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自行车

在竞赛中改变,在竞赛中提升

作者:余海峰

图、文|余海峰

  编者按: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装配技能大赛进入第二年,为了让读者了解更多比赛的情况,在杭州总决赛颁奖刚结束,记者就采访了大赛的主要组织者郑培东先生。忙碌了一年的他虽然带着些许疲惫,但见到记者,郑先生马上略带兴奋地侃侃而谈起来。



今年比赛的新变化

技能大赛进入了第二年,感想颇深。这次参赛的自行车大企业有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富士达等,几乎国内的知名品牌都参与了,从分区赛到总决赛,都有他们的身影。而电动自行车“四大家族”(雅迪、新日、爱玛、绿源),还有所谓“13新秀”(立马、绿佳、台铃、小刀、赛克等)也在各赛区参与。另外像成都地区的品牌玫瑰之约,则是新进入的企业。还有上海、沈阳、北京等地的专卖店也都派代表参加。说明这个活动在行业已经深入人心。

比赛是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开职业理想大门”而定位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自行车协会为推动比赛,为行业培养人才,为企业宣传品牌做了很多努力。

从本届比赛结果看,选手技能及熟练程度比上届有了很大提高;从选手实际成绩来看,比分都很接近,冠军和亚军的分值也就在1分之间。另外我们比赛的规则里面主要有3个部分的考核:工作效率、工作习惯、工作质量。如果选手能合理分配时间,那他的成绩应该是不错的。有些选手过于强调速度,这样在规则理解上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主要是装配质量方面。

今年裁判组织者则在科学、公正、权威、原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改变了上一届2个人检测1台车的方式,将其转变为“流程作业”,主要体现在1组裁判2~3人,有记录、有监督,负责整个考核十几个大项,三十几个小项,来确保结果的公正准确。除了有裁判组以外,我们还设立了仲裁组,从程序上保证了比赛的科学、公正和高效。

2016年比赛展望

经过2年的比赛,全行业大约会产生10位左右装配技师,这是我们行业通过比赛产生的最优秀的选手。通过培训、比赛,通过在全行业分享选手的优秀表现,进一步提高了行业职工学技术、学技能、学本领的热情。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宣传片,主要突出行业“大”和“强”的一面,今年我们想围绕这些技师的工作成长经历来进一步挖掘,将这些内容通过视频在行业中分享。

自行车大致可以分为8大工艺,其中装配是一项重要环节,现在行业的装配主要还是靠人力来完成。一辆安全的车一定要有懂技术、懂标准、懂安全、会操作的人才能装配出来,我觉得这很重要。比如我了解到绿源在整个生产、工艺组织过程中,非常强调人的技能的发挥。通过技能的发挥,保证生产工艺装配标准的有效贯彻执行。

明年的赛制形式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自行车协会拟定,根据马理事长的要求,具体形式应该会继续创新。除了科学性、合理性外,还要进一步挖掘。明年我们到企业跑得机会应该更多,希望通过比赛能进一步提高装配技能标准;同时,也把工艺改善等方面的要求带给大家。

 

滚滚骑踪乐行南粤大地

拓展不停步,方能游刃有余

快乐骑行从青少年开始

在竞赛中改变,在竞赛中提升

重读《流程再造》

传奇般轻盈 全面革新设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