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太空探索

引 力 波 之 波

作者:胡杨

□ 胡杨

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从而印证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有人如此形象地解释“引力波”: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虽然极其微弱,但它引起的反响却极为强烈,掀起的绝非层层“涟漪”,而是层层“巨浪”。

头一层是来自科学界的反应。谈起探测到引力波这一伟大的科学事件,一位物理学家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那是一种强烈的感动,感动到想哭的感觉。”对物理学家们来说,这小小的涟漪,比人类史上所有起伏跌宕的戏剧加起来都要好看,因为它蕴含的剧情,是宇宙诞生的画面。引力波携带着关于波源的信息,有望帮助人类获取新的手段来研究黑洞、中子星等各种天体,弄清发生在宇宙彼端的故事,甚至是整个宇宙的起源。几代科学家艰苦探寻上百年,终于寻到引力波的踪迹,怎能不让人喜极而泣!

第二层是来自社会公众的反应。一夜之间,“引力波”这个此前没几人知其为何物的东西,迅速成为普通公众嘴边以及微信朋友圈的谈资。好像不转发一条有关引力波的文章,不说几句引力波,就显得自己没文化、没品位。这一次,引力波在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既有科学爱好者的欢呼,也有爱凑热闹者的兴奋。不同于科学界,公众的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无论如何,关注科学发现,并从中学到以前不曾具备的科学常识,总比关注明星绯闻之类的八卦新闻要好。科学素养总是慢慢养成的,引力波的冲击至少起到了传播科学知识的作用,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即使不会立竿见影,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层是来自各类媒体的反应。必须承认,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借助引力波这一新闻事件,在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同时,也有少数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进行了无聊的炒作。其中,对“诺贝尔哥”的炒作最无厘头。

随着引力波事件的发酵,五年前某电视台一档节目的视频在网络上被翻出来并迅速刷爆。在那段视频中,仅有初中文化、被称为“诺贝尔哥”的下岗工人郭英森提到“引力波”等一串名词,并称自己的多项成果足以冲击“诺贝尔奖”,遭到现场专家嘉宾嘲讽。于是,媒体立刻跟进,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接踵而来:《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他在综艺节目首提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残酷打压》,《谁可以带着知识优越感哂笑郭英森?》……但剧情很快反转,稍具科学常识的人都会对郭英森的真实学术水平提出质疑,认为郭在没有任何实验结果、没有任何具体运算的情况下,全凭其个人“最强大脑”,根据一张“八卦图”完整推算出引力波,要么他是外星人,要么他有“臆想症”。

此时的媒体,一会儿采访郭英森,高调地把郭宣称“自己的成就超过爱因斯坦”写在大标题里,并说“节目组欠我一个道歉”、“方舟子道歉我也不接受”;一会儿,又去采访方舟子,报道方说不是自己欠郭英森一个道歉,而是“谁欠我一个道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媒体似乎格外热衷于将新闻剧情反转、反转之后再反转,操纵新闻话题如牵线木偶。而在这其中,伤害的是新闻当事人,损害的是媒体公信力,玩弄的是受众感情。

其实,除了提过一句“引力波”,郭英森与引力波没有半毛钱关系。郭可以在自己的梦里享受“超过爱因斯坦”的成就,别人无权干涉。对于这样的臆想,负责任的媒体本就不该拿出来展览示众,因为这与围观一群无知少年街头戏弄病人没有多大差异。嘉宾冷嘲热讽固然不妥,但是赞美、膜拜就妥当?制作这样的节目本身便是故意把人当猴耍,而在五年之后借引力波事件对此进行反复炒作,则实在是无聊甚至无良了。

引力波这样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被炒成八卦,对于科学精神的传播有害无益。但愿今后关于引力波这类科学话题,不要再被媒体肆意地进行无底线消费。

 

太阳系存在未知行星吗?

商业航天给美国宇航业注入新活力

宅在国际空间站340天

中国航天

“猎户座”飞船研制迎来关键年

从射星危机看朝鲜航天技术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