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蒋楠(1964-),教授,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教学法等方面研究。发表核心刊物教改论文多篇。张华(1969- ),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质量。虞华君(1977-),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公关系系主任。蒋青(1961-),副教授,大同大学医学院。
摘要:合作性学习是当今大学生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知识方式,其表现形式是通过在课堂组成一定的竞争性讨论小组进行思维碰撞与知识互补,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过程。在对学生与教师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发挥出这种学习方式的特有优势,教师对课堂讨论缺乏深入细致的设计,讨论的小组间没有有效的竞争,课下缺乏延伸探讨的机制,教师之后也没有帮助实现与竞赛课题的关联,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各类课外的竞赛活动参与度低,对自我的学习现状满意度低。因此,教育者应采取有效的办法推动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充分运用,首先考虑对课堂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周到的设计,其次安排有效而有趣的学生参与考核机制,教师同时进行用心的课下追踪,并主动引入竞赛课题带动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以此有力地改进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运用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带动学生在课堂激荡思维,观点撞击,展示才智,能力提升,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小组讨论 合作性学习 讨论设计 课题研究 课外竞赛
合作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论语》中所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阐明了合作性学习古已有之,可以自发于心地运用。学术意义上的合作性学习方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学者大卫·W·约翰逊和罗格·T·约翰逊为合作性学习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0年代末,合作性学习方式传入我国,引起学者注意,并很快成为高校一项较为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新型教学改革方式。
合作性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将学生被动的听课变成为主动的探讨与交流,让课堂成为思维激荡、知识交汇、目标明确、团队合作、成果鲜明的竞赛场所。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引入学科竞赛的题型或项目,让学生感受社会需求与学术前沿的关注点,开展通畅的交流与讨论,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提升,十分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
今年4-5月间,针对合作性学习方法的应用,我们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抽样调查,了解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状况,同时在部分教师中也做了访谈调查,了解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运用情况,调研的结果让我们有些出乎意料,学生及老师对于合作性学习方式的优势与好处普遍比较认可,但对于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却热情不高,深度不够,实际的效果也不好。原因在哪里呢?
一、发现问题
这次调查是在1-3年级的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在参与教师的积极支持下,回收率与准确率都比较高。在发放的310份问卷中,回收293份,回收率96%。
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倾向明确,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实际状况,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指标:上课的准时率与课堂学习的期待率等。调查发现,在学生上课的准时性方面,64%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准时到课堂,34.13%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基本准时到场,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准时到教室上课是比较认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所在学校比较良好的学风。
从对上课的期待来看,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72.7%)对上课是“有所期待”的,但“充满期待”的学生却不到 20%(19.45%)。说明学生上课的状态其实还不够饱满,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不足,对教师授课内容的期待迫切性不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尚有待提高。
学生上课的期待与其说是一种心理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行为准备。对于即将走进教室的学生来说,预习与求疑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准备动作,如果没有事先的准备工作,上课的状态可以判定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即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被动的接纳,接受的效率可以推断很低。另一个数据恰恰佐证了被调查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态度。在调查“上课回答教师的提问”情况时,有近80%的学生(79.52%)选择“点到才说”,仅有不到20%的学生选择积极回答。可见学生当前的学习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处于表面积极、实则消极的状态。按时到课,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按部就班地去教室,可否有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态度,既可能是安慰自己,也或许是应付教师的课堂考勤而已。
(二)学习行为:参与讨论,深度不够
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大学上课模式,尽管仍然是当今高校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但课堂小组式的讨论已经普遍被教师采用,成为课堂十分常见的学习方式,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教师“经常举行”的课堂讨论占30%以上,65.19%的教师会“偶尔”开展,讨论主要进行在专业课(47.1%)与选修课(37.54%)中,公共课中也占了一定比例(15.36%)。在采用合作性的小组课堂讨论中,大部分教师(65.87%)会选择采用分小组彼此进行一定竞争的授课形式,也有近30%的课堂小组讨论,任课教师不做具体的要求,只是要求完成讨论就好。与一般上课的干巴巴讲授相比,课堂小组讨论的授课形式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但调查的数据也让我们感到,简单地使用课堂讨论方式来授课,其实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了,调查发现,仅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35.84%)对课堂讨论这种形式感觉“兴奋”,有近60%的学生对课堂讨论的感受是“感觉一般”。
