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行车使者》:中国自行车产业这些年变化很大,引起世界、尤其是亚洲同行的关注,请您谈谈您对中国自行车行业的看法。
马中超:中国自行车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大家可以通过“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看到行业进步的印迹。比如电动自行车原来都以铅酸电池为主的进入展会,后来这类电动自行车退出了。这几年以锂电电动为主的电动自行车开始进入展会,而且原来以铅酸电池为主的电动自行车企业也在向锂电电动自行车方向发展。这种变化就说明产业在成熟,在跟国际市场接轨,在进步。
这几年我们着重对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提出了“三个更”:一是更强调质量和效益,二是更强调创新和发展,三是更强调转型和升级。因为转型和升级是“新常态”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提质增效是行业今后的出路,创新发展是支撑我们持久健康发展的动力。
这就说明现在我们对量上的增长和速度上的增长已经不过多追求了,更多地是关注自行车的多样化、品牌化和高端化。电动自行车要更多地体现出轻量化、锂电化和智能化。至于锂电的应用,我们在国内市场和今后的整个产业都要加大动力锂电自行车在整个产品中的份额。这样有利于扩大出口,也有利于把握智能化提前的发展趋势。
在自行车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一是推多功能、多样化,满足各种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二是推品牌,中国的产业要能够培育出两三个大陆品牌,能在亚洲乃至全球逐渐被认可;三是推高端,提高单价200美元自行车、也就是中高端自行车在行业中的比例,不断地提高中国大陆自行车人口的比例。让更多人关注和热爱自行车,使用自行车。
从这些行业发展的路径上,可以显现中国的产业就是要强调质量效益,也要强调创新发展,更强调转型升级。这也符合中国自行车产业发展新常态对我们新的要求。
《印度自行车使者》:中国自行车产业在经历了一系列改变后,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这应该是值得印度同行借鉴的。
马中超:我们通过交流,应该相互学习。下面我给印度同行介绍一下去年中国自行车的产量和出口情况。2014年我国自行车产量是8 305万辆,比前年增长了1.3%,电动自行车产量3 551万辆,同比降低了3.9%。在出口方面:自行车出口了6 265.3万辆,基本上比前年增长了10%,电动自行车出口是111.3万辆,比前年增长了38.5%。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是1 445亿人民币,加上规模以下的企业,大体的产值是在 1 800亿~2 000亿人民币。
今后产量上不会有更大的递增,希望自行车能保持在8 000万辆以上,电动自行车能保持在3 000万辆左右,这样的常态将维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要在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我觉得创新发展是一种趋势,不光是对中国企业,也包括全球企业。因此,对亚洲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借鉴的。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亚洲地区也应形成这种意识。
在升级、创新、质量方面,我们看到了与全球的差距,这是我们必须要下功夫的问题,也是强国目标的具体抓手。
创新发展是一种趋势,不光是对中国企业,也包括全球企业。因此,对亚洲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借鉴的。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印度自行车使者》:去年ABA(亚洲自行车联盟)成立,我们看到这跟您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下面请谈谈您对ABA的想法,以及对亚洲自行车产业联盟有何种期待?
