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浅析央视《新闻联播》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口张莹

口张莹

当前,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越来越呈碎片化趋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诞生于19 78年,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长期以来的“宣传本位”主导思想,使节目风格呈现严肃刻板的特点。2011年以来,随着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政策推动,在“八项规定”中强调“改进新闻报道”,会议和活动报道要以“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为衡量标准,改版后的《新闻联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释放出电视新闻改革的信号。

一、《新闻联播》之“继承”:电视时政新闻的标志性符号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历史的巧合使《新闻联播》肩负起记录时代变迁的重任。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时政消息由《新闻联播》首发,确立了它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地位。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如今,每晚7点,《新闻联播》熟悉的开始曲都会同时在中央电视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的新闻(或综合)频道响起,它已经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新闻栏目,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关注。

二、《新闻联播》之“创新”:从形式到内容

2011年起,围绕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媒体生态环境面对的新挑战,央视带头进行新闻改革,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全面改进。

1.《新闻联播》改版:开启形式之变

首先,技术的革新推动新闻生产力的发展。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改版,屏幕下方有较大变化,字体更换为微软雅黑粗体。2014年,新闻报道《新闻联播》投入使用新演播室。演播室由杰克·莫顿环球公司团队设计。新演播室无论技术还是设计都采用高大上的国际化路线,整个演播室采取敞开式设计,无论是演播室主持台、LED屏,还是周围布景和顶灯,圆形元素处处可见。

其次,《新闻联播》从开播至今,前前后后荧屏上出现过20位主播。从起初“端正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赵忠祥到声音辨识度高的罗京,然后是康辉、李梓萌,再到如今的郎永淳、欧阳夏丹,《新闻联播》不断更新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与风格。

最后,《新闻联播》节目编排创新在结尾处有明显改变。2014年第一天新闻联播结束时,主播带领观众一起重温映红中国的第一缕温暖阳光。画面播放安徽黄山、山东荣成、上海外滩、吉林查干湖、河北秦皇岛、江西婺源、天津港、宁夏黄河口的新年日出景象,同时主播康辉的画外音响起,向观众朋友表达“浪漫”之情: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并祝愿观众朋友元旦快乐、新年新气象!

2.“新春走基层”开启内容之变

首先,“新春走基层”体验式报道使新闻回归新闻规律与新闻传统,以记者为主体的调研与发现,而非来自政府或其他机构的推介,这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大大增加了体验式的报道,拿出大时段让记者去体验、调查和展示。央视记者走基层深入 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展现记者队伍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的实际行动。《新闻联播》开辟固定时间段为观众奉献“接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

其次,“新春走基层”的原生态记录,直面基层现状与社会问题,不但展现了基层的原貌,更重要的是挖掘出了普通基层群众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新闻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观众一定对“你幸福吗?”“我姓曾”印象深刻,通过街头随访引出对“幸福”的定义。此外,2012年新春走基层,在《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踏上圆梦路》中,主人公杨成军酷爱写诗,通过《新闻联播》报道后,中国作家协会为其专设诗评会,与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实现了文学爱好者的梦想。2013年新春走基层《回家的礼物》系列报道“大学贫困学子表孝心”、“农民工的年货”,主题内容接近百姓,体现民生,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闻改革后的新闻内容报道不回避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使问题与矛盾以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彻底改变了《新闻联播》在受众中的刻板印象。2012年,《新闻联播》播出《杨立学讨薪记》,这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体现了央视“走转改”的报道策划选题精心,报道扎实深入。在聚焦社会问题时首先考虑如何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因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宣传的价值取向。

最后,“新春走基层”创新了新闻报道理念与模式。中国的新闻报道方式经历了从“新华体”到“倒金字塔”再到“故事化”等几个阶段,但一直是以一事一报为主,尤其是电视新闻,更以短平快见常。“新闻连续剧”的出现使电视新闻能够通过设置悬念、透视精神与情感等新的方式呈现,是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理念与模式的突破。2012年1月起在《新闻联播》以连续追踪报道的形式在《新闻联播》中播出4集报道,聚焦民生热点“农民工讨薪”,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是《新闻联播》民生报道的一次突破,同时也把央视“走转改”报道推到了新高度。

三、《新闻联播》的创新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先后经历了舆论监督类新闻的热潮与民生新闻的崛起,每一次新闻改革背后,都有着经济社会改革的土壤。在当下,在国家经历经济结构转型,社会领域变革,以及强调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可从《新闻联播》中窥见一斑。

1.角色:作为社会沟通与社会协调者的电视新闻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最主要的一种节目形式,更应当担负起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者的角色。在做好上情下达的同时,也要反映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心声;对于社会矛盾聚焦的问题,能够汇聚多方面声音,对社会舆论进行正面引导,起到协调社会的作用。

2.来源:回归自下而上、从调查中产生的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来源于最基层的社会生活,这本是新闻的应有之义,从《新春走基层》中我们正是看到了这种回归。从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方面,都是聚焦在最普通的民众身上,他们当中有盼望亲人回家过年的老人和孩子,还有为了一张回家的车票苦心焦虑的在外打工者。

采访者不是直接报道某一次民生改善的最终结果,而是对被报道对象进行了锲而不舍的“跟踪”调查。具体来说,从民生关怀入手,调查有什么欠缺,由谁来解决,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未尽的难题又有哪些等等。有学者认为,“新春走基层”成功实现了从“简单报道结果”向“客观展现过程”的转变。

3.内容:强调精神与情感、富有人文情怀的电视新闻

真情感人的电视新闻一定是以人为本、富有人文情怀的。以《杨立学讨薪记》为例,新闻中的杨立学,一边流泪一边对着电话那头的侄女说:“拿不 到钱,回不了家,我身体有病,吃饭的钱都没有”。这位普通农民工的境遇引起了数亿观众的关注和同情。由此我们看到了,电视新闻的内容在真实反映现实的基础上,更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作为一档新闻节目就够了”。这句话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性。从《新闻联播》近几年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闻改革的方向很明确且初见成效,《新闻联播》改变了“面孔”和“文风”,与百姓建立了真感情,距离更近。“新闻本位”正在渐进式地取代“宣传本位”,新闻节目正向着新闻传播本源回归。


《新闻联播》播出《杨立学讨薪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刘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