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规模客制化,消费者可以获得完全符合他们品味及需求的产品。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他们就需要支付款项。这剔除了库存过剩而导致的折价风险。对于像时装这样以潮流为主导、消费者需求难以预期的产业,这是一个明显的商业优势。
然而,大规模客制化并未在时装领域实现普及,特别是在高端市场。由Moda Operandi 的 创 始 人 Aslaug Magnusdottir创立的设计师时装的大规模客制化平台Tinker Tailor在今年7月关门大吉,运营时间不足一年。而在上个月,Burberry Bespoke,这个类似于NikeiD的奢华风衣定制平台(售价介于人民币11456-56007元)在品牌“Scarf Bar”推出的前一天悄然下线。Burberry的 Scarf Bar提供更简单的服务,允许消费者将其名字的缩写绣在任意选择色彩、面料质量以及纹路的围巾上(售价介于人民币3023-6332元)。此举反映了该公司对于客制化服务的调整。“过去,我们曾有时会提供客制化丝巾、披风以及My Burberry香水的服务,而消费者对此也产生了相当的共鸣。正是由于意识到客制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丝巾上的定制,如今我们在线上与线下都提供了定制刺绣 服 务。” 在“Scarf Bar”的 创 立 活 动上,Burberry的首席创意兼首 席 执 行 官Christopher Bailey如是说。
机遇虽然明显,但大规模客制化在执行上有着不少困难。即时的生产会是一项挑 战。Tinker Tailor 允 许消 费 者 微 调Marchesa、Giambattista Valli等设计师的秀款。在时装发布会之后直接下单,但要三到四月之后才能交货。这间公司同样提供自有品牌服装,消费者可以从零开始设计。该项服务的交货周期为6周,尽管该公司试图将该周期缩短至3天。“若是建立了足够的生产规模,那什么都可以,可惜我们从来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Magnusdottir说道:“形成那样的生产规模绝非易事。”
贝恩咨询(Bain & Co)的数码转型集团负责人Elizabeth Spaulding表示,最佳交货时间因产而异:“鞋履消费者会愿意等待3到4周的交货周期,然而消费者对于男装定制衬衫的交货时间则是2周。”
“你必须在距离消费者比较近的地方设立工厂,” 作家兼商业战略顾问Joseph Pine建议道。然而转移生产中心并不是唯一的策略。在线零售商Apliiq就允许消费者定制服装的基本元素,比如口袋、面料和里衬等等。而Bow & Drape在同样提供上述服务的同时,他们还有一种混合模式。买入事先制成的T恤和汗衫,然后在美国境内距离消费者较近的工厂实现客制化修改。“我们从零开始、建立客制化流程。”Apliiq 的 创 始 人 Ethan Lipsitz说道。而Bow & Drape的首席执行官Aubrie Pagano也认同他的观点:“生产商必须建立自己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