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上不算快
从时间进度来看,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其实不算很快。苏联在1957年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1959年启动载人航天计划,到1961年,加加林就实现了飞天。美国在1958年发射第一颗卫星,同年启动载人航天计划,到1961年,第一组航天员就实现了亚轨道飞行,1962年实现了轨道飞行。中国在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计划,7年之后发射了神舟一号,11年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飞行。
而印度在1975年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2004年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14年发射第一艘试验飞船,如果在2022年实现第一次载人飞行,进度也不算快。
当然,美苏在冷战时期的航天活动,有着很强烈的竞争色彩。为了抢进度而冒风险的事情并不稀奇。虽然两国的首次载人飞行都成功了,但后续航天飞行和试验中都发生了人员伤亡事故。相比之下,中国的载人航天就不急于赶进度,可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追求航天科学的标准时间表来看待。
如此算来,印度载人航天的进度不但不快,反而有点慢了。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政界对载人航天的支持并不是很坚定,具体的体现就是拨款强度不够。实际上,直到CARE飞行成功之后的今天,印度航天科学界还需要在媒体上制造舆论,讨论载人航天对于印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另外,印度薄弱的工业基础也使相关系统研制遇到了很大困难。至今,我们还没有见到印度研制的一些关键分系统。
步子有点大
虽然时间进度上不算快,但从科研程序的角度说,印度载人航天的跨越性实在是太大的了。我们前文中已经分析了火箭和飞船的跨越性,这里讨论一下基础工业上的问题。无论苏联、美国还是中国,在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之前,都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工业基础,在冶金、机械加工、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学科和产业体系。特别是具备了相当的航空科研基础,在人体如何适应高速飞行、如何适应剧烈过载的问题上有了很多积累。对于载人航天所需要的各类材料、零部件和分系统上,都能够自行研发和生产。这意味着,在国家行政部门的支持下,总设计师利用国内资源就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意图。▲ 位于海边的维克拉姆航天发射中心
▲ 印度航天发射中心以维克拉姆的名字命名印度则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无论从联合国、世界银行还是亚洲投资银行发布的报告中,都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多数工业制成品需要从国外进口。印度所能够出口的,多数是初级工业产品,或者通过进口国外核心器件来组装中低端工业产品。印度所谓的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基本上是依附于欧美产业而存在的。
在航天问题上,印度也长期对外进口核心器件和制造设备,自主性相当不足。在研制应用卫星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算太明显。因为可以选择的供应商相当多,无论美国、欧洲还是俄罗斯,都有大量卫星制造商及配套企业。但到了载人航天这个领域,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首先,欧洲方面虽然拥有制造空间站舱段的经验,但对于这种小型返回式飞船却毫无经验可言。欧洲曾经研制的“自动转移飞行器”是一种不载人的单程飞船,离开空间站之后就直接在大气层烧毁了,不需要返回地面。
美国自己的载人飞船还在研制当中,没有经过飞行验证的器件或者分系统可以出口给印度。而且,能够制造飞船的几个美国公司——包括洛·马、波音、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忙着搞自己的型号,以满足越来越近的节点要求,不可能顾得上印度。
俄罗斯或许是印度最熟悉的航天高技术供应商,俄罗斯也拥有足够的产能和科研能力来出口一些载人飞船的必要设备。然而“天船”是印度人自己搞的,总体设计与现有的“联盟TMA”大相径庭,“联盟TMA”的各种设备,无论仪表、座椅还是生命保障系统,恐怕都很难塞进“天船”狭小的空间里。
从这个角度说,“天船”打算在2022年实现载人飞行,步子确实有点大。
▲ 印度原子能和航天部长宣布GSLV MARKIII将用来发射印度载人飞船印度可能的选择
那么,印度如果一定要满足2022年的节点要求,有没有可能做到呢?根据航天工程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恐怕要大规模引入外援才可以。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讨论了,美国、欧洲都帮不上这个忙,唯一可能的技术来源就是俄罗斯了。
虽然“联盟TMA”的系统很难直接用在“天船”上,但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载人航天科研能力,曾经提出过多种替代“联盟TMA”的计划,目前正在推动新一代飞船“联邦”的研制。如果印度愿意拿出资金,并且向俄罗斯方面开放“天船”的有关设计文件,就可以请俄罗斯有关设计单位帮助ISRO完成“天船”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用俄罗斯现有的和研制中的载人航天相关分系统、子系统、部组件、元器件,为“天船”搭建起一个可行性方案。当然,这样的代价比较大。俄罗斯航天目前严重缺少资金来推动下一代宇航系统的研制,为此急迫地在全世界寻找合作对象。俄罗斯对印度的技术转让由来已久,双方的合作模式已经很成熟,但俄罗斯的要价绝不会低。如果ISRO向俄罗斯求助,那么印度政府的拨款额度恐怕要翻几番才能够用。★
责任编辑: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