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中国医疗队员前往阿尔及利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为这里的百姓送去了中国人民的爱心援助。自1963年4月至今,有超过2亿非洲民众得到了中国医生的救治,也有50名中国医疗队员因公殉职,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
1963年4月6日,在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有13名着装统一的中国医疗队员绕道前往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去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由于当时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还没有开辟航线,这13名队员的旅程显得曲折而漫长。
李家蕙(卫生部外事局原副局长):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法国军队撤退时把医务人员也都一块儿撤走了,阿尔及利亚政府只得向国际社会呼吁,希望别国能够派医疗队去支援他们。
1963年元旦,在西方国家还没有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北京第一个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派出医疗队支援阿尔及利亚。随后,当时的卫生部综合了先遣赴阿考察小组的摸底情况后很快就拿出了派遣方案:新四军出身的谈泰阶、陈海峰被任命为医疗队的正副队长,队员除在北京、天津、上海挑选外,绝大部分在湖北省内挑选。
陈金容(时任湖北省卫生厅干部):当时我具体负责队员的遴选工作。业务上我们要求得是尖子,能独当一面。
除业务外最为严格的就是政审。为证明本人和家庭历史清白,组织人事部门还要进行秘密调查。
陈海峰(第一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副队长):很慎重很严密,不查八代也要查你三代,就是为了确保政治上没有问题。
巩恩厚(第一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员):就在我离开武汉前两个礼拜,我父亲从河南老家来到我们医院,说听说我要出国了,来跟我见个面。我就问他:“你从哪得到的消息?”他说就在一个礼拜以前,北京有四位公安同志到我们家乡,花了四天四夜时间了解我们家祖祖辈辈,以及我童年、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况。当时我很惊讶,怎么单位没有告诉我这个事情?就很贸然地去问了领导。领导就说:“该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该你知道的,你就不要过问。”
由于选拔过程是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进行,一些人接到通知时,离出发仅剩下几天了。
经过严格挑选的13名医疗队员,陆续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集结。3月中旬的一天,由钱君琦带队,大家到位于王府井的出国人员服务部定做服装。每个人的置装费有500多元,差不多是当时一个医生的全年工资。
钱君琦(时任卫生部办公厅干部):正装一共就两套,一套中山装,一套西装,另外还可以做一套睡衣。皮鞋只能买两双,多一双都不行。
对于绝大部分没有出过国的队员们来说,在北京集中的那几天显得紧张而忙碌。在外交部等部门的帮助下,队员们初步掌握了一些外交礼仪和对方的基本国情,还学了能进行简单交流的法语和阿拉伯语。同时,经过宣传,每个队员在思想和心理上也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1963年4月16日,经过十几天的长途奔波,中国政府派遣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终于抵达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阿尔及利亚西部城市赛义达,13名队员开始了他们全新而充满未知的生活。
巩恩厚:阿尔及利亚有的说法语,有的说阿拉伯语,所以我们到了以后就边学边赶快开展工作。
徐贤泽:我们对当地的饮食非常不习惯。牛排像手掌心这么大,有一公分厚。两边一烤,表面上熟了,刀子一切开还是有血水,我们根本吃不下。
那时候,我们的医疗队员是靠鸿雁传书的办法来与国内联系的。信件通过外交部的信使,每月往返一次。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可能就得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徐贤泽:我有几个月没收到妻子的信,心里非常着急。队长也看出来了,就跟使馆联系,使馆再跟国内联系后告诉我,我爱人已经生了,是一个男孩儿。
到了6月份,又有11名中国医疗队员分两批来到赛义达,医疗队人数增加到24人。中国医疗队的出现引来了当地民众的极大兴趣,除了好奇之外,他们投来更多的是陌生和疑惑的目光。面对各种困难,医疗队员们以真诚的关爱和忘我的工作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被无偿救治的百姓痊愈后惊喜交加、奔走相告。中国医疗队的医术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也逐渐被当地院方和同行所认可。
为更好地为当地民众服务,中国医疗队打破了病人找医生,从乡下到城里看病的常规做法,决定到边远地区去义诊,下乡作巡回医疗。
陈海峰:我们到的都是老百姓生活最艰苦的地方,人烟稀少,缺医少药。其他国家的医疗队都蹲在大城市里头不下农村去,只给富人、官员、城里人看病,所以老百姓不欢迎他们。我们呢,刚一站住脚后就马上恢复了14个农村基层门诊部,定时定点去。
凭借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过硬的医疗技术,中国医疗队赢得了阿尔及利亚民众的心。在阿方政府的强烈挽留下,中国医疗队从最初约定的半年最终又延长两年。这样,第一批医疗队员在阿尔及利亚整整工作了两年半。
50多年来,一批批中国援阿医疗队员拯救了难以计数的当地百姓,也在阿尔及利亚创下了许多医学奇迹。1974年12月初,赫里赞医院接收了一位意外断手的病人,骨科医生杨炳生和其他中国医生,勇敢地承担了该国首例断手再植手术。时任阿尔及利亚总统府顾问的特黑斯·杰夫利发来贺电称赞道:“中国医生遵照毛泽东主席阁下的教导,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用精益求精的医术在我国开创了断手再植的先河,我国政府深表感谢。”
1985年3月,整形颌面外科专家医疗队员李金荣教授,为一个12岁的女孩菲露兹实施全鼻再造手术。为了做到完美无瑕,李金荣决定放弃从前额取肉的传统方法,而是选择了有风险的上臂内侧移植的手术医疗方法。中国医生的高超医术令当地院长兴奋地说:“这简直就是真主的艺术,中国医生给阿尔及利亚乃至非洲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无偿援助和良好口碑迅速在非洲大地传开,塞内加尔、莱索托、圭亚那等国也纷纷请求中国为他们派遣医疗队。
