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环球人物

那只陪你长大的猴



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与哪咤打斗的画面。

黄永玉今年还画了一套以猴为主题的挂历,含封面一共13幅。其中一幅是猴妈妈紧紧抱住猴宝宝,不忍直视旁边的一个大人用棍子打小孩。还有一幅取名《二桃杀三士》。此典故出自《晏子春秋》,讲的是齐景公使用计谋让三员大将争两个桃,结果三人均未得到,都自尽而亡。在黄永玉的画里,三个猴子说:“别管它,吃了再说。”

画中的猴子机灵、团结、通人性,正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猴形象。然而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期,猴文化源头上的形象却呈现出两面性。从爱憎皆有到全民喜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演变过程。褒也是它,贬也是它早期关于猴的记述并不美好。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猴的诗句:“毋教猱(音同挠,指猴的一种)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意指猴子习性不好,本就会爬树偷食,不用再教,否则就如污泥之上又附污泥;而君子有美德,小人就会来依附。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猴的诗句,成语“教猱升木”即出自于此,比喻教唆坏人干坏事。

《庄子》记载了“朝三暮四”的故事。一个养猴的老人粮食不多,问众猴,以后你们早上吃三颗橡实,晚上吃四颗,行吗?众猴怒。老人又问,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呢?众猴喜。庄子笔下的朝三暮四与今天的含义并不一样,是说猴子为了虚名喜怒无常,实际所得并无差别。汉代魏伯阳《参同契》中的“心猿意马”,是说猿猴性子不定。司马迁《史记》中的“沐猴而冠”是讽刺回乡炫耀的项羽就像猕猴学人戴帽一样,学别人当英雄却不像。

然而,在两汉时期,对猴的褒扬赞赏也出现了。东汉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中就有“猿戏”。人学着猿猴的样子做攀爬等动作。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猴拳”,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就有关于猴拳的记载。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就是中国猴文化中的第一层含义,“猴生性好动、活泼、聪明,人也来模仿猴”。

“汉代东方朔所著《神异经》中说:‘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神话传说中,西天有蟠桃林,王母娘娘做寿,总要在瑶池仙境设蟠桃会宴请众仙。可见从汉代开始,人们视桃子是延年益寿的象征。”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周治华说。而猴爱吃桃,猴也因此寓意长寿,这是中国猴文化的第二层含义。

第三层含义则是借猴谐音“侯”。侯在古代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爵位,西汉《礼记》中有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得封侯爵,是人生大荣耀,这便是猴能寓意建功立业的来源。最常见的画面就是“马上封侯”,一只猴子骑在一匹马上,有的还在猴尾巴上附一只蜜蜂以谐音“封”。明清时期就出现了诸多“马上封侯”的青铜器、玉器摆件。


陕西泥塑《马上封侯》。


小学语文课本中《猴子捞月》插图。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有人认为这是孙悟空原型。

佛经中的猴

传统文化中猴形象的转折或许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血缘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实在的民族,宗族观念很强。我们不像有的民族那样祭拜神,而是祭拜祖宗,比如把炎帝、黄帝、孔子等都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而猴和人都属于灵长目,形象与人类最为近似,中国古代也曾把猴看作人的祖先,所以对猴渐渐觉得亲近。”

“过去,人们对猴和猿是不区分的。”张颐武说。这在古人的咏猿诗中可见。西晋诗人刘琨有诗句“麋鹿游我前,猨猴戏我侧”,描写了人与猿的亲密无间。唐代杜甫的《猿》,杜牧的《伤猿》,周朴的《咏猿》等都是以猿猴抒情。如杜牧的诗句“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用猿的哀叫衬托出凄凉的氛围。

其二是佛教传入。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薛克翘认为,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大量被翻译,印度的猿猴故事传播开来。在印度人心中,人与猿猴的界限模糊,故事中的猿猴不乏高尚、智慧者。三国时期吴国僧人康僧会翻译的《六度集经》中,记载了“猕猴救人”的寓言:一人坠入深谷,猕猴救了他,那人却想打死猕猴,喝它的血。他用石头打猕猴的头,致使猕猴头破血流。猕猴不仅没有怀恨于心,反而将他送上回家的路。大约受这则寓言启发,明代文人宋濂创作出寓言“衣冠禽兽”:齐国人西王须山中迷路,被一猩猩救助。后来友人来救他,他却想杀猩猩取血。友人谴责说:“猩猩倒像是人,你却是兽。”

