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薛小蜂,女,1973年12月出生,高级技师,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工作。
摘要:孤东油田三四区聚合物驱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根据油井见效、见聚特点的不同以及含水变化规律,可以分为以下6种类型:见效U型、见效见聚型、见效W型、见效V型、见聚不见效型、均未见型。
关键词:孤东油田 聚合物驱 油井见效 特征分析
1 三四区油藏地质特征
孤东三区、四区位于孤东油田的西部,是由断层切割形成的自然区块。构造简单平缓,地层倾角1-2度,总的构造形态为东北角构造高,向南、向西构造变低。含油面积9.4km2,有效厚度11.5m,地质储量3183×104t,其中注聚区含油面积6.3km2,孔隙体积3361×104
m3,地质储量2063×104t,占总储量的65%。馆上段地层埋藏浅,为曲流河沉积,沉积微相以边滩和泛滥平原为主,同时发育天然堤、决口扇和废弃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砂层组以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为特征,颗粒粒径自下至上由粗变细,孔隙度、渗透率由下至上由大变小。2 油井见效见聚类型
据统计,到2012年12月,共有112口油井,根据油井见效、见聚与含水变化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6种类型:见效U型、见效见聚型、见效W型、见效V型、见聚不见效型、均未见型。
2.1见效U型
该类井未见到聚合物显示,先见到降水增油的效果,目前含水仍处于“U”型谷底。这类井共有9口,占总井数的8%,目前日液688.3t/d,平均单井日液76.5t/d,日油127.5t/d,平均单井日油14.2t/d,含水81.5%,动液面725m,平均见聚浓度151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84.1t/d,日油+101.4t/d,平均含水下降14.2个百分点,动液面下降344m。
这类井均处于剩余油富集区或井网完善的区域,且层间和平面上,油层发育厚度大,平均砂厚8.9m,较均质,渗透率变异系数小,只有0.52,平均采出程度仅为18.2%,剩余油饱和度高,注采稳定。该类井一般见效较晚。
例如4-15C13井,生产层位44,该井处于条状砂体的最高点,是剩余油易于聚集的地方,单井控制面积大,约12× 104
m2,剩余油富集,剩余可采储量6.7865×104t,对应两口水井,井距约300m左右,水井有充足的波及面积,因此该井的含水能够长期保持在U型的谷底。该井目前日液47.6t/d,日油17.8t/d,含水62.6%,套压2.2MPa,动液面603m,见聚浓度21mg/L,与注聚前对比,日液 -33.1t/d,日油 +15.1t/d,含水-34%,动液面下降336m。2.2见效见聚型
该类井在见到降水增油效果的同时见到聚合物显示。这类井共有28口,占总井数的25%,目前日液1438.6t/d,平均单井日液51.4t/d,日油186.5t/d,平均单井日油6.7t/d,含水87%,动液面734m,平均见聚浓度317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525.9t/d,日油+139.4t/d,平均含水下降10.6个百分点,动液面下降167m。
这类井主要处于井网不够完善的区域,油水井之间以单向对应为主,注聚前采出程度较高,平均23.2%,剩余油饱和度中等,井组注采比1.12。该类井一般见效较早,含水漏斗较浅,油井在见效的同时,伴随着见聚浓度大幅上升。
见聚浓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井网完善程度的影响,井网完善程度越高,油井受效方向就越多,聚合物推进越均匀,见聚就越慢,但含水下降幅度大,有效期长;反之,油井见聚早,见效早,有效期短。二是受沉积微相的影响,边滩沉积由于渗透率高,油层物性好,聚合物容易向油井推进,而其他沉积相对较差,段塞推进速度慢,油井不易见聚。因此处于边滩沉积的油井优先见到聚合物显示。三是井距的影响,井距越小,“油墙”到达油井,所用的时间越短,因此油井见效早,见聚早;反之,见聚慢。四是油井所处位置的影响,油井处于水井的主流线上,见效见聚就早于非主流线上的井。
例如:4-20-26井,生产层位32层,砂厚4.8m,效厚3.8m,在正西方向有 2 口水井,7-19-251,日注 80m3/d,4-18-225,日注100 m3/d,同一方向属于单向对应,目前该井日液41.9t/d,日油12.1t/d,含水71.1%,套压4.3MPa,动液面1186m,见聚浓度980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1.3t/d,日油+11.6t/d,含水-27.5%,动液面下降486m。该井见聚浓度大幅上升主要是:井网不完善,单向对应,距离水井19-251仅有110m,位于水井的主流线上,油层物性较好,渗透率高,因此见聚浓度上升快。
2.3见效W型
