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在巴西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是亚马逊河,但我还是专门从巴西利亚中转停留,作为巴西半个世纪前新建的首都,它有着各式各样响亮的称号,其中一个“建筑艺术博物馆”深深地吸引了我。
数百年来,迁都一直是巴西政坛的重要议题,且永远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直到1956年,巴西新任总统库比契克挑选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来帮助他完成这项历史使命,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和景观设计师罗伯特·马克斯,他们仅用了41个月,在巴西荒芜的中部,成功建造出一个首都巴西利亚。它以前卫的城市规划,大胆的建筑设计而著名,人们称它为“未来之城”。时至今日,这样的名号也是名副其实。【孟波·博物馆奇妙记】
孟波,环球旅行家、摄影师、撰稿人。十年间用脚步丈量近六十个国家,旅途中关注城市人文和特色博物馆。2013年创办“多一度温暖”公益组织,帮助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学校,截至目前已为江西永丰、湖南平江、四川道孚等地的11所山区小学捐建图书室。
孟波新浪微博:波行世界
“二十四城记”初衷及计划:
随着价值观的成熟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我对于城市的阅读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要求。所以我决定重新出发,计划开始一段不同以往的旅行,不为走更多城市而赶路,不为看更多风景而奔波,寻找二十四个有辨识度的城市,涉及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纬度、不同文化、不同气候、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程度……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将在每个城市居住至少半个月,深入到当地生活的每个维度,通过解读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为深刻地观察、理解这个世界。
——孟波
本刊特别邀请孟波为读者开设博物馆专栏,分享这次全球二十四城旅途里风情各异的博物馆之旅。
库比契克的归宿之地
从来到巴西利亚的第一天起,我的旅行笔记中就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迷恋。我的一见钟情并不偶然,身为一个硬科幻爱好者,同时又是重度建筑美学迷,没有什么比置身在巴西利亚更有趣的事情。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并不方便,深感来这么一次可能就是人生唯一一次,因此下飞机的一刻,我竟然出现了一丝旅途中从未有过的紧张感。
我像朝圣一样走进期盼已久的城市,却不知道从何走起,这是我想起同去南极的船友VIVA的一句提醒,想要了解巴西利亚,先去库比契克纪念馆看看。
库比契克证件
库比契克灵柩
库比契克办公室出租车司机把我带到市区的一处高地,隔着车窗指着不远处一个低矮的大门,示意库比契克纪念馆入口,它看起来并不显眼,如果不是前面竖着的纪念碑,很难注意到这里还有这样一处纪念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是建设在地下。不远处的长凳上面,有库比契克与其夫人的偎依而坐的铜像。这绝对是一个加分项,与大多数“伟光正”的名人纪念馆塑像不同,他们坐像让人感到无比亲切,不由自主地像坐到他们身边,来张合影。
走进纪念馆,偌大的“JK”出现在入口处的毛毯上,这源于库比契克名字“JuscelinoKubitschek”简写,如今这两个字母已经成为库比契克的标志,就像“MJ”之于“迈克尔杰克逊”一样。
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说,库比契克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他却被视为巴西最伟大的总统,建设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就是他的杰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库比契克纪念馆也是半个巴西利亚城市博物馆。
