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被盗刷了30万元的张女士又气愤又无奈,买房子的首付就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小心,现在全没了,究竟能不能追回,警察也不敢保证。张女士遇上的是典型的电信诈骗,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个链接,一个验证码,短短的10分钟,30万不翼而飞。
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给人们购物支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很多“金融骗子”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人们的疏忽和焦虑心理,无孔不入,实施诈骗。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但是上当的却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知识青年。
2014年1月11日,影星汤唯在上海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21万余元人民币的事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起。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避开骗子的金融骗局,警察局和银行均有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指导。今天,小编也特地将各类型的金融骗局进行了梳理,以帮助大家躲开陷阱,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案1:短信链接 基本都假
吴女士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显示其银行的电子密码器因停用要重新激活,信息中还有网址链接,“银行”要求吴女士点击进去操作。吴女士按照银行的要求,在链接要求的空白处填写了自己的卡号和密码。
“来电显示的号码就是银行的号码。”吴女士事后回忆说,所以,她才放心地填写了资料,并且把收到的验证码也按照要求,填写在了要求的空白处。之后,吴女士就收到了短信提醒,卡里的10万元钱没有了。
吴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随后报警。避险支招:此类短信是不法分子使用伪基站群发的,通过伪装银行号码,发送各类吸引点击短信内链接的内容,链接地址伪造成银行的操作程序,专门套取银行卡及密码信息,还有可能在智能手机中趁机植入木马程序,来偷取通讯录、支付宝、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此类骗局很容易识破,出现问题,不要去点链接,可以通过电话或官方网站来核实真假。
案2:动态验证码 属于高级隐私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日前接到“106955××”的电话,对方自称支付宝的客服人员。
“客服人员”称由于支付宝受到病毒攻击,导致王女士的支付宝账户出现问题,绑定的银行卡存在被盗风险,所以需要王女士配合,重新对银行卡进行绑定和加密,要求王女士按照语音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并且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客服人员”。
王女士想也没想,就顺口将验证码告知了“客服人员”,操作完结之后,王女士猛然惊觉不对劲,他们为什么要验证码?于是赶紧按照来电回过去,电话无人接听,仔细看,并不是支付宝的客服专线。
王女士赶紧致电银行客服热线,进行账户挂失,因为致电及时,卡里只被转走了5000元。
避险支招:所有的交易,无论是银行还是支付宝等金融平台,动态密码都是只有本人才能看的,并且都会提醒消费者,“动态密码,非常重要,请勿告知他人”。所以,凡是索要动态密码的交易,百分之百都是骗局,消费者一定要注意。
案3:高收益不为人知的秘密
杜涛投资了100万元购买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一款叫“日金宝”的资金受托产品,赎回时间到了,他却被告知,这100万元拿不回来了。
2015年9月,多名投资者在北京拉横幅,打标语,要求严惩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
泛亚事件是去年比较典型的一类金融事件,高收益是这类事件最突出的特点,收益率普遍不超过7%的情况下,泛亚的“日金宝”资金受托产品收益高达13%。很多投资者被13%吸引,结果血本无归。
当投资者知道钱回不来的时候,泛亚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已经全部变成了泡沫。泛亚投资模式被业内称为“庞氏骗局”。
避险支招: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投资高收益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平台的资质和平台的运营能力,稀里糊涂地投资高收益产品,或者是仅凭朋友介绍,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的钱包。而且,在整个大环境的收益都不超过10%的情况下,所有超过10%的产品都值得谨慎再谨慎。
案4:被丢弃的个人信息
刘阿姨去了趟银行,银行下班时间,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今天她办理的业务在核对时出现了问题,让刘阿姨再和银行的工作人员核对一遍。
刘阿姨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报了自己的卡号和密码,还有验证码。挂掉电话,刘阿姨收到短信,卡里的钱已经被分三次转走,刘阿姨损失了2万元。到底是谁转走了刘阿姨的钱,她并不知道。
其实,骗子为什么会找上刘阿姨,是因为她今天在银行填写单子时,填错了一张,随手就丢进了垃圾桶。在银行,有一种骗子,专门捡废单,获取存款人的个人信息,然后根据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除了银行废单、火车票、一些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单据,都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避险支招:凡是涉及个人信息的单据都应该妥善保管,很多骗子拿到了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就容易得多。