同是这本《六度集经》,还有一则猕猴与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讲的是猕猴与鳖交友,鳖施计将猕猴驮至河心,欲取猴肝为妻治病。猴以肝悬于岸边树上、不在其身为由,将鳖又骗回岸边,从而脱逃生命危险。此故事尽显猴的聪明机智。

登峰造极美猴王

印度佛经以猴为寓言的传说,到了中国明代的《西游记》中,成为猴帮助僧人求取真经。从此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家喻户晓,使人们对猴的认识变得高度统一——聪明又顽劣,忠心却利嘴,才能出众,有点自负,经得起九九八十一难,成得了大功业。用时下流行语来说,正是“萌”与“傲骄”的结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竺洪波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生科举困顿,晚年退而做小说。《天启淮安府志》等史书记载他‘天生异质’‘少年名盛’,周岁能画,八岁开蒙,十六岁时文震淮上。他除了博览群书,勤奋著述,还常作远游,广交朋友。只是他秉性狂野,桀骜不驯,自称‘淮海浪士’,作文飘逸脱俗,不合科举体制与规范。正因为如此,他的秉性与传说中那个无法无天、无拘无束的孙悟空有了心灵上的共鸣。”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孙悟空原型问题。他说,孙悟空形象由唐人传奇小说《古岳渎经》中的淮河水神无支祁演化而来。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则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当代人对孙悟空的原型有了新的考证。竺洪波说:“近年来,闽中地区发现了齐天大圣的祖庙,证明闽台地区存在海祭妈祖、山祀大圣的信仰风俗,这也成为孙悟空的源头之一。”这一源头可以得到闽地民间传说的佐证。在多山多猴的古福建,曾相传猿猴可比瘟神。据南宋福州知府梁克家所著《三山志》记载,唐大历年间,有数百只猴子聚集在古田县某山中,经常出来骚扰乡民,破坏庄稼。福建还流传着一个“丹霞大圣”的传说。这只猴子生性浪荡,甚至抢夺人妻,为人所怨恨,最终被临水夫人陈靖姑收服。这颇有点“齐天大圣”与观音菩萨的叙事影子了。

“但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选择的原型应为淮河的那个水神。”竺洪波说。据传说,大禹治水时,将淮河水神无支祁用铁索锁住,迁徙到淮阴的龟山脚下,两岸民众接踵相拥争睹其猴状。从此淮河水患得以平定,后人将当地取名“淮安”以志纪念。“宋代罗泌著有《无支祁》,元明杂剧多次写到无支祁,有的将无支祁写成‘齐天大圣’的姊妹。这些故事在淮海地区历代口传沿袭,吴承恩从小知晓始末,后运用生花妙笔将无支祁蜕化、改造为美猴王。”竺洪波说。

“孙悟空有猴性,也有人性,表面上看作者写的是有人性的猴,其实是有猴性的人。孙悟空、猪八戒的感情都是人的感情。通过动物来写人,更容易把人的性格形象地展现出来。《西游记》把猴和人拉近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张颐武说。

《西游记》经久不衰,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乾隆时期福建永安知县彭光斗在《闽琐记》中称,闽地可笑事有三,其一就是“祭孙大圣”。《聊斋志异》中的《齐天大圣》篇讲道,一位山东商人到福建经商遇到困难,当地人建议拜拜齐天大圣,商人不信,还直呼齐天大圣姓名,结果身体抱疾,经齐天大圣在梦中相助,改为虔诚信奉。

今年,是丙申猴年,套用五行之说,也是火猴年,又是电视剧《西游记》播出30周年。30年来,“有假期就有《西游记》”,它是当之无愧的“重播之王”。美猴王成为至今不衰的本土神怪偶像。在黄永玉的猴年挂历中,就有3幅与美猴王有关,其中一幅讲的是花果山召开代表大会,可到场的猴子们却都在玩手机,美猴王也没了办法;封面则是美猴王双手握着翎子,祝福大家猴年大吉。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刘魁立说,十二生肖中,大部分属相的特点相对单一,而猴则具有多面性,而且它的这些特点又多是正面和积极向上的,再加上文学经典的渲染,将人性赋予了猴,喜欢猴的人会越来越多。


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传奇之外方为高僧

三娘子,草原上“垂帘听政”

Volvo的安全传奇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沃尔沃”

沙特国王的三张面孔

柯洁18岁棋王有点“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