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内容是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学生从业后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本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与方法以及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现行行业规范和标准。
关键词:建筑学;构造;识图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领域中一门最基本学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了解构造的基本原理,理解房屋各组成部分的要求,清楚各种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和材料的使用,并熟练的读懂施工图,才能准确的确定建筑工程造价和进行工程的维护管理,更好的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服务。因此,其在建筑学专业专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1]。
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知识传授”的旧式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领域型课程。让学生自主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来完成具体项目,并发展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掌握这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中包含的相关知识点及对实际问题处理的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又要求从业人员根据已有知识具备读图,合理编制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等能力。例如:“楼梯构造”这个学习项目,不仅要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并通过学习确定出相应的楼梯类型和施工方案,指导施工,在实际操作中从这些项目当中又分解出若干个小任务。例如,将建筑施工图识读分解为建筑总平、平、立、剖、详图的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本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对这些项目做了较详细规定,并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了多种实践活动。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倡导学生“做学结合”。通过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胜任建筑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能力,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如“掌握墙柱面的类型方法”,这是传统的表述方式,按照表现性目标的要求,它应表述为“能够准确地说出墙的各种名称和分类并能够准确描述出各种柱的作用和位置”[2]。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
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施工企业的工作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开放性。本课程的工作情景是现场(真实或录像情景)或实训场地。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建筑识图基础知识、建施、结施、设施的识读、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识读、墙与基础构造、楼层和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与窗构造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造价分析和做好建筑的维护管理工作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共同合作的职业品质[3]。
1.知识目标
能说出图样的基本内容、格式、基本画法等并能熟练陈述投影的基本知识;能够熟悉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用途和常用构件施工图的表示方法;能够熟悉掌握设备施工图的组成、特点及识读方法;能够明确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的组成、特点及识图方法;能陈述常见基础类型、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能陈述墙体的类型、要求、装修特点;能陈述地下室防潮、防水的构造原理和卷材防潮、防水的构造要点;能熟练陈述楼地面的类型及各类楼地面的特点;能够熟练陈述屋顶组成和类型,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坡度范围等;能陈述门和窗的类型及适用情况。
2.能力目标
能熟练阅读建施、结施、设施;对建筑物基础进行选型、设计;对墙面进行构造设计;测绘一般建筑图和进行工程量计算;熟练查阅标准图集;独立进行楼层、地层设计及构造处理;楼梯选型及设计;熟练应用建筑规范。
三、教学内容表1教学内容
(一)教材编写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点和扩充理论点,突出其在整个专业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
提倡采用课堂与现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本课程教学要体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思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机智,增加其实践操作能力。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思路,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改措施,学生反映等方面,充分体现多元化思想。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堂小组讨论、调研报告、PPT报告考查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将创新精神运用于学习和应用方面。
(四)教学资源
注重理论教材和实验实训教材相结合。建立课程资源相关的多媒体数据库(如e-书籍、e-期刊、数据库、e-图书馆、e-网站和e-论坛等),开发网络课程教学。建立实验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联系兄弟院校共享可利用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吴伟民.建筑识图与构造.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郑忱.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5.
[3]姜丽荣.建筑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绍兴文理学院科研启动经费201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