李先生接到信用卡中心打来的电话,告知,因为他还款记录良好,所以给他的信用卡额度进行上调,李先生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在对方的诱导下,把信用卡的信息透露给了对方。
对话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对方说,需要核对李先生是不是卡的所有人,所以,需要他说出姓名、住址、注册电话、卡号、密码,还包括信用卡背书的三位数字。李先生均一一告知。然后对方说,已经办好,“明日起,您的卡就是5万额度了。”
李先生欢欢喜喜地挂了电话。可是,次日,李先生接到的短信显示,他的信用卡有几项消费,还有提现,3万额度全部用完。李先生并没有消费,致电信用卡中心才知,信用卡中心根本没有给他打过电话。
避险支招:信用卡调整额度不会问消费者索要信用卡背书的三位数字,信用卡背书的三位数字相当于就是动态密码,非常重要,消费者要妥善保管。而且,信用卡中心核对资料,一定会先告知一半你自己的资料,比方说会问你,你姓李,名什么。如果对方什么资料都不知道,八成就是假的。
案6:贴息存款 千万别碰
王女士的朋友介绍王女士去某国有大银行存款,并告诉她,那里可以贴息存款,存的越多,贴息越多。
贴息就是除了公开的利息,银行还要多给储户一部分利息。比如说现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然而银行却承诺给你6%的利率,但条件是在这一年之中不允许提取、查账,不给开网银、短信通知等。
王阿姨一看是大银行,非常信任,谁知,最后却被告知,存款被窃,追悔莫及。
避险支招:近两年来银行存款丢失的案例屡屡发生,牵扯到的资金量都非常大,其中大部分都是“贴息存款”惹的祸。2014年9月,银监会就曾明令禁止贴息存款。大家要记住,所有的贴息存款都是违法的,不管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千万不要碰。
案7:借点钱花 认真核实
最好的朋友发来短信,“快快,打200元的救命钱来,钱包丢了,被扔在路上回不去了。”小赵一看,呀,这还得了,马上就转账200元给了好朋友。
可是再见到好朋友,和他提起钱的事,好朋友竟然一无所知。只是告诉他,手机丢了。小赵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其实,像小赵这样被骗的还有很多人,一看,朋友或者家人要用钱,想也不想就打钱过去,造成损失。
避险支招:这种骗局的特点一般是,要得急,数额小,甚至还有要10元钱的。这样的要法容易让人降低警惕,得手率很高。提醒大家,遇到借钱,不管多少,一定要电话核实,亲自确认,才能降低被骗的风险。
案8:身份证照片放手机里存隐患
张女士是个网络达人,喜爱所有事情能在网上搞定就在网上搞定,证券开户,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于是,她将身份证拍下,传给了证券公司,这个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张女士并没有及时删除身份证照片。
后来不慎手机丢失,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通过她的身份证照片,打印了她的身份证复印件。又通过特殊的手段,解密了她的手机支付密码,获得了她的银行账号。给张女士带去了财产损失。
避险支招:身份证是很重要的信息,如果不用,一定要保管好,不管是电子的,还是实体。在一些审核并不严格的地区,只要有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代理办很多事情,有些身份证甚至被犯罪分子拿去作为犯罪工具,给身份证持有人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案9: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碰
陈小姐在上网的时候,看到页面弹出一个广告,说是只要安装了这个软件,就可以保证炒股的时候能选出优质的股票,稳赚不赔,而且该软件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你的股票赔了,软件商会赔给你所有的损失。
陈小姐一看,这么好的软件,马上点击了安装。可是安装了该软件后,陈小姐的股票不仅照样赔钱,证券账户还被转空。这时候,陈小姐才知道,自己的电脑已经中毒了,是钓鱼软件,让她白白损失了钱财。
避险支招:股票、基金、黄金投资市场都会有风险,不可能包赚不赔,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投资途径。
案10:输入密码 请用手遮加密
宁小姐在取款机上取款,输入密码的时候被后面的人偷窥了密码,可是宁小姐并不知道此事。
第二天,宁小姐发现,自己的卡余额为零,去银行查款,被告知,已经通过取款机被取空了,可是该操作并不是宁小姐自己所为。这是最原始的一个骗局,偷窥者提前在取款机上装了复制的磁片,所以,宁小姐的卡片在她取款时已经被复制了,偷窥者一旦获得宁小姐的密码,那么,通过复制卡取走钱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避险支招:在商场、饭店等场所刷卡时要小心,一定要亲自刷卡,不要把密码告诉服务人员让其代刷。输密码的时候要用手遮住,不让周围人看到。有关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很多都是因为消费者的银行卡交到他人手中被伪造或复制,如果犯罪分子获取了密码,盗取卡中的钱轻而易举。此外,一般来说磁条卡更容易被复制,如果大家手中还有磁条卡要尽早去银行更换成芯片卡。
小结:小心驶得万年船
新时代、新消费,随着支付变得便捷,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很多被骗的消费者都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和不谨慎带来的恶果。
诚如前面所说,所有的骗局都不高明,只要消费者知道一些必要的常识,就不会被骗。所以,在金融环境越来越便利,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环境下,谨慎小心、多学常识,凡事都仔细核对,亲自过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你是谁,被骗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半。
另外,投资莫贪心,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只要认准这个道理,就不会被高利吸引,被骗子忽悠。
责编: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