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解的“反常”行为,试图霸占妈妈或者极其依恋某位同学;不惜用谎言骗取零食;以搞破坏为乐;偷偷把别人的东西揣进自己包里……可能你会说,“没办法,就是摊上这么一个熊孩子,或许熬过这几年就好了吧。”可能你会说,“这孩子真是欠收拾!以后得严加管教。”还有可能,你会因为旁人的种种反馈,而担心他是不是品行有些问题。
其实,孩子的“反常”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而又细腻的心理原因,若家长盲目地做出判断或给孩子贴上标签,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心理诉求,孩子的行为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一起学学如何读懂孩子“反常”行为背后的潜台词吧!
揭秘:孩子最常见的5大“反常”行为
我们从学校心理老师的档案柜里搜集了以下5个真实的案例故事,想想看,如果是你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呢?
“反常”行为1:过度依恋
常见表现:
黏人,害怕孤独,对某个人特别依恋,试图以各种方式占有他,经常用“讨好+惩罚”的方式控制对方。只关注自己的感受,缺乏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
她的故事:
叶叶爸爸因为工作缘故常驻外地,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待上几天,妈妈也常常加班或者一连几天外出开会。叶叶是个懂事的孩子,早就习惯了因为没人照顾而临时被妈妈送去同学家借宿,她总是自己检查作业、自己读故事,在书包里装好睡衣和牙刷。叶叶常住在好友婷婷家,两个人亲如姐妹,婷婷总像个大姐姐一样,特别照顾叶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第一时间和叶叶分享。于是,无论婷婷上什么课外班,叶叶想都不想就要参加;无论周末有多么精彩的活动,只要婷婷不能去,叶叶就不肯出门;只要两个人住在一起,一定是同吃同睡同洗澡,不用家长监督……这让双方父母都很省心。
直到三年级时,婷婷转学了,姐妹俩只能从天天见面变成一个月见一次。原本,叶叶妈没有过多担心,想着女儿适应能力这么强,班上又有那么多小朋友,过段时间就没事了。却不想,没有婷婷,叶叶吃不下,睡不好,还威胁妈妈,如果不把自己转去婷婷的学校就要退学。叶叶妈只好请了年假,每天邀请不同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可叶叶每天只是躲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问:“婷婷为什么不跟我商量就转学了?我要婷婷!”“你这孩子,没了婷婷你还不活了!再说你还有爸爸妈妈啊。”婷婷妈忍不住爆发了,她不明白,只不过是一个儿时玩伴,怎么对女儿影响这么大?
她的潜台词:
叶叶爸妈长期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注。叶叶的懂事和成熟,更让家长忽视了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望。对叶叶而言,婷婷已经替代了父母,成为唯一可以依赖、信任并给予她安全感的人。所以,当婷婷离开时,叶叶是极度恐惧的,内心有种强烈的被抛弃感。
家长如何救火?
