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世界

中国在非洲冲突后国家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袁武/文

冲突后重建是近年来非洲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在参与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中积极作为,勇于突破,富有大国担当。

■ 袁武/文


▲ 中国自2003年开始派遣维和部队赴利比里亚,部署于首都蒙罗维亚及绥德鲁,执行运输、工兵、医疗等任务,至今已派出十八批。十几年来,中国维和官兵积极履行联合国维和使命,在当地铺路架桥、扶贫济困,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图为2015年10月31日,在利比里亚绥德鲁,中国第十八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车辆从营区出发执行任务。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非洲热点问题的降温,非洲安全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很多非洲战乱国家实现了和平,冲突后重建日益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中非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时提出了中非合作的六大工程,其中就包括和平安全合作工程。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召开。习近平提出了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包括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这无疑将推动中国在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领域发挥更加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作用。

冲突后重建成为近年来非洲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非洲国家、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洲安全形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非洲战乱国家大多结束了内战,步入了冲突后重建阶段。冲突后重建成为非洲和平与安全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一般而言,冲突后重建是指一个国家从长期冲突中恢复过来,实现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冲突后重建涵盖了冲突后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建。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联合国日益重视冲突后重建,视其为预防冲突后国家再次陷入冲突的重要举措。联合国一般称冲突后重建为“冲突后建设和平”(post-conflict peace building),并于2005年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机构,以应对冲突后重建领域的挑战。根据联合国文件的定义,建设和平是指冲突后开展的行动,旨在重新建立起和平的基础以及提供一些手段,让人们能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平以及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联合国日渐成为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领域的一支建设性力量。

内部冲突结束的最初阶段是冲突后国家最脆弱的阶段,内战随时可能再次爆发。2006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报告指出,根据统计,那些摆脱战争的国家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于五年内再度爆发战争。[2]因此,冲突后重建不仅被视为战乱国家巩固持久和平的举措,亦被视为冲突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多年战乱,冲突后国家大多缺乏重建国家的资源和能力。面对冲突后重建带来巨大挑战,冲突后国家无力独自完成重建任务,亟需国际社会的帮助。

为了帮助非洲冲突后国家实现和平,联合国、非洲联盟、非洲国家、中国以及有关各方积极参与并支持非洲国家冲突后的重建进程。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非洲冲突后国家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非洲国家和人民因冲突而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有意愿推动非洲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09年和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两届部长级会议均表示要加强在非洲冲突后重建领域的合作。这表明,中国日益认识到非洲冲突后重建的重要性,并将加大参与和支持力度。

中国在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中所做的贡献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非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中国和非洲在历史上都曾遭遇列强的侵略或殖民,在反帝反殖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全天候”的朋友。20世纪90年代,非洲因爆发激烈的内部冲突而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中国认为,没有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为此,中国不断加大了对非洲安全事务的投入,为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的重要建设性力量。在维和领域,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出兵最多的常任理事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分摊维和经费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起,中国向联合国提供的维和人员增长了20倍,其中主要部署在非洲,几乎参与了联合国在非洲的所有维和行动。2013年中国首次向马里维和行动派出安全警卫部队; 2014年,中国向南苏丹维和行动派遣一个营级战斗部队。中国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对于非洲冲突后国家巩固和平、预防冲突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二、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自主维和及维和能力建设

中国向非洲地区组织和次地区组织维和行动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和援助,帮助非洲自主解决非洲问题。2001年,中国政府向非统组织和平基金捐赠20万美元,用于其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2002年,非洲联盟的成立为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非盟成立自己的维和部队之后,先后向布隆迪、索马里和苏丹等地区派出了非盟维和部队。2003年7月,中国向参加布隆迪非盟维和部队提供价值250万元人民币的军用后勤物资;2005年,向非盟提供40万美元现汇,支持非盟扩大在苏丹的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行动。2006年,中国增加对非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行动的援助,总共提供140万美元现汇,至此向非盟驻苏丹特派团总计捐助180万美元;2007年6月,为支持非盟建设和非盟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中国政府决定为非盟提供两笔各为30万美元的捐款。[3]2009年8月,中国向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的两个主要出兵国乌干达和布隆迪分别提供了500万人民币的后勤援助,并向非盟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提供了40万美元的支票。[4]2013年1月,中国向“非洲领导的驻马里国际支持特派团”提供支持和援助。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为推进非洲和平进程、提高非洲自主维持和平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支持非洲冲突后国家政治过渡进程

冲突后国家实现和平之后,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宪法和组织政府。根据目前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的实践,在内战各方签署和平协议之后,冲突后国家组织一个包括各方在内的全国过渡政府。全国过渡政府在为期2—3年的过渡期内负责制定宪法,组织大选。中国在非洲冲突后国家过渡及大选期以各种方式向其提供支助。中国向多个非洲冲突后国家大选派驻观察员,中国维和部队亦在为大选提供了安全保障,例如中国曾向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派驻观察员,监督利比里亚大选;向南苏丹派出全民公决观察团,监督南苏丹全民公决;在2006年刚果(金)举行独立后的第一次大选时,包括中国维和士兵在内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负责安保工作,为刚果(金)大选顺利举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中国以各种方式支持非洲冲突后国家政治过渡进程,推动了非洲冲突后国家的政治重建。

