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梅先生之前性格也急躁,之所以能锻炼成现在的样子,完全得益于父亲的“面粉哲学”。
那是1902年的一个炎炎夏日,梅贻琦准备背诵一篇古文,却因天气太热而心烦意躁,读了多次仍背得不流利。他一气之下撂下书,不耐烦地说道:“不背了!”秀才出身的父亲见了,思忖片刻,对他说道:“走,你随我去吃碗拉面吧。”
来到父子二人常去的那家拉面馆后,父亲径直将他带到拉面的师傅旁边。师傅正要做拉面,案板上放着一堆面粉。父亲与师傅耳语几句,便要梅贻琦轻拍面粉,他照做了,结果面粉四散飞扬。梅贻琦不知父亲用意,一脸不解,父亲却示意他看师傅。只见师傅给面粉加了点水,又揉了几下。父亲再次让他拍下面粉,面粉没有散,但梅贻琦觉得它很松软。之后,师傅又放了些水,不断地将面粉揉成面团,直至拉成拉面。这时,父亲将他带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现在的心态就像之前的面粉,禁不住轻轻一拍。这样以后如何能立足社会呢?你要学会沉静、稳重,慢慢成长,就像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做成拉面都不会断一样,这样你才会自强、自立。”
梅贻琦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此后,他每每沉不住气时,总是重温父亲的“面粉哲学”,告诫自己要戒骄戒躁。渐渐地,他养成了寡言、慎言、重实干的好习惯,并以“慢、稳、刚”的行事风格受到众多学者的称赞,成为清华人崇敬的梅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