马中超:对于亚洲自行车产业联盟的期待可以归纳了如下六个方面,希望亚洲联盟真正能够做到:一、体现各国行业之间在战略上的合作;二、体现在信息上交流和分享;三、体现在创新和技术进步上互动;四、体现在自行车骑行文化共推;五、体现在商贸上牵线搭桥;六、在发展成果上大家共享。可以总结为“战略合作、信息交流、科技互动、文化共推、商贸搭桥、成果共享”,以上就是我对亚联盟的期待。
在国际自行车标委会上,我们和日本共同提出了制定国际电动自行车标准的建议,这就是技术上互动的表现。在今年12月越南举行的亚联盟首届年会上,我们准备让成员国代表骑行,这就是文化共推。这些都是很有实质内容的活动和值得期待的事情,以后再搞的话,可以是单边的、多边的,也可以是全联盟的。
成立亚联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机遇中迎接挑战,挑战中不断地寻找机遇。我觉得目前亚洲地区和欧美一些发达自行车国家相比,有一些差距:一是欠缺文化,欧美的自行车文化是深深地扎根在每个消费者心里的;二是缺少理念,即缺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确实是低碳的、环保的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理念;三是缺乏品牌,和欧美的一些国家比,亚洲国家品牌比较少,或者说亚洲没有为创造品牌作更多贡献;四是核心技术少,尽管像日本在零部件上有些核心技术,但从整个亚洲讲,和欧美国家比,核心技术方面还是弱的。
另外,亚洲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和欧洲的经济体相比,也是有差距的。这就构成了“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局面,亚联盟完全可以从中寻找机遇,去突破对我们的制约和挑战。
《印度自行车使者》:目前中国自行车产业在世界上跟很多国家都有密切联系,尤其与欧洲和美洲的同行交流广泛,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马中超:中国很愿意跟欧美同行在技术上进行交流、共享,共同助推全球产业的兴旺和发达。我们之间有差距,这些差距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要尽快去弥补差距。欧美同行虽然在研发和渠道方面比中国,甚至比亚洲联盟所包含的区域要强,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世界自行车整个的制造工厂都在亚洲,世界自行车产业链中重要的零部件都是在亚洲生产。另外,作为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作为新兴的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和欧美相比也有先机。再加上欧洲的电动自行车(实际上就是自行车),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却不能生产出如此多的量,主要还是靠亚洲地区来支撑。从这一方面来讲,亚洲是强的,是领先的。所以这些优劣势互相比较,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要学习他们,他们也会主动跟我们合作,取长补短、共生共荣。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地缩小与欧美在研发、品牌、渠道之间的差距。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已经走在前面,日本的企业也是,那我们剩余的七八个国家可以逐渐地沿着这条路整体向前推进。
其实A B A有很多事可以做,我对A B A的期待是很高的。我们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要为成立ABA而成立,真是要切实地、实实在在地发挥ABA在全球自行车产业中的作用。《印度自行车使者》:最后请谈一下您对印度产业发展的看法。 马中超:首先我对亚联盟的名誉主席、印度自行车联合会的主席辞世,再次表示哀悼,请您一定帮我转达。
中印两国是近邻,又都是新兴的、成长速度比较快的国家,因此两国间产业在互荣共通、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和其他国家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第一,两个国家的产量都较大,中国是8 000多万辆,印度也有2 000~2 500万辆,加起来是1个亿;第二,两个国家的消费群体还是有基础的,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第三,这些年两国经济都发展得比较快,这就带来了大家对自行车的需求。经济越发达,自行车的生活方式就越受到追捧,中高端自行车就越有了市场,就会带动自行车中高端产品的升级。这是必然的趋势。这就是中印两国之间下一步发展的一个基本背景。
我们也是由年产1 000万辆、2 000万辆逐渐发展到现在的8 000万辆的。基于刚才我讲的两国间的共同点,中国的发展路径,印度是否可以借鉴。中国大陆的自行车产业和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的自行车产业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这些差距包括年代的差距和追赶过程中他们自身不断成长所拉开的差距,但是我们跟印度之间的差距会相对小,两者更接近一些,所以两国在产业上的共同语言和对发展的期待更容易产生共鸣。
对于两国的交流,我想提点希望:希望印度的产业更开放、更包容,最主要的是要先立足于国内的市场、国内行业的发展,之后再考虑对国际对亚洲产业的贡献。也就是说,印度自行车产业目前应是先做大再做强。先大起来,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这样全球才能关注到印度的市场。现在看来,你们的产量还不够,零部件企业的数量虽不少,但还要在印度本土企业的培育、提升方面下功夫,要有一定的成长中的优秀企业能跟中国产业合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造成中国企业到印度之后,不知道如何选择合作伙伴。
我个人认为,当前应该更多考虑对印度国内市场的培育,通过各种形式让外界了解这个市场,一旦时机成熟,在印度办展会就有优势了。首先办国内展,通过国内展引起周边亚洲国家的关注,进一步引起发达的欧美国家的关注,这样,产业就能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