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太空探索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

作者:姚天宇

□ 文/姚天宇 摄/周小松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发射任务签约仪式

长三乙火箭载着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升空,这不仅仅是一次宇航发射任务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器终于敲开欧洲市场的大门,“中国星”终于闪耀在一片崭新区域的上空。

铆足干劲开拓新市场

“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赵春潮,在回忆起与白俄罗斯最终敲定这颗卫星合同之前的那段日子时,感慨良多。

从上世纪末开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成为我国卫星出口的主要地区,而我国与欧洲在卫星领域的合作则以技术、平台加载荷的方式为主。中国卫星出口欧洲,还从未有过先例。

6年前,长城公司了解到,白俄罗斯需要通信卫星来服务国计民生。机会来了!这一次长城公司铆足了力气,想要用我国的卫星撬动欧洲航天市场这块巨石。

白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拥有良好的教育和工业基础;长久以来,中白两国互信沟通频繁;近年来中国航天卫星制造业发展迅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切都成为中白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合作的坚实基础。

“能为中国航天走进欧洲市场贡献我们的力量,能让中国航天优质产品为欧洲人民提供服务,我们很光荣。”赵春潮说。

那段日子,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也许只有赵春潮和长城公司项目负责团队知道他们到底为此付出了多少。2011年,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我国与白俄罗斯签订框架合同,白俄罗斯希望采购我国一颗通信卫星。

在之后的一年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白俄罗斯相关部门经过多次会晤,随后卫星技术指标、工作内容的相关技术附件逐一敲定。

2013年7月,中白两国关于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相关合同正式启动。

“中国有着先进的航天技术,高效的研制生产能力,把这颗卫星交给中国来制造,我们非常放心。”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技术主管尼古拉·西茨科这样说。

破除难点如期履约

按照合同规定,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研制周期为28个月。根据相关协议,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此颗卫星轨位等相关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由于技术问题导致卫星不能按时交付或者运行时频率受到干扰,中白双方都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时间紧,难度高,任务重。”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型号总指挥魏强在总结这颗卫星研制特点时说,如何打造一颗大通信容量、大功率、长寿命的卫星,如何突破关键性新技术,是这颗卫星研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历史总是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好事总会一波三折。

在研制过程中,卫星天线数量多、功率要求大、载荷要求指标高等难题接连出现。同时,卫星重要部件进口受影响、个别引进部件出现质量差错等,一个个问题为卫星研制团队设置了重重难关。

白俄罗斯用户方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已经做好了允许卫星推迟交付的准备。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总设计师李杨则说:“外事无小事。已经做出对白方明确的承诺,我们就一定会维护中国航天的信誉。”

连续40周与外方交涉的电话会议,连续50周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进行专项周报,连续5个月两班倒24小时工作制……这些数字背后是卫星研制团队竭尽所能的努力。

之前,东方红四号平台的民用和商业卫星从最后一批单机安装到出厂,至少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而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研制人员通过高强度的工作,仅用了4个半月就完成了。

与此同时,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的应用系统、测控系统、运载系统也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发射前的准备。

“真没想到你们能这么快。”白方用户对卫星研制进度深感满意。

不仅要研制快,而且质量要过硬、技术要创新,这是中国航天型号研制队伍一贯奉行的信条。这次发射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等关键产品。多项先进技术使这颗卫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友谊双丰收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是白俄罗斯拥有的第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完成在轨交付后,将为白俄罗斯提供广播、电视、通信、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等服务,其波段将覆盖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多个区域。

白俄罗斯精密电子机械厂副厂长安德烈·阿布拉莫夫表示:“这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发射成功,将为我国政府机构、商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他表示,现阶段白俄罗斯有线通信、手机通信和互联网通信比较发达,在此颗卫星成功在轨交付白方后,卫星通信将在白俄罗斯得到广泛应用,那时,卫星通信将和其他通信手段互为补充。

不仅如此,由于这颗卫星波段覆盖地区广泛,进行国际合作也成为白俄罗斯卫星应用的主要方向。“我们可以拓展国际业务,发展国际通信服务产业,以此来获取外汇收入。这颗通信卫星的运营,将帮助我们与世界更多国家进行深入沟通。”阿布拉莫夫介绍。

在卫星研制期间,白方卫星监造负责人德来特里·扎卡留金亲眼见证了卫星装配的全过程。在他眼中,“中国航天人细致、严谨、知识渊博”,中国航天器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无论从设计、材料选择还是最终产品成型,都有着非常高的质量。”

“目前,中国火箭和卫星的发射数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前三名的水平。在这次卫星研制过程中,我亲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器研制的高效和负责。”扎卡留金竖起大拇指,表达对中国航天人的感谢。

卫星发射成功后,中白双方的航天工作者在指控大厅中紧紧拥抱在一起。“我相信从这颗卫星开始,我们将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扎卡留金激动地说。


发射成功后中白两国相关领导在指控大厅合影


发射成功后,白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谢尔盖·古鲁廖夫(右一)接受媒体采访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走出去的四大优势

1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至此,我国累计为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43次国际商业发射,共发射49颗卫星,还提供了10余次国际商业搭载发射服务。

1990年4月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由此拉开商业发射服务的序幕。经过30余年的积累,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发射已形成四大优势。

一、产品的高可靠性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已达到98%,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多年来,该型火箭不断改进质量体系、测试、信息传递技术,提高元器件验收标准,已成为高轨道发射的主力。

二、履约能力强一般情况下,我国生产一枚火箭大约需要4年,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策划实施了运载火箭跨型号组批生产工程“百发工程”,火箭年生产能力已提升到16~20发,从签约到发射,可以压缩到一年半的时间。

三、保险费率较低保险费率是基于成功率以及客户和保险界对于产品的信任而综合评定的。长征系列火箭的保险费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目前,长征系列火箭保险费率已从20%下降到不足10%。

四、“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以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为例,中方除研制卫星、提供发射外,还参与建设明斯克地面站,并对卫星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火箭方面,既根据每一次发射需求改造现役火箭,也考虑在未来将具有更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商业发射。卫星方面,陆续推出新的通信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三号B平台、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东方红五号平台、全电推平台等。东方红五号平台将在2017年底左右发射。

 

解码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卫星的“气质”

军贸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

中国返回式卫星研制攻关亲历记

童心共绘航天梦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