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碟中谍6》的工业化“倒退”

陈昌业

中影股份制片分公司制片市场总监。为HALO跳伞拍了100多条,每条耗时一天。这显然不符合工业化追求效率、追求成本控制、追求周期保证的应有之义。这样的任性,究竟是为了什么?

《碟中谍》作为老牌的好莱坞动作系列片,第六部意外也不意外地在中国市场“横扫千军”。

说意外,是因为这几年的中国市场,好莱坞大片已经不再是百发百中的票房灵药。比如同样是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木乃伊4》,便面临过哑火的尴尬,动作明星里除了杰森·斯坦森、范·迪塞尔还有巨石强森这三个光头在中国市场仍然屡试不爽,那些曾经被中国市场疯狂追捧过的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基诺·李维斯等老牌好莱坞动作明星,在年轻一代观众心里并非被遗忘了,而是未曾有过记忆,因此也就很难说有确定的票房号召力。

说不意外,是因为汤姆·克鲁斯这部几乎是以其名字写进影史的系列动作片(尽管其前身是一部电视剧)保持了一贯水准,并几乎是超越了他56岁高龄的身体极限。《碟中谍6:全面瓦解》(以下简称《碟中谍6》)的票房成绩阿汤哥当得起。

《碟中谍6》中,在那些视听奇观段落里,比如高跳低开的HALO跳伞,比如亲身驾驶直升机追逐,比如在直升机吊绳上攀援,比如两座大楼之间的跳跃——汤姆·克鲁斯并非置身于绿幕。在明明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一个以“小鲜肉”形象出道,已年逾50的男演员,却非要在高度危险的环境下,亲力亲为极致追求着“假戏真做”。

为HALO跳伞拍了100多条,每条耗时一天,因为每天里只有那个瞬间有那样的天光;跳跃大楼时阿汤哥摔骨折了,为此延宕周期自是毫无疑问。这些显然都不符合工业化追求效率、追求成本控制、追求周期保证的应有之义。这样的任性,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并非简单意义上演员的敬业。其实原因很纯粹,就是为了好看。尽管如今的视效已经能做到极其逼真——普通观众几乎很难分辨出某场戏是CG效果还是实拍,但汤姆·克鲁斯作为制片人和他的制片人同事们很清楚,观众们早已看惯了CG特效动作片,若非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完成拍摄,已很难让观众有真正的惊呼甚至尖叫。所以只有打破这个预设,才能刺激起观众的肾上腺素。

坦白说,这对于我们正在高举“工业化”大旗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电影来说,似乎是有些尴尬的。我们想要以更加接近好莱坞水准的CG特效做电影来吸引观众,而好莱坞的一部分制作者已经意识到观众对CG特效的审美疲劳需要被打破——至少在动作片上,需要用曾经成龙的那套朴素拍法去再建起新的观影期待。

给观众超出期待的体验,既需要在营销上奇思妙想,更需要作品本身具备在创作、制作极限条件下突破或迂回突围的品质根基。这是汤姆·克鲁斯《碟中谍》事业长青至今的重要金律。

最后,说句题外话,很多重视效的国产片在目前国内整体实力背景下意图去建立观众的合理期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碟中谍》都不再追求的,我们至少在宣传上是不是先放一放呢?

 

《娘道》:更接地气的传奇剧新样本

美剧《堕落街传奇2》: 情色背后的精神探索

延续港片传统的《反贪风暴3》

《镰仓物语》:人间与冥界的趣味沟通

粉丝“推星大法”

“花花”饭圈女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