该类井在见效期内,含水上下波动,增油幅度小。这类井共有13口,占总井数的11.6%,目前日液512.8t/d,平均单井日液39.4t/d,日油93.1t/d,平均单井日油7.2t/d,含水81.8%,动液面610m,平均见聚浓度374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169.64t/d,日油+55.2t/d,平均含水下降12.6个百分点,动液面上升22m。
该类井含水波动主要是由于在平面和层间受注水井干扰强烈,平面及层间各方向见效快慢不同,“油墙”推进速度不同,造成油井含水上下波动。
例如4-14C225,生产层位5562+3,砂厚10.8m,效厚8m,对应水井4-14-224,注水层位5561.2层,日注80 m3/d;二线井 4-16-225,层位 5561+26264+5,日注 120 m3/d;4-15-222,层位5561+2,日注100 m3/d。目前日液50.7t/d,日油20.6t/d,含水59.4%,套压2.98MPa,动液面713m,见聚浓度317mg/L。
该井的含水由注聚前的93.1%下降到64.3%后又回升至82.6%,又下降至51.7%,目前含水略有上升59.4%。主要原因是:对应水井4-14-224,正常注聚时,55层不吸聚,61层吸52%,62层吸48%,2008年1月12日调剖后,顶替不彻底,砂埋61、62层,单注55层,虽然能够完成160 m3/d的配注水量,但是由于油泵压平衡,母液泵注不进,单注污水,造成油井4-14C225的55层出水,含水大幅上升,从64.3%上升至82.6%,上升了18.3个百分点,油量下降了3.3t/d。
2.4见效V型
该类井在略微见到注聚效果后,含水迅速回升,见聚浓度上升,含水漏斗的底部没有宽度,含水变化呈浅浅的“V”型。这类井有 23 口,占见效井数的 20.5%,目前日液952.6t/d,平均单井日液41.4t/d,日油63.3t/d,平均单井日油2.8t/d,含水93.4%,动液面661m,平均见聚浓度708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986.7t/d,日油+6.3t/d,平均含水下降3.7个百分点,动液面下降96m。
该类井增油幅度小,有效期短,含水回返快,主要原因:一是油层非均质性强,受水驱影响大,段塞易突进,含水回返迅速,二是平面上水淹较为严重,层内水洗厚度大,剩余油饱和度低引起的。
例如,4-16-2023,生产层位61+2,砂厚15.3m,效厚13.3m,该井从2007年10月开始见效,日油由2.5t/d↑8t/d,含水由96.5%↓86.7%,从2008年1月含水开始回返,从86.7%↑95.5%,日油由 8t/d↓2.5t/d,见聚浓度上升至186mg/L,有效期仅83d,累计增油857t。含水变化呈浅“V”字型,主要原因:一是该井处于河道充填微相,油层非均质性强,受水驱影响大。二是砂体控制面积小,注聚前井组采取程度已高达28.9%,剩余油饱和度低。三是砂体上油水井布井密集,平均井距110m,平面上水淹严重,层内水洗厚度大,注聚前井组的平均含水已高达98.1%。
2.5见聚不见效型
该类井只见到聚合物显示,未见到含水明显下降。这类井有5口,占见效井数的4.5%,目前日液198.1t/d,平均单井日液39.6t/d,日油11.6t/d,平均单井日油2.3t/d,含水94.2%,动液面879m,平均见聚浓度420mg/L。与注聚前相比,日液-149t/d,日油-7.4t/d,平均含水下降0.4个百分点,动液面下降228m。
造成见聚不见效的原因是油层非均质严重,其对应水井注聚初期没有大剂量调剖,注聚后聚合物溶液沿油层高渗带窜流,短期内在油井中突破,没有形成有效的“油墙”,聚合物在油层中窜流,没有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因此含水不会下降,油井也见不到注聚效果。
例如,4-8-20 井,生产层位 535561,砂厚 11.8m,效厚8.6m,其中55层砂厚7.5m,效厚5.8m,在1402.5-1404.5存在高渗透条带,渗透率级差23,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日液48.6t/d,日油 0.9t/d,含水 98.1%,动液面 659m,见聚浓度664mg/L。
2.6均未不见型由于注入速度慢,或与水井连通不好,还未受到注聚效果,也没有见到聚合物显示的有34口,占总井数的30.4%,目前日液1320.4t/d,平均单井日液38.8t/d,日油60.8t/d,平均单井日油1.9t/d,综合含水95.4%,套压1.6MPa,动液面828m,平均见聚浓度55mg/L。
3 结论
研究和实践表明,聚合物驱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井网完善程度、注采比、井距、剩余油饱和度、沉积微相以及储层物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注聚区内油井见效、见聚程度差别较大,见效规律各异。通过研究孤东油田三四区油井的见效见聚特征以及含水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可为其它注聚区块的开发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曹正权等,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见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