四、大力帮助非洲冲突后国家解决民生难题

中国向非洲冲突后国家提供各类援助,帮助他们改善民生。2006年1月,中国向利比里亚提供农具援助,用于帮助回家的难民开展自我生产,解决就业和温饱问题;2007年中国为刚果(金)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中国还向刚果(金)恢复派遣援外医疗队和农业专家组,帮助当地居民摆脱疾病和饥饿的困扰。2014年初,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相继爆发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中国先后提供了四轮总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在非洲建设了首个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并组织派遣了16批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组赴疫情国,开展大规模公共卫生培训,加强当地的疫情防控能力,累计派出各类人员共计27个团组、超过1000人次。中国向非洲冲突后国家提供急需的援助,促进了非洲社会民生问题的改善。

五、积极参与非洲冲突后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济重建

近年来中非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为非洲冲突后国家经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援建。刚走出冲突的国家,在基础设施被破坏、缺乏投资和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尤为明显。中国对非洲冲突后国家的投资并不仅局限于安哥拉、苏丹、刚果(金)这样的资源富国,还包括向利比里亚这样资源贫瘠的国家。2010年中国对利比里亚的援助和投资达90亿美元。[5]2012年,中信建设参与安哥拉住房建设过程中累计雇佣5.5万名安哥拉工人,并在当地建立起一系列的建材配套产业。中国参与非洲冲突后国家经济重建推动了其基础设施的恢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增长,有利于非洲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参与非洲冲突后重建的意义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希望搭上经济全球化的“顺风车”,以推动经济发展。然而,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非洲冲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非洲国家渴望巩固持久和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中国同情并支持非洲国家的这些正当诉求,积极参与非洲国家重建进程,为非洲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风采。中国参与和支持非洲冲突后国家重建,对于中国和非洲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

当前,非洲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和平与发展。非洲冲突的根源有多方面因素所致,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落后与贫困和社会矛盾多发。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强调,“经济和社会因素是导致非洲政治不稳、社会紧张和冲突不断的根源”。因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解决非洲冲突的根本。中国在解决非洲冲突、参与冲突后国家重建时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将安全问题与发展问题关联,通过帮助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促进非洲安全问题的标本兼治。中国在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刚果(金)等国家的战后重建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参与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济重建推动了它们经济恢复与增长,使当地人民享受到了和平红利,为非洲冲突后国家巩固和平与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国家重建进程也获得顺利推进。事实证明,中国参与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时坚持将安全与发展相联系,有力地帮助非洲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

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方面,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中国是世界基本政治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改革治理体系的参与者。中国一贯主张要有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均衡普惠的国际秩序,并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要求中国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中非关系中,中国的“负责任”将更多地体现在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在诸多领域参与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在维和、改善社会民生、维稳政治过渡进程、恢复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作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

三、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使以统治、干涉和服从为特征的强权型国际关系,向以独立自主、平等参与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型国际关系的转化过程。[6]中国积极参与非洲事务,奉行平等互利共赢的政策,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附加任何条件。这为非洲的和平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提升了非洲的国际地位。20世纪90年代,非洲爆发的内部冲突使得非洲备受国际社会冷落。正是由于中国积极参与非洲事务,加上非洲国家联合自强,使得非洲重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参与非洲国家重建进程,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稳定与发展,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均衡,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四、推动了南南合作新发展

中国在参与非洲冲突后国家经济重建时坚持互利共赢和正确的“义利观”,不附带任何条件,推动了南南合作的新发展。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同非洲开展合作注重让非洲得利,将我们自身发展目标同非洲发展需要相对接,让非洲的发展从中国发展中受益,让中国的发展成为非洲发展的机遇。[7]中国参与非洲冲突后国家重建甚至影响了外部世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也开始日益关注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八国集团还组建了非洲基础建设集团。这表明,中非之间的南南合作的新发展日渐受到外部世界的重视和认可。

一直以来,中国非常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宣示表明要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安全合作,并将其提升到中非合作的战略高度。在参与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的进程中,中国也有所突破。自2013年开始,中国开始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派出战斗部队。此外,中国还斡旋、调解非洲冲突,帮助他们实现和平和巩固和平。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一如既往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非洲国家冲突后重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

研究所副研究员)(责任编辑:魏银萍)

[1] Report of the Panel on United Nations Peace Operations, UN document A/55/305-S/2000/809, Paragraph. 13~14, August 21 2000.

[2] 2006年联合国秘书长关于联合国工作的报告(A/61/1),2006年8月16日, http://www. un.org/chinese/ga/61/docs/a61_1/A61_1_8.htm.

[3] 袁武:《中国与非洲联盟(DVD电子版)》,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4] 盛红生:《中国在和平安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11月17日, http:// w w w. b e i j i n g r e v i e w. c o m . c n / 2 0 0 9 n e w s / g u o j i / guancha/2011-11/16/content_405877.htm.

[5] 克里斯·阿尔登、张春等:《非洲冲突后重建:中国日益增长的作用》,载《国际展望》,2011年第6期,第109页。

[6] 谌取荣:《国际关系民主化与世界和平》,载《国际和平年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94页。

[7] 卢沙野:《中国和平发展的“溢出效应”》,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第92页。

 

从越共十二大看越南革新的特点与方向

俄罗斯的中东战略:特点、背景与前景

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需要中国智慧

俄罗斯与全球核安全治理

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规划党和国家未来发展

全球核安全治理机制:未来在何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