进一步看,对于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讨论的过程是否顺利、合作学习是否感觉愉快呢?从调查结果看,有74.4%的同学认为选择小组讨论“合作顺利、感觉开心”,有不到20%的同学认为合作中有“只是少部分人干活、其他人旁观”的情况。那么这里的“合作顺利”是一团和气呢,还是彼此的畅所欲言呢,有没有激烈的争辩引发的思维激荡、以及新想法、新创意的叠出呢?从笔者举行的4-5次课堂小组讨论的情况及对其他教师所作的调查看,温和的讨论多见,大声的争辩几乎难觅。那么,对于风华正茂、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在讨论中没有词锋激烈的争辩,只有温文尔雅的交流,这其实是不正常的现象。
(三)学习效果:有所启发,显效不大
小组讨论的课堂学习方式,在学生眼里对学习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71.33%)认为“可以学到更多”,也有很少部分同学认为只是拉近了同学关系(16.38%)或没有特别的收获(12.29%)。那么,在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课堂的讨论可否成为课下竞赛的潜在选题呢,调查的答案是否定的,有74.4%的同学认为课堂讨论可以对课外竞赛项目有启发,但不会发展孵化成为竞赛题目,仅有10%的同学认为可以发展成为竞赛研究课题。在随后的调查中,也间接支持了这一观点。在了解学生们参加课外竞赛活动的情况时,发现参加过多项竞赛活动的学生仅占8.53%,有近60%的学生(59.04%)只是偶尔参加竞赛,对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参与普及度并不高。对于竞赛活动给专业学生学习方面的促进作用,一半多的同学(52.9%)比较认同“有一定帮助”但“效果一般”,有41.64%的同学十分积极地认为,“会有很多启发,进步很快”。因此,可以这样推定,课堂小组讨论对大学生的课外竞赛活动有重要的基础性培育作用,但目前作用的发挥距期望的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
(四)学习感受:感觉一般,满意度低
为了解学生对当前自我学习状态的评价,我们设置了相关的调查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查的结果看到,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感到“很满意”的只有9.56%,自认为“有进步,还需要继续努力”的比例最高(65.19%),认为“凑合、随大流”的也占了近20%。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运用,带给学生的并不是一种积极参与后的成就感,这样的学习感受不是教育者所期望的,我们应该认真关注并反思学生的学习感受。
二、分析原因
早在几年前,笔者在所开展的课堂教学状况的调研中就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已完全不同于其在中学期间的学习。中学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老师及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与组织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少,有自学能力的学生也是基本按照高考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规中矩地做题与综合归纳,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因不断的排名竞争而难以开展,同学互相之间保守与戒备,合作性的学习几乎难以开展。进入大学后,同学间的竞争威胁很快变得微弱,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各自开始设定着迥然不同的未来职业方向,互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变得容易,而且成为需要,广泛开展的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推动了大学生主动进行着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合作性的学习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法。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课堂“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与“自学”的三种学习方法中,绝大部分同学认可“向同学学习”,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2。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中,也证明了同学们对合作性学习方式的欢迎。但是,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带给同学们十分满足的成就感,他们的争辩激情仍然没有被激发出来,其原因应该主要来自于教师,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课堂拟讨论问题的事先布置
在同参与调研的多名教师访谈和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时,虽然事先有授课的计划安排,甚至有类似作业的提示,但具体的开展过程往往随意性较大,教师事先一般不会做周密的安排。比如,在哪节课、在课堂的什么时候开始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学生做什么方面的准备、如何激发学生对讨论的深化等等———讨论设计还都只是存在于教师的思想中,没有形成纸面上十分明确而严谨的讨论方案或设定在网络课程的精细计划中。因此,当讨论开始时,学生的准备往往不足,他们甚至对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更不要说对问题进行有一定观点的争辩,而绝大多数要进行的课堂讨论问题,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深度或争议的问题,需要预先占有一定的资料或拥有前期的知识或技能的铺垫,否则,这样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前面的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可以按时到教室,但对上课的期望值不高,这固然有学生学习不主动的惰性因素,但也绝对不能把教师缺乏主动介入课堂活动的责任免除。如果教师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就把下次课的讨论内容做细致的安排与布置,那么,就一定会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课下用心有所准备,课堂的学习就会变得有所期待,课堂的讨论就可能变得生动、甚至激烈。
(二)缺乏设计有效而有趣的考评考核方法
教师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式的合作性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也是采用小组竞争性的方式进行的,但这种方式的完成质量需要进一步考证。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小组讨论结束后,大部分教师会在各小组分享讨论情况后,做出全面而概括性的点评,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并受益,但小组合作性的学习效果评价,没有学生的参与打分,仅仅靠教师的一票否决,其实很难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激情,小组之间的竞争最后结果优劣评定,如果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让每个学生有发言权、评价权,那么,这样的小组竞争才更具意义,更能够让学生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参与激情与最终获胜的成就感,并可以在小组内部与外部迸发思维的激情,引发对问题无边界的联系与深度探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采用了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效果很好:学生的讨论激烈,讨论的结论对之前知识的深化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精神与互相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合作性学习方法的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性的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教师在设计考核方式时,应不仅考虑考核的有效性,也要考虑其有趣性,要努力使课堂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快乐享受的过程,把课程内容本身的魅力释放出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与同学共同享受这一激情四射的每一个内容。因此设计有效而有趣的评价考核方法是其关键。
