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健康之家

到底要不要筛查?

作者:文·邓鑫 编辑·吴君 图·123RF

虽然常听说筛查,但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筛查制度,所以很多人仍然不是很明白它到底是什么。筛查到底有多重要?它能够挽救所有疾病的患者吗?为什么说有时候筛查会起到反作用?

文·邓鑫 编辑·吴君 图·123RF

即使是在筛查制度完善的欧美国家,也并非所有的疾病都有筛查。例如,英国就不提供前列腺检查,也只给25岁以上的女性提供宫颈癌检查,这都是为什么呢?

筛查是健康人的检查

疾病筛查与疾病诊断不一样(除了乙肝之外,乙肝也是唯一一种筛查与诊断检查相同的疾病)。如果你出现了某种疾病的症状,然后去看医生的话,医生会做一个诊断性检测,判断你患有哪种疾病。而筛查是不同的,筛查是在没有显示出任何症状的健康人身上做的检查。不仅如此,这种检查并不是诊断性的,筛查是为了寻找疾病的标志,也就是预示着一个人可能患病的物质。筛查结果呈阳性并不能证明你患有某种疾病,只能说明你的患病风险很高。

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需要筛查

虽然筛查是给健康人做检查,但并非所有的健康人都需要接受所有疾病的筛查。这是因为,有些疾病的发病人群是特定的,例如在特定种族、年龄或者性别中发病,所以给不可能患有该种疾病的人做筛查是没有必要的。另外,有的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做筛查也就没有意义,因为早期的医疗干预手段并不能给病人带来好处,早发现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筛查本身也可能存在风险。有时候,疾病筛查过程本身也是有风险的——比如筛查乳腺癌的钼靶检查其实是一种胸部的X光扫描检查,可我们都知道X光检查是有辐射的,所以患病几率低的年轻女性没有必要做。最后,鉴于筛查方法都很快捷且便宜,所以筛查结果并不是完全准确的。这就意味着有的时候,某人经筛查后发现并没有疾病的征兆,但实际上是有的,只是没有检查出来而已。但是还有很多患病风险低的人,经筛查后,却得出假阳性的结果,也就是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没有疾病。

有时筛查弊大于利

有人认为,虽然比较麻烦,但还是希望能够接受所有的筛查,因为做了总比没做强。某些不必要的筛查可能真的不做更好。首先,筛查结果呈阳性是一件非常吓人的事,尤其是在等待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时,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假阳性这种结果让人白白担惊受怕一场。所有的筛查都有一定几率出现假阳性,越早见的疾病筛查越容易出现假阳性。假如,某疾病的发病率为2%,筛查的准确率为95%,那么在1000个人里面,检查结果呈假阳性的人要比确实可能患有某种疾病的人要多。对所有人群都进行这种疾病的筛查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不仅如此,所有的阳性检查结果都必须做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其中很多检查手段都是侵入性的,可能引发炎症或者并发症。比如说,结肠癌筛查结果呈阳性可能意味着要做结肠镜检查术,但是每1000名做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中,就会导致1名患者肠穿孔。

如此权衡利弊,专家们发现有的疾病不适合筛查,例如,让所有男性都接受前列腺癌筛查和让年轻女性接受宫颈癌筛查就可能起到反作用。

为什么前列腺癌筛查争议多?

英国不提供前列腺癌筛查,美国也为到底要不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进行了多次辩论。为什么不对这种发病率高的男性癌症进行筛查呢?筛查前列腺癌,就是测量血液中一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蛋白质的水平,因为高水平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是前列腺癌的征兆。但是筛查后的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前列腺癌的治疗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且其治疗方法是侵入性的,会增加患者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所以,即使筛查让人发现了患有前列腺癌,可能治疗不仅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还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不仅如此,前列腺癌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非常危险的,另一种是没有那么危险的。但是仅通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蛋白质的水平升高并不能判断患者的前列腺癌是哪一种,很容易对不危险的前列腺癌采取激进的治疗手法,也就是过度治疗。当我们通观现有的有关前列腺癌的数据时,我们发现,对健康男性来说,前列腺癌筛查带来的风险要高于筛查带来的益处。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出现疾病征兆后马上看医生。

宫颈癌筛查为什么要到25岁以后?

宫颈癌筛查采取宫颈细胞样本,然后检查是否出现了异常。取样是一个侵入性的过程。异常细胞在年轻女性中更加常见,但是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异常细胞与癌症的相关性较小。这就意味着,年轻女性接受宫颈癌筛查,很多人都会检查出异常细胞,但大多数异常其实都与癌症没有关系。这种过度诊断导致女性接受了更多不必要的检查,包括更多的宫颈抹片检查。还没有数据能够说明25岁以下的女性接受宫颈癌筛查能降低宫颈癌死亡率,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不给25岁以前的女性提供宫颈癌筛查的原因。

在我国,虽然没有完善的疾病筛查系统,但是许多人每年都会进行体检,在选择体检项目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欧美国家的筛查项目,然后询问自己的医生。在特定的年龄开始特定疾病的检查,或者随着年龄增加来调整某些检查的频率。

 

善选义齿,以牙还牙

到底要不要筛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