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读书文摘·经典

免于客套的自由

作者: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毛球君 / 文
如果评选中国孩子的童年噩梦,以下这件事应该会高票当选:父母特别爱要求孩子要“会叫人”。

反正我是如此,到了叛逆期甚至老远来个熟人都会故意躲开。因为每次打完招呼,我们之间的基本对话就是一种重复:吃了吗?上几年级?考多少分……小孩不傻,知道这是浪费生命。可惜直到成年后,我和我的同龄人们从未幸免,一次次在长辈的客套话攻势中沦陷——在哪工作?有没有男朋友?结婚了吗?源源不断。

问出这些问题的人必然非常关心你,可是他们很笨拙,不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关心。面对面却不能说点有趣或者真实的话,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大悲哀。更加悲哀的是,我也险些在这种氛围下变成了令人讨厌的自己。某天面对一位很久不见的已婚女同学,想表示友好,差点脱口而出:什么时候生二胎?

相亲也是客套话高发地,两个陌生人需要硬找理由坐在一起,谈谈婚姻恋爱这种宇宙第一级别的尴尬问题,如果上来就诗词歌赋、人生哲学,必然显得像个精神病,或者没训练好的PUA(英文pick-upartist的缩写,即搭讪达人)。最稳妥的办法是从最简单的问起——你是做啥的?你爸妈做啥?真有不太有眼色的还会问出:你家几套房?一个不小心就上了社会新闻,被贴上标签:奇葩男、拜金女。

即便如此尴尬,客套话并非生来就有什么不好,相反,在职场上很多需要沟通的地方,它还会起到作用。有人因此发明了话术这个词,即说话的艺术、技术,成就了网络上许多以话术为生的大V。不过他们虽然被人崇拜,也常因为某些传销般的极端言论,转头就被人忌恨。相比之下,主持人蔡康永就显得聪明许多,他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常年占据畅销排行榜首位多年——术与道,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话术管得了一时,却讲不清道理。

客套话有它的存在基础,但不能太多。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粘稠的世界,一切自由都被人际关系裹挟,必须把见人主动说话当成礼貌,却从不控制说话的质量。话语越来越多,却越来越廉价,它们从沟通的使者变为实用的工具。人们天真地以为,通过语言的表象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久而久之却与生命的真实性渐行渐远,让原本的通途变成一座又一座的巴别塔。

而那些坚持要少用客套话的极端顽固分子真的太少,也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只得到沉默的自由。他们可能像个数十年不变的“职场小白”,左右为难地混迹于精英遍地的人世。

 

官员开公众号的“门道”

甘地的玩法

“懒政”成就英国内阁制度

我卖的是味道

为国生娃,你愿意吗

只有没找对的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