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没有回去了,出来这么多年,我没为家乡做过一点事。去年国庆节我回威县了,去给乡亲们‘负荆请罪’了!我顺便去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屋,我是在那里出生的,那幢老房子今非昔比,破败不堪啊……!”
2005年3月30日,那个狂风骤雨过后依然阴郁的早晨,在广东省委大院安静的一隅任老家中,任老仲夷平静地看似不经意的一声慨叹,深深地,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出差广州专程来看望老人家的河北省青联副秘书长何洪友,他激动地说:“任老,您找人画个设计图,我回去负责按您的要求把您的老屋修好怎样?”
“不用,真的不用!”老人坚决地谢绝的时候,仿佛欲言又止。直到几天以后,我到医院看望在那里治疗的老人。“海鹰啊,请你转告洪友同志,我老家的房子不需要修,要是他真的有心,就给村里的小学添点什么吧,我回去的时候孩子们还在破旧的教室里读书。”靠在病床上的老人缓缓说这些的时候,那双穿透力特强的眼睛闪烁着一丝期待,思绪似乎被遥远的小村和小村的孩子牵扯出好远,好远……
望着那晶莹的液体一滴、一滴地注入老人瘦弱的臂膊,我不清楚泪水是怎样模糊了双眼。
从那一刻开始,我迫切地想到老人家乡去看看,哪怕只是看看小村和学校里的孩子……
家乡的声音:因为有了您,我们有了太多自豪的理由
终于还是启程了。从河北省威县县城出发,汽车穿越邢临公路(河北邢台一山东临清)和大连公路,约十多公里的路程,转向一条颠簸的乡间公路。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人口50余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禹之前,境内已有人群渔猎稼墙,繁衍生息。威县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漫长的封建社会,威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世世代代希翼、抗争,在这块热土上写下了一曲曲正气歌。八年抗战期间,威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配合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破公路、割电线、挖地道、炸炮楼、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保卫着自己的家乡。当时,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冀南区党委、行署等都曾驻在威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陈赓、杨秀峰、宋任穷等曾在威县召开重要军政会议,指挥战斗,开辟抗日根据地,领导抗日救国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威县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种种原因,经济上依然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直到今天,威县仍是河北省省级贫困县。
任仲夷出生的小村也许实在太偏辟了,在驶过这样一条乡间公路之后,还要穿越一个名叫“南梁庄”的村子。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雨,坑洼不平的街道积蓄的雨水经车辆的践踏,显得泥泞不堪。汽车吃力地走出泥泞,再次转向北方,这一次是一条尘土飞扬的狭窄的土路,一路同行的威县教育局局长张宏和原教育局副局长胡林声同志告诉记者,土路那头依稀可辩的村子,就是老人家想念和牵挂的小村一一河北省威县梨园屯乡西小庄村。而就在这条尘土飞扬的狭窄土路旁,一位敬慕任仲夷同志的香港企业家听说任老家乡的孩子还在危旧校舍里读书的消息后,带头捐助10万元,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教育部门等共同筹资45万元兴建的新的小学刚刚开始奠基,等2005年9月再开学的时候,西小庄村和邻村的400多个孩子们就可以到新的小学读书了。
汽车在新的小学工地稍作停留,地基已经打好,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教育局长张宏找到年轻的工程负责人,和他比比划划似乎在讨论学校大门口与路面的距离,不久的将来,走过这条尘土飞扬的路,就可以听到孩子们在崭新的课室里朗朗的读书声了。
车继续前行,越来越坑洼的土路,到村头右转,就是任老仲夷牵挂的西小庄村小学。学校门口由于地势低洼,有一滩积水,一侧还堆了大垛的棉花花柴。大铁门经过风雨的洗涤已经锈迹斑斑,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小学校长说,由于时间久了又经常被碰撞,大铁门早已经无法打开,要进学校,只能低下头来从大门中的小门通过,常有个儿高的不注意碰伤脑袋。
学校的院落不大,但干干净净。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有些用来遮风雨的塑料纸已经破烂或脱落,使红砖墙越发显得破旧。墙面粉刷了白色石灰和蓝色标语:“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
这里算不上危房,但下大雨的时候难免有教室漏雨。每个教室里都有孩子在上课,教室里有些黑,墙面更是斑斑驳驳,那一张张渴知、专注的小脸让人心动。
记者问一个正在埋头写作业的小女孩:“你知道任仲夷么?”“知道,他是一个大官,是俺们这里的人”。女孩抬头眨巴着大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你还知道他什么?” “知道他很了不起,做了很多事,很热爱祖国,俺要向他好好学习……”女孩晶莹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光芒,任仲夷究竟为祖国做了些什么,也许她不知可否,但“任仲夷”在她心里,是那么真实地了不起。
学校的办公室,校长任士孔(任仲夷的堂孙)告诉记者:“我从孩时起,就经常听爷爷任兰堂讲起兰甲爷爷(任仲夷曾用名)的事,兰甲爷爷从小就爱读书,很年轻就投身到爱国运动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不影响工作,把原来的大儿子任琦(在民国三十二年大灾荒中出生)交给我爷爷代为抚养。虽然他很少回家,但他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这么多,我们因为他而感到骄傲。去年国庆节他回来,我是第一次见到他……”
村支书任英会说:“我和兰甲兄是同辈,是弟兄相称,由于兰甲兄年龄较大,我对兰甲兄小时的事知道不多。但我知道他是我们河北省邢台市的第一任市长,还当了辽宁、广东的省委书记,我们村出了这么一位高级领导干部,村委会感到很光荣。通过读书、看报,我还了解到兰甲兄从学生时代起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报效祖国,参加工作后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四人帮’横行时期,辽宁省的工作很乱,中央派兰甲兄到辽宁省工作了几年,很快平息了那场风波;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派兰甲兄去广东工作,他在广东任职期间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在广东的试点工作。”