叶叶妈首先要重建与叶叶的亲密关系,接纳并理解叶叶的消极情绪并帮助她发泄出来。“我很抱歉一直忙于工作而疏忽了你,我以为你能轻松应对这一切,却没意识到你的真正需求。现在,我很想听听你的感受。”妈妈态度的转变,更容易让叶叶倾诉:“我讨厌你们总是抛下我,现在婷婷也走了,我怎么办?”此时,家长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陪伴她,直到她的不安有所减轻。
第二步,向孩子表示我们愿意提供帮助,“宝贝,我知道你非常难过,妈妈可以做些什么让你开心点吗?”叶叶表示希望妈妈能陪她完成拼图。这样一来,孩子的注意力就从不可控的因素(好友搬家)转变到可控因素(寻找亲人的支持)上了。
最后,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并给予及时奖励,比如,当考试前叶叶减少和婷婷的通话时间,抓紧时间复习时,妈妈要及时称赞,“你真棒,虽然想念婷婷,但你知道现在什么更重要,妈妈真为你骄傲。”当叶叶学会主动为自己的孤独和不安想办法时,她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无计可施”和“孤立无援”的,自然有更多的信心应对挑战了。
关于“过度依恋”,专家有话说:
通俗地说,过度依恋就是黏人。这类孩子会觉得分离就是被抛弃,只有自己完全占有对方或100%地控制着对方,才会感到安全。这类情况多出现在陪伴孩子较多的妈妈或者奶奶、姥姥身上。清楚了孩子黏人只是害怕被抛弃的心理后,家长可以对时间做出细化,比如“亲子时间”“家庭时间”和“个人时间”。亲子时间里,孩子可以和依恋对象尽情互动,满足他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家庭时间里,全家人要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而个人时间中,孩子则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反常”行为2:饮食障碍
常见表现:
不饿却吃很多,或反之,对食物极其挑剔。有时会挑衅家长,吃不能吃的东西(泥土、树叶等)。若干涉其进食,会用说谎等方式欺骗家长。
她的故事:
萧萧从小和姥姥在老家生活,幼升小时,妈妈费了好大劲儿才帮她办好了南京的上学手续。初来大城市,萧萧很不适应,这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各个都有一技之长,萧萧一直没有交到朋友。好几次,萧萧都跟妈妈哭诉,她不想再待在这里了。见女儿总因为这点小事哭哭啼啼,萧萧妈渐渐没了耐心,对她说:“那你多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啊,就有机会和同学们接触了。”听了妈妈的建议,萧萧硬着头皮报名参加了魔方兴趣小组和诗朗诵小组。
可是没过多久,萧萧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本不爱吃零食的萧萧突然爱上了零食:放学回家就抱着零食吃个没完,每天还要追着妈妈要零花钱买吃的,要是妈妈不给,她就不停地哭闹。本来吃饭很有规律的萧萧一下子变得挑食了,饭点吃不下,饭后没一会儿又饿了。一次,萧萧问妈妈要钱给同桌豆豆买生日礼物,第二天放学时,萧萧妈正好碰见了豆豆妈,一聊才发现豆豆生日早就过了。回到家,萧萧妈气愤不已,“来到大城市,你别的没学会,坏毛病倒是学得快!爱吃零食也就算了,现在还会骗妈妈钱了!”
她的潜台词:
其实,萧萧是因为无法融入集体而陷入了焦虑。当她求助于妈妈时,妈妈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不适,立刻给了孩子未必适合的建议。于是,焦虑原封不动地又还给了孩子。萧萧吃零食甚至不惜骗妈妈得到更多的零食,只是因为她内心的不安和压力越来越多,借由零食得到排解。
家长如何救火?
想要帮助萧萧,家长首先要坦承自己的不当之处:“你来到新环境不适应,需要帮助,妈妈做得不好。现在我们一起尝试些新的方法好吗?”家长敞开心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差劲”。
其次,巧妙地展开话题。借用萧萧喜欢的水晶球向她提问:“如果水晶球能满足你的愿望,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萧萧说,希望“有自己的朋友”,这时就可以和她练习社会交往的技巧了,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循序渐进地展开话题、倾听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孩子具备了这些交往能力,她的焦虑感就会下降,自然就不需要通过“吃东西”来缓解压力了。
关于“贪食”,专家有话说:
贪食其实是一种孩子自认为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一方面,咀嚼肌作为人类最强健的肌肉群之一,能够让孩子有“控制感”,增强“有力”的自我信念;另一方面,焦虑容易使孩子退行、让他们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就和婴儿一样,通过“吃”获得快乐感和安全感,所以才会对“饱腹”浑然不觉。这时候,食物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孩子同外界的联结方式。越是不安,越需要从食物中寻找安慰。家长要注意两个关键的处理方法,一是让他们懂得“吃≠解决问题”,二是帮助他们寻找“吃”的替代物,比如,用跑步替代进食或者用打电话的方式说出不安等,通过有意改变的行为来打断“吃”和心情的联结。此外,如果孩子用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来缓解焦虑,则属于“异食癖”,需要特殊应对。这样的孩子一般具有较深层次的“创伤经历”,恰巧又利用“异食”来抚平过自己的创伤。所以,异食癖的孩子需要更长期、更专业的心理帮助。