(三)缺乏对研讨问题的课外追踪
大部分情况下,课堂讨论往往会因下课时间的到来而戛然而止,讨论激发起的思维活力会因人走灯灭而慢慢消散,这其实是非常浪费的,实际上,一堂好的课堂讨论,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结束,讨论其实还远远没有停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下把讨论进行到底,让讨论延伸到食堂、到寝室、到图书馆、到准备竞赛的课题中。合作性的学习可以带动良好学风,同学间的思维激荡可以引发对之前知识的检验与对之后知识的钻研。因此,教师应该高度关注课堂讨论的后期过程,有意识地带动学生在课外对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入研究,把合作性的小组学习变成为相对固定的研究性探讨小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与开放精神。
(四)缺乏对可持续研究的竞赛课题的培育
调查显示,大学课堂的小组讨论,往往能够成为今后课外竞赛的潜在选题(74.4%),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培育。在教师中调查发现,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竞赛,往往是从课堂讨论的题目中形成或发起的,参加竞赛的优秀学生选手也是从课堂讨论中涌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讨论的总体设计工作,在小组讨论题目的设置、讨论的展开、小组划分、讨论深化、课下引导等方面,做好、做细工作,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积极的铺垫与孵化。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的竞赛活动,往往是学生主动找老师的多、学生推动老师介入辅导的多,学生竞赛启发教师的多,而不是教师主动唤起学生参与、教师带动学生科研工作。人才培养、教学相长,始终是一个相生相长的互动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室不止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更是一个激发学生才智飞扬的赛场,教师的核心作用必须要充分发挥。
三、提出对策
合作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在于,学生不再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将之视为需要共同合作与配合的社会的事情,学习不是为了比其他同伴学得更好,而是为了一起高质量地完成目标,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会与人相处、积极掌握真才实学的过程。因此,合作性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好引领与组织工作,安排得法的课堂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的作用,积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生存能力。
面对很多教师抱怨90后大学生的娇气、傲气和惰气,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今天的教学方法是否已经过时、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否已经落伍、我们的崇高责任感是否已经打折?
解决好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有以下一些思考供同仁参考。
(一)把课堂小组讨论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周知学生
针对大部分教师对课堂小组讨论随意性很大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在号召教师广泛开展合作性学习方式运用的同时,把课堂小组讨论的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下来,并进行一定的督促检查,确定小组讨论的时间、形式、内容、推进过程、知识准备、后续安排等等,并把这些内容提前让学生周知,引发学生预先的思考,保证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顺利进行。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存在着低估学生智商、看轻学生判断力的现象,在过去知识索取渠道有限、知识累积讲求专业化的环境下,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手机、个人电脑信息承载量无线扩充与信息索取的极为便捷,知识早已不再是知识分子的专属,大学教师的个人知识方面的优势已经所剩无几,教师的职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转变为学习知识的导引者与组织者,教师授课内容的预先公开化应该既有现实的可行性、更有作为教书育人的必要性,如果意识不到这样的变化,还以老掉牙的方式在课堂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只能是误人子弟,无异于图财害命。
(二)对课堂小组讨论进行周到的安排
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时,要事先做好周到、细致的安排,在讨论内容方面,要布置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阅读已开列的书目、进行课下实验或练习体验、讨论题目的分解与细化、小组评比规则、评分要求、课后课题凝练等等。教师准备工作越周到,讨论获得的体验就会越丰富,学生的收益就会越大。在进行课堂的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焕发激情,激荡思维,发挥才智,充分表现,要鼓励学生有观点、有创意、有争论、有合作,在讨论的现场形成一个大的辩论赛场,让每个学生自觉地融入到这样的思考与论辩之中,从中获得启发、获得收益。
(三)把课堂讨论延伸成为研究课题
对大学生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培育与养成,需要教师的用心引导。如果以为仅仅靠一节讨论课的过程就可以完成,那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的师生交流是一个沟通的开始,而不能随着下课而结束。学生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期间,十分需要教师有意进行课下的追踪与指导,帮助学生们把讨论小组的问题探讨逐渐凝练成为有效合作小组的课题研究,这一转变过程其实并不需要教师投入多大的劳动,可能仅仅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责任心。今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与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他们迫切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课堂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只要方向正确,学生们愿意做更多尝试与实践,他们对于各类竞赛活动十分热衷,有些同学已经很早开始投身到创业、创新的活动中,甚至小有斩获。调查中看到学生们参加的竞赛活动并不是很多,相信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更多的是他们自认为自身实力不够、无从下手。那么,只有教师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教学活动,开展无限延伸的研究指导工作,把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引导到合作性的社会活动行为中,把学习变成为研究,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让实践用竞赛检验,以竞赛提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放与包容精神、善于沟通与健康人格精神,那么,教师才算基本完成了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1 [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蒋楠等:我们的课堂出了什么问题?———大学课堂调查启示录,《中国大学教育》,201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