在纪念馆一楼中庭,巨大的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巴西利亚的建城史,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很有趣,它就像是一架巨型客机正在飞向东方,“机身”和“机翼”两条轴线贯通整个城市;“两翼”则分布着商业区和住宅区;“飞机”的前方是呈人字形的帕拉诺阿湖,张开双臂拥抱着整座城市。加速的镜头让建筑的拔地而起变得血脉喷张。对于巴西来说,迁都的谋划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早在18世纪中期,那时的葡萄牙首相彭巴尔就建议把葡萄牙首都迁到殖民地巴西的内陆。随后这类设想一直存在并且就这么被人们不关注着。一百多年后,被誉为“巴西独立之父”的博尼法西奥提出首都应建在中部地区城市,那是在1891年,巴西的第一部宪法,明确写入了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国家内陆地区的条款:“在共和国中央高原地区、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定为未来联邦政府的首都。”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巴西人一直不紧不慢的部署着它们迁都的计划,这项百年大计的进度与拉美人散漫的性格是相当匹配的。直到库比契克的出现。
想想都觉得件惊人,41个月搞定一个大国首都,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不仅对于巴西人,对于全世界,甚至对于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也是闻所未闻。
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库比契克,在他死后,尼迈耶义不容辞为他建造了这座低调而又别致的纪念馆。过道里库比契克的黑白照片展示了他的生平,一楼中庭旁的小房间还保存着库比契克当年办公室的模样,纪念馆里的一切无不系统、细致地告诉参观者巴西也曾有过干事创业的火红时代。
人们纪念库比契克,也是在纪念那个时代,为他在巴西利亚的中心建造纪念馆。这样的待遇对于近半个世纪的拉美政治领袖而言,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非常罕见。拉美并不缺少全球知名的政治领袖,贝隆夫人、卡斯特罗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库比契克对于国家贡献绝不亚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政治人物。可是在欧美国家把握宣传话语权的时代,库比契克有显得少了些什么。是什么呢?是《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样震撼的音乐剧?还是《刺杀卡斯特罗的638种方法》这样的传奇故事?所以我跟旁边的加拿大游客调侃说,库比契克与“世人皆知的伟大”之间的距离只是一部好莱坞电影罢了。
所谓不凡,也需要平庸来衬托。习惯了动荡不安的巴西政坛而言,库比契克是如神一般的存在,至少那些难以善终的巴西前任总统看到库比契克的灵柩时会这么想。
二楼展厅的中间位置是库比契克的灵柩,关于灵柩的陈列堪称绝妙,它位于一片圆形的半封闭的阴暗区域中,放置在红色地毯的中央,仅有的光源来自于灵柩正上方圆形,充满了远古部落祭祀的仪式感。
灵柩里的那个人的死因至今是众说纷纭,如果从百度搜索“库比契克”的新闻,大部分都是关于他的死因,且充满了矛盾。我惊讶地看到第一条新闻的导语写着“巴西全国真相委员会确认,该国前总统库比契克1976年死于车祸,并非如人们怀疑的那样死于军政权谋杀。”第二条新闻则截然相反“巴西圣保罗真相调查委员会表示,他们已有证据证明,巴西前总统库比契克死于军政权谋杀。”这种相互打脸的矛盾新闻势均力敌地出现在搜索信息中,对于一个四十多年前逝去的总统的死因,不谈封盖定论,甚至连主流意见都没有,让库比契克的政治人生也展现出一丝神秘色彩。
巴西利亚大教堂内景
巴西利亚就像一个飞机
巴西利亚建设照片墙
巴西利亚摩天轮
巴西利亚广场上的青年
5800平方公里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让我们把视角放得再高一些,朝着库比契克纪念塔上的这位杰出总统手指的方向往上飞个几百米,然后再往下看,我们能看到什么?亚马逊平原中拔地而起的巴西首都?当然,毋庸置疑的答案。那就让我们的视角再感性一点,发挥想象!什么,一座巨大的喷气式飞机?回答不错误,但还有别的答案!视角再聚焦一点,再感性一点,再艺术一点,看着那些匪夷所思的建筑,没错,巴西利亚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
巴西利亚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我甚至不需要在博物馆的名头上加引号,那会显得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比喻。我要说的是巴西利亚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城市是它的展厅,而那些非凡的建筑,无论博物馆、教堂还是政府机关大楼,都是完美的展品。
如果说库比契克是这座博物馆的缔造者,那么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就是博物馆展品最重要的创作者。当库比契克决定在巴西荒芜的中部打造一座城市时,他立即想到了20年前邀请为潘普哈设计建筑的尼迈耶。作为“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当时尼迈耶已经成为巴西最著名的建筑师,曾经作为巴西代表,与梁思成等组成负责设计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然而,巴西利亚的城市建设,让尼迈耶真正发挥了一把。