常见表现:
脾气急躁易怒,常处于无法保持安静的状态,破坏性强,喜欢摔打玩具、毁坏家里的物品或对小动物粗暴。从小教养困难,缺乏相应的反思能力。
他的故事:
洋洋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爸妈只有周末才接他回家。洋洋和其他小男孩儿一样,特别喜欢车。但他的玩法不太一样,他喜欢摔车、砸车,长大一点了,他喜欢拆车,所以洋洋的玩具大多是残缺的。爷爷奶奶很宠洋洋,随他折腾。
上了幼儿园,洋洋的破坏力更大了,他不仅喜欢在家里搞破坏,白天还要去幼儿园里发挥“威力”,百玩不厌的是把小朋友的水杯和饭碗都胡噜到地上,等老师收拾好,他再来一遍。为此,老师不知请了多少次家长。束手无策的爸妈只好一次比一次严厉地批评他,有几次还动了手,可情况却不见改善。洋洋爸妈只好搬去爷爷奶奶家住,每天盯着他。这下洋洋更来劲儿了,爸妈越是说他,他越是上瘾。今年夏天,洋洋又想出了新花样,每天抓一只蚯蚓带到班上,把它们切成小段放到小朋友的铅笔盒里。就连老师都下了最后通牒,“再这样下去洋洋只能转学了。”
他的潜台词:
从洋洋“发作”的频率来看,很多时候,他在故意引起别人的关注。在洋洋的成长中,父母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只要孩子不惹祸,一般不会出现。而渴望与父母的亲密互动,是每个孩子的基本需求。所以,在洋洋的心里,虽然惹祸会遭受相应的惩罚,却又有“获益”—可以见到父母,于是引发了“矛盾”的结果。
家长如何救火?
洋洋爸妈要学的第一课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当洋洋发现自己的坏行为并没有引发家长的额外关注,乐趣就会少很多。相反,孩子表现良好时,要有意增加对孩子的陪伴,以示鼓励。
其次,即便是惩罚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素:有效的规则和家长平和的态度。不能让孩子的坏行为主导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家长越恐慌,孩子越兴奋,只有自己做到平和处理,孩子才会变得平和。
最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找到“例外”。当发现洋洋安静地读着故事书而不像往常那样撕书时,家长要立刻强化孩子不破坏的行为,可以配合夸张的神情说:“我很喜欢你这样认真地看书,可以给爸爸讲讲书里的故事吗?”这种鼓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好行为”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从而撕下“坏孩子”的标签。
关于“破坏”,专家有话说:
破坏的形成是渐进式的,如果一些小型的破坏行为(如摔打玩具)没被重视,孩子没有领悟到相应的社会规则,则很可能会发展成更大的、更激烈的破坏行为。一方面,这类孩子自身对一些社会规则、社会道德的唤醒水平比较低;另一方面,他们会曲解大人的行为,看到家长、老师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时,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无论是惩罚还是谩骂,在他们看来,都是一种“交流方式”。于是,大人们越情绪化,他们越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因此,家长应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多次、频繁地展现良性处理问题的方式,供孩子模仿。
常见表现:
极其在意他人评价,想赢怕输,对排名、竞争感到不安,会想方设法确保自己在群体里的“地位”,偷窃行为不以占有实际物品的价值为目的。
她的故事:
娜娜算得上北京的小富二代,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她的公主气质。虽然刚上小学四年级,娜娜已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了,还是学校舞蹈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哪次舞蹈比赛,要是老师没有第一个想到娜娜,我都受不了!”娜娜妈常自豪地说。
一次家长会后,舞蹈队老师喊住娜娜妈,告知了一个噩耗,“娜娜偷了雯雯的舞鞋,不止一次了。”老师甚至含沙射影地指出越是富裕家庭的人越容易有小偷小摸的嗜好。回到家,娜娜妈再也顾不上气质和谈吐,劈头盖脸地骂了娜娜一顿,并且严肃地告知娜娜,若再发生这种情况,就取消她的各项娱乐活动,在家关禁闭。之后,娜娜爸妈更是一刻不敢松懈,轮流值班盯着娜娜,就怕她控制不住自己,对偷窃上了瘾。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一个星期后,雯雯的舞鞋又丢了。这下,不仅是老师说话难听,舞蹈队的几位家长甚至递上了要求娜娜退出舞蹈队的联名书。娜娜妈羞愧难当,自己一辈子风光,如今竟养出了一个喜欢小偷小摸的女儿。越想越生气,娜娜妈一下病倒了。
她的潜台词:
娜娜的偷窃行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她只偷雯雯一个人的舞鞋,这说明雯雯是娜娜的应激源,偷窃只是一种“防御”。通过咨询师的介入,我们还原了事情的真相:雯雯是娜娜的头号竞争对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舞蹈功底也很厉害,每次的考评成绩都和娜娜不相上下。这种竞争让她感觉压力山大,娜娜既不能容忍别人和自己一样优秀,也会觉得,既然你让我不快乐,我也要让你不舒服。这种嫉妒心理,才是导致偷窃的重要因素。
家长如何救火?
