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与医疗这样的传统领域,中非之间的合作源远流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偿援助,到今天的更加注重技术培养与合作共赢,为非洲当地留下了后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2009年9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向来自非洲等地的代表与专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
“种植”幸福的中非农业合作2011年4月,中国援莱索托菌草技术项目的专家,为当地菇农现场授课。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供图
在非洲,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0%。然而,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等困难,影响了非洲的粮食供给以及非洲人民的温饱。前往非洲的中国农业专家,将中国这一传统农业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经验带到了当地,帮助非洲人民种下了粮食,也种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2015年11月至2017年 11月,第三期中国农业援助布隆迪项目在当地开展中国杂交水稻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这让当地水稻产量增加了近3倍,创造了非洲水稻高产纪录。项目推广期间,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耐克基在项目组组长杨华德的指导下,种植杂交水稻。丰收的水稻,不仅为耐克基提供了高质量的粮食,也让他学到了水稻种植的科学技术,便于日后自主开展作物种植。2018年3月,在第四期项目开展之时,杨华德选择继续参加,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农业技术传授给当地更多人。
莱昂尼达斯,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郊区小有名气的商人。2012年,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开展菌草技术培训班,莱昂尼达斯因此学会了生产菌袋的技术。2013年,他前往中国,在福建农林大学进行了短期培训,回国后开了公司,建起了蘑菇种植基地。他的公司发展很快,已经拥有20名雇员。莱昂尼达斯说,菌草技术改变了他的生活。
34岁的坦桑尼亚人阿卜杜拉,以种玉米为生。2014年,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来到阿卜杜拉所在的村子,试点推行科学规范的玉米耕种技术。起初,阿卜杜拉并不太相信这几位初来乍到的外国人能搞出什么新花样。但收获时节整整高出一倍的试验田收成,令他刮目相看。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阿卜杜拉家的玉米产量增长了3.5倍,从贫困户变为了农业示范户。
与此同时,莫桑比克农妇莎莉亚,贝宁农民库努,赞比亚农民马苏佩……很多人都成为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受益者。
如今,中非农业合作实现了由单纯的粮食援助向农业技术提供的方式转变,实现了“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将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中国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着力帮助非洲国家解决这一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独立的基础产业发展问题。在非洲100个乡村实施“农业富民工程”、派遣30批农业专家组赴非洲、建立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而同时,中国近几年已向20多个非洲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援助。“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实际上,中非农业合作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就已经开始。1959年,中国向刚刚获得独立的几内亚无偿提供粮食援助,开启了中非农业合作的篇章。在中非农业合作将近60年的时间中,中国援建农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农机具、农产品加工设备和相关农用物资,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级农业专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提供农业发展咨询,为当地培训农业人才……
同时,中国农业专家还积极参与当地农业规划工作,积极为非洲农业生产出谋划策:援贝宁专家组协助起草该国《农业法》和《农业管理法》;援博茨瓦纳、几内亚比绍专家组分别参与编写两国的《农业发展规划》;援莱索托专家组协助该国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无口蹄疫国家地位;援毛里塔尼亚专家组协助制定农业综合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选自《中非合作论坛15周年成果图片展》)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专家,教授当地农民使用插秧机。
2013年12月,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专家,教授、示范收割机使用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供图
2011年5月,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专家,进行水稻育秧新技术现场培训。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供图
中国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在实验室内指导学员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
2016年3月,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窦森(左一)带领两名南非留学生做实验。 摄影 张楠/新华社
马拉维中非棉业公司棉花种植项目喜获丰收。
“不走的医疗队”2017年10月,中国第18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队长陆军,在马萨卡医院完成一名孕妇的剖宫产手术后,查房时开心地抱起婴儿。 中国第18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 供图这是一群来自中国的医生,这是一份救死扶伤的工作。这份工作,赢得了非洲当地人的尊重。
当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逆行”奔赴疫区。一位接受中国医生救治的塞内加尔女士,为表感激,为自己的孩子取名“中国”。
2017年11月,第18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在马萨卡医院移交一批中国援助的医药,和包括麻醉机、手术床、监护仪、麻醉穿刺包、口腔科器械、骨科器械和外科缝合线等在内的卫生器械。马萨卡医院院长乌维泽耶对此非常感激。以往,这座医院的大部分设备均由中国捐赠,这次中国再次向医院捐赠药械。由中国政府援建的马萨卡医院在2009年底动工,2011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地区最大的医院。而中国援助卢旺达医疗队的队员长驻该院,协助当地医生为民众提供诊疗服务。同时,医疗队还为许多居住在偏远地区患者,提供了登门义诊服务。义诊前,医疗队员还会前往当地的卫生站进行情况调查,按需捐赠药品。2015年11月,塞拉利昂,中国生物危害防控专家、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中)到当地孤儿院探望“埃博拉孤儿”,并给孩子们带去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 新华社 供图
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儿童医院,是塞内加尔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儿科专科医院之一,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现有约140张床位、10余名医生,每天接待近300名病患。坦桑尼亚的鲁菲吉地区,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疟疾防控试点项目所在地。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的36个自然村开展媒介分布和生态习性调查。之后在坦国国家卫生与社会福利部等机构的协作下,分发了5万顶长效蚊帐,并联系中国制药企业以成本价向试点地区供药。如今,该地区的疟疾感染率相比3年前已经下降了80%。
中非医疗合作,正在实现着治病救人、造福非洲的目标。从过去到现在,中非医疗合作,都在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早在1963年中国便派出了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前往阿尔及利亚。之后,中国医疗队走进了非洲更多的国家,成为在非洲的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回顾援非初期,中国与非洲均处于医疗器材和药品短缺的阶段。那个时候,中国医疗队便与受援国医护人员一起制作设备和器械,开展临床救治。即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尽管非洲当地医疗卫生体系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援非医护人员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政局不稳、战乱频发,物资匮乏、缺水断电,传染病肆虐……很多援非医疗队也面临设备、药械不足的问题,更有队员感染疟疾,在初来之时还面临着无法与患者进行直接语言沟通的障碍。但就像第18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长陆军说的那样,尽管有困难,但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是医疗队的中心任务,“救死扶伤不分国界,我们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中国援非医疗队的足迹已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今天,医疗队员们积极防治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进超声乳化白内障复明、心脏搭桥、内窥镜微创和关节置换手术等先进医疗技术,抗击疟疾,抗击埃博拉,提供免费的复明手术,进行血吸虫病防治试点项目……他们救治了数以亿计非洲患者,也通过临床带教、学术讲座等形式,为非洲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为当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这些来自中国的“白衣使者”,正在践行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精神,他们也被当地人称为“最受欢迎的人”。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选自《中非合作论坛15周年成果图片展》)2006年10月,北京,赴埃塞俄比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在出征仪式上合影。之后,他们前往埃塞俄比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乡村建设、计算机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2011年9月,中国光明行医疗队乘坐海航专机抵达莫桑比克马普托,受到热烈欢迎。 中新社 供图
2017年10月,卢旺达基加利,中国第18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的医务人员为一名学生义诊。 新华社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