夏煌(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大使):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从民间,塞内加尔方面都给予我们这支医疗队以很高的评价,认为我们的医疗队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最终以76票赞成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26个非洲国家投下的赞成票中,有11个是接受过中国医疗队无偿援助的国家。毛泽东主席为此动情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在“黑人之国”的“白衣天使”们
赤道几内亚(赤几),字面意为“黑人之国”。自从赤几发现石油之后,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依靠石油收入获得了惊人的发展,然而,上帝给予赤几丰富资源的同时,疟疾、伤寒和艾滋病等恶性疾病仍然吞噬着全国近百万人的生命。
40多年来,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员来到赤道几内亚,他们面对肆虐的传染病和极为简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用热血和生命传递着中国对赤几民众国际人道主义的无偿援助。
2010年7月,由广东省23名医疗队员组成的第25批医疗队到达赤几后不久,医疗队员就分别在马拉博医院和巴塔医院两地展开工作。马拉博医院是首都规模最大的医院,为当地5万多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钟德善(第25批援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分队队员):我们没水没电,所有的水都是我们从驻地用矿泉水瓶,用食用油的桶洗干净来装,电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了。
多年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医疗队员感染过疟疾、伤寒,由于工作繁忙,队员们基本都是坚持带病工作,直到身体实在吃不消时才不得不休息。
由于赤几当地药品匮乏,所以中国政府免费提供给赤几的药品,一直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和信赖,特别是针对非洲地区研制的抗疟疾、抗伤寒等传染病的中成药,几乎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选。
赤几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人数众多,对此医疗队员早有心理防范。但是百密一疏,支援马拉博医院妇产科的曾云英医生,在一次与当地医生合作为病人实施手术时,还是发生了意外。
曾云英(第25批援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分队队员):到缝皮的时候,一位当地医生一定要学一下缝皮,要我教他,结果他的针就扎到我身上了。当时那麻醉师就吓坏了。我赶快脱下手套,挤了一点血出来作应急处理,直接暴露啊!
在服药待查期间,因为药物副作用很大,曾云英常常伴有尿血、呕吐,身体出现大面积严重的过敏现象。她说等待检测报告的那些日子,真可谓是度日如年,虽然最终的检查结果是阴性,但那段时间心理和精神上所承受的恐惧和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下班之后,队员们也都在驻地内活动。有的队员选择呆在房间里上网看书,有的队员则聚在一起打牌消遣。封闭单调的漫长生活,队员们的心情有时也不免有些失落和不安。西临大西洋的几内亚海湾,有着迷人的风光。闲暇之余,队员们偶尔也会集体来到这里做些户外运动来放松心情。凭临一望无际的大海,不禁让队员们浮想联翩,思念大洋彼岸的故乡和牵挂远方亲人的心情油然而生。
李枢(第25批援赤道几内亚巴塔分队队长):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两年时间里,尽管队员们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寂寞和孤独,还有意想不到的坎坷和变故等压力,但是队员们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使得大家内心变得更坚强,国家的使命和责任在支撑我们,必须要圆满完成任务。
2012年7月6日,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奥比昂在巴塔非洲宫,亲自为即将回国的第25批医疗队员颁发赤几“国家独立勋章”。这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援赤几医疗队全体队员连续第六批获此殊荣。
奥比昂(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总统):我认为中国的医疗援助是无可比拟的,因为这里的医疗援助实际上是由我们的友好国家中国无偿提供的。与此同时,并没有哪些国家同中国那样向赤几提供过同样的医疗服务。
有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国派往非洲和不发达国家、地区的医务工作者中,属中国医生疗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好。
陈冯富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许多非洲国家,我亲眼看到许多中国医疗队在基层工作,为非洲人民提供医疗服务,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他们不光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通过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而达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拉莫塔尔(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中国为我国在医疗各个领域派来了许多极好的专家,他们的到来产生了巨大反响,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国的有些专家还有幸在中国接受培训,他们同样对本国的医疗领域有很大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医疗队对非洲人民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一批批队员们用青春和生命实践着他们的信念:爱心没有国界。■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栏目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