娜娜妈显然被这个行为吓到,并将之严重化了。其实,孩子偷窃,很多时候家长是“同谋”。如果娜娜妈没有对女儿的天赋表现出过度自信,女儿就不必拼命地掩饰自己害怕被超越的担心。
首先,认识“偷窃行为”需要一个过程,当给予娜娜足够的支持后,她才会说出自己面对竞争的不安和恐惧。此时,家长需要告诉孩子:“我真没想到,舞蹈队的竞争这么激烈,想要一直保持领舞的位置,一定很难吧!”妈妈的理解更能帮助娜娜卸下重担。
其次,娜娜的自我意识并不完善,她错误地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依附于他人的评价上,所以才会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可以让娜娜暂时性地离开舞蹈班,选择一些不需要排名且富有乐趣的活动,当她不再需要继续保持自己完美的外在形象、自由地享受快乐时,才能逐渐接纳自己的局限性,摆脱不安。同时,娜娜妈也需要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只有她和女儿一起适应没有光环的生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摆脱内心的沮丧。
关于“偷窃”,专家有话说:
有些明星也会因为压力大、无处排解而在逛街时“顺手牵羊”,有些偷窃行为绝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对孩子而言,一次偶尔的“小偷小摸”,若满足了内心渴望刺激或寻找释放的需要,很有可能会发展成“惯犯”。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扣帽子或强硬矫正,要知道,偷窃背后的动机远比偷窃本身更重要,家长需要细心了解和谨慎处理。家长要和孩子传达“不是你想这么做,而是很多坏心情诱导你犯了错”的观点,孩子才会逐渐外化自己的不良行为、减低压力。
“反常”行为5:攻击
常见表现:
敏感,有强烈的公平需要,不能容忍自己或别人犯错。一旦内心不安,会立刻陷入防御状态。
他的故事:
入学时,乐天是班里的正义之士,同学间有矛盾,都喜欢找他评理。那时候,乐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和妈妈长篇大论报告一通,谁把谁的作业本弄脏了,谁借了谁的橡皮没有还,谁碰洒了谁的水杯……妈妈嫌他啰嗦,总是打发他去写作业,或者应付一句,“跟你爸一样爱管闲事,长大了做律师吧。”随着乐天渐渐长大,他不再和妈妈说了,而是把这些细碎的事情写在了日记里。
可升入二年级后,别的同学都混熟了,乐天却因为自己的“正义感”被孤立。大家害怕被他批评,课上不愿意和他分到一组,课后也没人愿意跟他做游戏。渐渐地,乐天从气愤变得愤怒:同桌把他的书碰到地上,他就撕了人家的卷子;有人笑话他跑步慢,他就往人家身上撒土;公开课上,老师没有叫举手的乐天回答问题,下课后他就把教室桌椅都弄乱了;打饭时有人“插队”,他就把对方推倒,一个劲儿地打……乐天妈被请了家长,这才知道乐天在学校里早就变了个模样。搂着因为愤怒而瑟瑟发抖的儿子,乐天妈流下了眼泪,曾经那么“正义”的儿子,现在为什么变得如此暴躁?
