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学生博览·青春纪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文/王语嫣
推荐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内容阐述: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

书中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

究竟多大算青年呢?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会组织对于青年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其实,青年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青春,是理想,是奋斗,是磨砺,更是成长。是不是青年,不能光看岁数,更要看走过的路,做过的事。

1968年底的一天,北京八一中学的一间办公室外人头攒动。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火如荼,在校的初高中生几乎全部前往农村。向学校提交注销北京户口的申请,是办理下乡插队手续的第一步。习近平,也站在这个队伍里。

办公室负责人齐荣先老师看到习近平主动报名,吃了一惊:因为他在校表现优秀。他上学早,其实还不到插队的年龄,明年是有可能留北京工作的,这显然要比去八竿子打不着的西北农村好得多。然而,无论怎么劝说,习近平却依然坚决地在申请表里填上了志愿地:陕西延川。16岁的孩子,就这样背着一个行李箱和姐姐给带的一袋子水果,离开了对他而言看似繁华却动荡不安的北京,踏上了通往未知世界的火车。

1969年1月13日,八一中学20多个同学踏上知青专列,辗转3天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

民以食为天。吃惯了精米细面,遇到了陕北的粗粮,知青们的喉咙都“燥得冒烟”。他们甚至连做饭烧的柴火也不会砍,经常是搂了一堆干草烧不熟一锅饭。后来,习近平在一篇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回忆到,除了“饮食关”,还有跳蚤关、劳动关、思想关。跳蚤咬得大家身上都是奇痒无比的大红包,一抓破就会流血。

到梁家河的第一个冬天,苦闷孤独的习近平按捺不住,跑回了北京,又被送到父辈曾经参加革命的太行山根据地。姨和姨夫给习近平讲当年如何做根据地的群众工作,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听了长辈的话,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母亲齐心还特意给大队支书梁玉明写了一封信,恳请支书好好管教近平,帮他渡过难关。渐渐地,村里人发现,近平开始变得踏实,劳动上也更加积极主动。到1972年再次回北京探望父亲前,习近平已经是一个可以挣满10工分,与村里人相处融洽的“自家人”。

从不习惯、不适应到与老百姓打成一片,除了家人的鼓励支持,陕北百姓的接纳包容也至关重要。

1974年春节过后,20岁的习近平赶往赵家河。第一天开会,他就操着地道的陕北话,给队里的干部、社员开会讲话。这让时任团县委书记的陶海粟印象十分深刻。后来的几个月,他真的撸起袖子放手干起来了。在赵家河,习近平“身兼数职”。白天,他既是宣讲文件、带头抓生产的领导,也是抄起铁锹亲自打坝植树的壮劳力;晚上,他是点起油灯教社员写名字的夜校老师。渐渐地,村里人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找习近平解决。评工分有了不同意见吵起来了,大家就说,“别嚷了,让近平来给断断”;习近平开会的时候,大家再没有以前磨磨蹭蹭到场,打瞌睡拉家常的毛病,而是听得特别认真。

文革后期,大中专院校开了从基层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口子”,对于知青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1973年的下半年,雷平生和习近平说自己打算去上大学。不料,习近平却对他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万一将来有什么变化,你可就上不了大学了”,面对雷平生的劝告,习近平却坦然地说:“走不了我就在这呆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

这时的习近平,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已经决心把自己交给陕北的黄土地了。

为了解决吃水困难问题,他亲自带领村民打井,经常光着两条腿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土;大队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不足,就兴办铁业社,多打出来的铁具还能卖到供销社赚钱;耕地不够,就带大家打坝地;陆续办起来的还有缝纫社、磨坊、代销店……

老书记梁玉明回忆到,不管近平做了多大官,自己从不因为个人的事儿给他找麻烦,两次给习近平写信求助,一次是给乡里通电,一次是给孩子们办学校。这两件事,习近平都在百忙之中多方联系,全力帮助解决。

1975年,习近平经群众推荐、组织选派,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几乎所有回忆习近平知青生活的人都提到:“他真的是爱看书。”别人都睡觉了,他窑洞里的煤油灯还亮着;知青们去老乡家蹭饭,习近平却捧着书说“你们去吧,有什么吃的给我带一口回来就行”;每次从外面回来,他的炕上都会多几本书。直至今日,习近平的讲话、著作,处处可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画龙点睛,这样明显的“习式风格”,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读书积累。

有意思的是,习近平回忆自己填大学志愿时的心态却是: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你让我上我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2015年,已是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再次回到梁家河,40年过去了,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的名字,谁住在哪一口窑洞,谁的大名小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习近平曾经用“扣扣子”比喻价值观的养成,他说,青少年时期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就像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用梁家河的七年,扣好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编辑/围子

 

9月,逃离校园与假日丛林

复古国潮风吹爆巴黎秀场,同学不pick 一下吗

18亚运美如画,我要秀到印度尼西亚

假如体重秤会说话

生活偶尔苦,但是白日梦很甜啊

王禹迪:要爱山顶的星光,胜过对苦难的恐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