我是有条件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发光也看机遇,多一分少一寸可能都失之毫厘。尼迈耶赶上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发光机会,那可是建造一座城市,尼迈耶可以将“混凝土曲线美学”在每一栋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走在巴西利亚宽敞的街道上,我的每一分钟都在被街道两边的建筑所震撼。如果有可能,我会毫不犹豫把任意一栋建筑移植到我的家乡泰州,它足以像毕尔巴赫古根海姆博物馆,照亮一座城市,吸引百万游客。
我钟情总统府的轻疾高飞。库比契克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奇妙的建筑,围廊悬空在外,廊柱与常规的方、圆制式不同,这种形状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有些像菱角,又有点像飞扬的风帆,还有解读说是印第安人的盾牌,象征着巴西最早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栋别具一格的的建筑,看似理性主义的边沿,因为扬帆式的柱廊,顿时使建筑飘了起来。
我钟情议会大厦的哲学韵味。议会大厦位于飞机机头部分,是巴西利亚最醒目的建筑,由办公楼、上、下议院会议大厅三部分组成,办公楼由两栋27层楼组成,两栋楼靠的很近,通过一条通道相连,形成H型;妙就妙在上、下电视塔上俯瞰巴西利亚议院位于办公楼两边,分别像正放和倒扣的两个碗。这种不规则、洋溢着现代感的建筑反而有了一丝中国的哲学味道。
巴西利亚体育场
巴西利亚艺术博物馆展览我钟情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异想天开,没人知道它的外观与传统教堂的任何联系,反正它就像一顶皇冠,也或者是变了形的洋葱头,那只是教堂屋顶,十六根抛物线状的支柱将它支撑起来,支柱之间用彩色玻璃相接;至于教堂的主体部分,位于地面以下,信徒、游客通过甬道进出。与神秘而庄严的欧洲传统教堂相比,尼迈耶的设计光线明亮、空间宽敞,处处散发现代气息。
三权分立广场、议会大厦、总统府、伊塔马拉蒂宫、巴西利亚大教堂,还有库比契克纪念馆,尼迈耶的建筑让巴西利亚变成了一个现代建筑的试验场。幸运的是他成功了,并享有高迪之于巴塞罗那的地位。
还有圣博斯克大教堂、巴西利亚电视塔、库比契克大桥……除了尼迈耶,不少建筑大师留下的作品也堪称建筑艺术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很难想象,如此多的建筑精品在同一城市如此密集的呈现,俨然是“建筑界的卢浮宫”。巴西利亚担得起这样的美名,这绝不是我一人所言,30年前巴西利亚便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要知道,这座城市建成还不到27年,成为最年轻的世界遗产。
我太明白这个“最”字的重要意义了。我旅行的目的地定在全世界,可我无从去准确了解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的旅游价值,于是世界遗产就成了我旅行的方向标。我已经完成的旅行地图里,标记了四百多个世界遗产,从人类史前的印记到文明古国的文物,从中世纪的教堂再到近代的工业遗存,人们将此定义为“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这可不是比“老”的游戏,即便年岁够久的确加分不少,但是3000年以上的城市比比皆是,成为世界遗产少之又少。而这个从一片灌木丛生的土地上建起的城市,在27岁时便能加入此行列,不得不说是人类史上的奇迹。
库比契克纪念馆攻略
[怎样到达]首先,请做好心理准备,去巴西利亚的路程费时间又费银子。其次,人们把库比契克纪念馆在巴西利亚的位置比喻成飞机的中心,貌似重要的位置缺没有地铁经过。若要乘坐公共交通,得先坐地铁到达Central站,这里是巴西利亚的交通枢纽,从这里乘坐0312路公共汽车,到Via N Um Oeste站下,便能看到低调的库比契克纪念馆。当然了,在这座设计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打车永远都是昂贵而又方便的出行方式。
[如何游览]最笨的人也能在一个小时内走马观花看一遍,纪念馆的布置简单而明了,一楼的四五个房间围绕中庭,二楼则是一个开放式展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展品通过灯光照明精妙的划分开来。参观不是问题,但语言文字是个大问题,尽管有葡萄牙文、英文双重文字的展品注解,但有些历史遗存的展品比如报纸、文件等实物上都是葡萄牙语,让人了解起来相当费劲。不要指望谷歌翻译软件能够识别展品上丁点大的拉丁字母,更不要指望有熟练操作英文的讲解员,即便有,也是为各国政要参观时服务的。
[价格几何]名义上门票是10雷亚尔,凭学生证半价。不过当我走进冷清的纪念馆,管理员便慷慨地拉下一米栏的绳子,示意我直接进去。正当我暗自高兴是不是靠脸也能混门票时,旁边走进去一位油腻的大爷,好吧,这是一视同仁的免费。我并没有询问免费的原因,可能是国庆日、博物馆日或其他节日的缘故,可能是纪念馆开启了免费模式,反正希望你前往参观时也能剩下这点烤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