他的潜台词:
乐天渴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正义”行事,而且这种渴望非常强烈。可是,大家都不能理解这份“正义”,妈妈的敷衍、同学的孤立,让乐天感到不被认可,这只会令他更加执着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正义。他误以为,如果自己在“正义”方面做得更好,就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然而,迟迟得不到认可的乐天,内心的悲伤逐渐积压,转变成攻击,这才爆发出来。
家长如何救火?
若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恐怕一般的说教效果不大。孩子处于“攻击报复”的气头上,你越告诉他大度,他越会斤斤计较。
所以,要想减低乐天的攻击性,必须为他的行为赋予一个“正面”的含义:“你想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这很好,这是你认为和别的小朋友最好的相处方式,对吗?”这样可以降低乐天的抵抗心理。接下来,需要帮乐天区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即在解决“排队”“卷子”这类事情上,“原谅对方”或者“向家长、老师求助”是有效的,而“报复他”是无效的。对比之下,孩子就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之处。
其次,乐天的内心较敏感,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练习和攻击有关的对抗性游戏。比如亲子摔跤和球类竞赛等,让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安,降低在学校攻击他人的可能性。慢慢地,乐天从亲子关系中获得了力量,自然会恢复自己的判断力和克制力。
关于“攻击”,专家有话说:
很多家长会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感到困惑,更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暴力。其实,孩子的攻击行为往往是内心世界失衡的外在表现,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世界。特别是在借助攻击行为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孩子就容易认可并习惯性地攻击别人。要想降低攻击行为,就要增加孩子的控制感,给予孩子更多自主权,让孩子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更要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孩子参考,才能降低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敏感程度,敌意也会渐渐消失。同样,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非常重要,只有在良好的、安全的亲密关系中,孩子才愿意放弃对得失的计较。
支招: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
压力不是成人的专利,孩子也会因为家庭环境、学业压力、和同龄人相处等问题感受到压力。只不过,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应对困难的方式也相对幼稚,所以,他们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常”行为。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接纳正在遇到的困难,冷静面对,寻找对策:
1.从环境入手,帮助孩子“突围”。他最近受谁的影响比较多,这些行为是模仿的结果吗?他是否正在面对一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如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才会用不一样的行为来反抗?若是这样,则需要家长以平和的态度和有效的行为支持孩子,帮他分析利弊,督促他远离“损友”或者鼓励他表达自我、挑战不公平的待遇。
2.帮孩子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心中积聚的不良情绪越多,孩子的行为偏差就越严重。这时候,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舒缓情绪的压力。焦虑、恐惧、无价值感……这些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负面情绪,如果能被家长理解,并且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伤害会减少很多。在这中间,一定要给孩子信心,这些不良情绪是完全可以被“击败”的。
3.完善父母的养育技能。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会给孩子压力?自己内心的不坚强是否向孩子传递着焦虑?是否在无意间和孩子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互动方式?家长应该反思,并有计划地完善自己在教育中的不当环节。要知道,父母也需要情绪调节技巧,学会在保持亲密的前提下给孩子树立规矩,掌握一定的行为管理策略……这些育儿技巧,是诱发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4.增进亲密互动,改善亲子关系。孩子遇到困难时,若家长能够以开放的态度,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面对与探讨,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孩子看到父母的变化,就会产生改变自己的动力,从而也对成长抱有希望。很多时候,改善亲子关系、调整教育方式,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最佳做法。
5 .提供不同的成长机会,完善孩子的人格结构。家长不要把全部的注意力紧盯在孩子的某些行为上,不妨丰富孩子的各种生活体验,通过定期的体育运动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这种寓教于生活的方式,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最后,家长们一定要记得,孩子的行为问题是不良亲子关系的缩影。调整视角,把行为危机看作关系危机,相信你能为孩子做的,还有许多!
本刊观点
看来,不是孩子的行为太反常,只是我们还不够懂他。试着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心声,陪伴他一起面对和尝试,用爱和他的“反常”说拜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