“兰甲兄去年回家探亲,他的平易近人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他回去以后托人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台电脑从几千里外的广州捎来,送给村里的小学。我们想不到,他做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讲原则,讲奉献,到现在90多岁的人,还牵挂着村里的下一代,这让我和乡亲们很感动……”
听村里人说,也有人曾经抱怨,村里出了一个这么大的官,怎么没见给老家做一点事。人家别的村里在外面当小官的也有,可都会给家乡修条路,打眼井什么的……
乡亲们说,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村里还要出第二个、第三个任仲夷,任仲夷不一定给村里修多少路捐多少钱,因为他已经不是村里人自己的任仲夷,而是国家,是社会的任书记,他使村里人知道了什么是自豪……
走出校门时,记者还是忽略了大铁门的威力,脑袋重重地撞在低了一截的小铁门上,片刻的眩晕,痛苦地抱着头走出来,再回头倾听那朗朗地读书声,无法想像孩子们每天从这里进进出出要撞多少次。从而,明白了有时候要学会低头。
就要告别威县时,记者前往拜访了威县县委书记孔祥友。谈到任老,孔书记满含真情地说:“我年前才调到威县当书记,开完本届常委会,我们会专程前往广东看望老人家,他带给威县的,带给河北的,是一种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最近计划把我县的‘义和团纪念馆’二楼改建成‘名人馆’,将威县有史以来在外工作的厅(师级)或做过相应贡献的人物事迹分别设专馆陈列展出,并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激励威县人尤其是青少年弘扬爱国精神,团结起来建设新的威县……”
广东人: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
“你下次见到任老,一定代我问候他,说我非常敬佩他,有机会,我们也希望能为老人家做点什么!”广东省连锁行业协会秘书长汤涓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依然是恬静的笑容。
其实,在很多广东人和生活在广东的人心中,任仲夷的名字已经根深蒂固,他,是一种广东精神的象征。然而,提起任仲夷的家乡,很多人都因他在东北连任两地省委书记而误以为是东北人。
当记者把拍摄的一叠照片拿给朋友看时,广州市留学回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黄镰第一个发出倡议:“我们广东人有义务为任老的家乡做点什么!”
小学已经在建了,于是,有人提议捐赠课桌椅,有人说可以捐赠校服,还有人说,送几台风扇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热了……
在广州某银行工作的陈晓鹃自己跑去买了一批体育用品,她说想去那里看看孩子们。她希望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中央希望广东作为全国“四化”建设的“先驱”和“排头兵”,有一位坚强有力的领导人来发动改革,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时,经过反复挑选和慎重考虑,最后选中任仲夷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然而,在任仲夷和广东省委“一班人”驾驶着这艘“先驱号”航船,刚刚启航,开辟一条前人从未驶过的航线时,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逆风千里”。故此,曾有不少人包括高层领导担心这个“新生婴儿”夭折。但是,具有政治远见和坚定信念的任仲夷,却能依靠省委领导班子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种种困难、险阻。在他主持广东省委工作不到5年的时间里,为使广东的改革开放在全国作先行一步的探索,经受住了多次严峻的考验。因为任仲夷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说明和解决重大问题。“实践出真知”,“敢为天下先”,任仲夷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在广东人民心里,不仅他在位的时候,他退下来了,时间越久,人民对他越尊敬。
9月一天天近了,开学的时候,也许河北省威县梨园屯乡西小庄村的孩子们就要永远告别破旧的校舍,到崭新的教室上课了,也许更多读不起书的孩子可以接受义务教育,也许他们收获最多的,是多了几千里之遥的来自广东的牵挂……
小学工程快要竣工了,威县教育局长打来电话说能让任老为学校取个名字吧?您思索片刻,说就叫“务实小学”吧,教育孩子们从小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您说,等开学典礼的时候,您要和我们一起回去看看。
可是,您竟再也没能回去。2005年11月15日13时46分,您永远离开了我们……
因为您,有更多的人知道、认识了威县这么一个地方,人们都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片水土造就了那个我们所认识的您?
我们,这样一群后来人,一边瞻仰您的足迹,一边站在威县的土地上,追忆您给我们带来的匹夫与天下、赤子与大地的那些永恒命题。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认识您,而走进威县,又通过走进威县又再重新一次认识您。
所有的感动、感恩、回馈、情义,皆缘于此,源于您——任老。
附:
任仲夷写信关注家乡的发展
映会同志:
您好!我从小庄回广州已经两个多月了。这次回家看望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村干部和乡亲们对我表现出的热情,使我深受感动。回到广州后,我的眼睛因黄斑突然更加严重起来,现在已经不能阅读快报,这封信也是凭着感觉模模糊糊写的。
两年多前,我买了一部电脑,那时,我的右眼还能看,现在我已经不能看电脑了。我想了想,就把这部电脑送给咱村的小学吧。这部电脑现在虽然不是一个新产品,但它作为教学和一般工作之用,还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我委托河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把这台电脑捎威县县委,然后由县委负责给小庄党支部。你们收到后,告诉我一声,写信或打电话都行。
祝你和村干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并向全村乡亲们问好!
200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