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鹏,优信管理学院总经理,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认证讲师,拥有大五人格、TalentQ、霍根测评、光辉国际K FA L P领导潜力测评等人才测评工具资格证书。他曾服务京东、联想、汤姆逊、施耐德电气等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才和组织发展工作,在企业大学、人才测评、领导梯队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洞察。
卓越的密码:坚毅
“《坚毅》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的‘产物’。”汪鹏老师感叹道,它融合了马丁·塞里格曼教授的积极心理学等多位顶级心理学家的研究,这两年比较流行的成功学书籍。在进入正题前,汪鹏老师为大家播放了Angela Duckworth在TED演讲关于坚毅的视频。
视频观看结束后,汪鹏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有关坚毅指数的测试:“如果你的坚毅指数在4.9,说明你就超过90%的人了。”通过测试,可以看到,虽然4.9的坚毅指数接近满分,但现场卢秀栋教练和几位读友的坚毅指数依旧达到了4.9。
汪鹏老师讲解道,在谈到一个人的成功时,我们往往会谈到两个因素:天赋和努力。首先,他谈天赋,举例游泳世界冠军菲尔普斯。他收获了23枚奥运金牌,是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远高于第二。他的身体素质是非常有天赋的,就像鱼儿一样驰骋在水中。
然而,菲尔普斯也是一个极端勤奋的运动员。“菲尔普斯家有一个游泳池。有一次他来到游泳池,发现长满了青苔,这是因为菲尔普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在家游泳,一直在训练中。”汪鹏老师说到,努力的作用比天赋大。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坚毅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曾明确地指出,要获得“坚毅”品质,关键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首先,我们来理清楚这两种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fixedmindset和成长性思维growthmindse。
固定性思维fixedmindset的人通常认为,他们的能力是天生的,一切发生的事物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他们相信决定事件成败的是天赋,而并非努力。
这种想法的结果就是,他们会避免挑战和冒险,免得显得自己不聪明;他们常说自己其实没怎么费劲,这样也可以显得自己聪明;他们不肯付出太多努力,因为那样说明自己很笨;遇到困难,他们也不愿寻求帮助,因为那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足;对待挫败,他们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所以努力并没用。
成长性思维growthmindset的人认为,天赋只是能力的起点,而能力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而得到精进的,这使得他们更愿意倾听,不畏挑战。
这类人的特点是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他们不怕错误和失败,因为反正还没到终点,也没有盖棺定论,自己的能力还在随时提高呢,继续努力就好了,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出发。有这种思维的孩子,他们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够通过。
这样一对比,很显然,如果希望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那么的确需要养成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的成长型思维。相信很多人看后会在心里默默评估,然后说,我的孩子有成长型思维啊。其实不然,不要以为他思想开明、审时度势、亲和友善就算具备成长型思维了,这是要付出很长一段时间去修炼,才能获得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智力三元理论的建构者罗伯特·斯腾伯格也曾说过,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