坡股市、汇率和货币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会波及到中国经济,从而又影响到我们的汇率,这种黑天鹅事件,我相信要高度保持警惕。如果这些经济中心出现危机,会连累中国经济,这些得想清楚,做好预案。
TBR:最近一段时间物价在上涨,然后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在放松,我们会不会开始一轮通货膨胀?
李稻葵: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苗头不明显,或者说可能性很小,因为基础的物价并不高。价格上涨的是蔬菜、农产品,这是间接因素。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太低,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现在主要问题不是物价上涨,物价增长速度慢,这是现在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TBR: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最主要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那么您觉得实际效果呢?您怎么评价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李稻葵: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对抗当前产能退出过程中,呆坏账重组所产生的金融收缩性作用——因为产能退出以后,会出现一部分呆账、坏账,这可能使一些银行和信托机构周转不利。本质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想再搞一轮通货膨胀,再搞一轮大规模的刺激,而是一种对冲性、预防性的政策。
TBR:您觉得效果会怎么样?
李稻葵:效果要配合着去产能、调杠杆一起来看。光是增加货币发行本身,效果是很有限的。
T B R:那您认为在十三五这一段时间内,股市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上涨阶段吗?
李稻葵:十三五内股市肯定还会发展,一定还会有所谓的牛市出现。十三五期间,应该没有大问题,因为这么多新产业在发展,这么多新产业在逐步创造出来。这些企业要上市吧?这个是肯定的。中国经济规模在发展,中国的整个货币存量在提高,所以十三五期间应该还会出现牛市。但是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调整期,对这个艰苦性大家一定要有认识。
黑天鹅会出现吗?
TBR:关于黑天鹅事件,除了刚说到的像邻国新加坡万一出现金融危机会波及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进程?
李稻葵:黑天鹅事件要小心什么呢?局部的互联网产品,类似易租宝这种产品爆发问题,在局部形成挤兑,恐慌和挤兑这也属于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还可能包括出现类似于非典这样的疫情或者自然灾害,让我们短期内经济活动收缩。黑天鹅事件也可能来自国际上的冲突,比如说朝鲜危机的应对,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制裁。所以不是说,我们十三五会非常平稳,一定会碰到一些挫折。
TBR:你说这些意外要做好预案对吧?李稻葵:要做好各种各样的预案。好在中国经济是一个大经济体,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不会跟新加坡和新港一样,只会受到一个因素的影响,所以大部分黑天鹅因素的影响还是局部的。
本文责任编辑:张春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