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办教师吃的都是“皇粮”,所以教师都是有编制的,尤其是大学教师,都是有相应级别的“官”,所以“编制”控制很严。根据学校级别和在校生人数,会定出相应的教学岗位,秦朝官学有 “三老制”、“博士制”、“吏师制”等教学形式,其中,博士制教学规格最高,朝廷给出的博士官编制是70人。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朝廷颁布了地方官学学制,要求各地开办学校。学(相当于大学)、校(相当于中学)设经师1人,称为“文学校官”;庠和序(相当于小学)设《孝经》师1人。汉武帝时,太学博士首设五经博士,编制为7人,至东汉时,增加至14人。
唐代的教师编制相对系统、合理,一般根据师生比来确定。如国子学设博士7人,助教、直讲各5人,学生300人,教师与学生比为1:25。太学、四门学师生比例则分别为1:45和1:72。
明朝的国子监规模大于唐朝的国子学,设祭酒、司业各1名,下设教学管理机构“五厅”和教学单位“六堂”。五厅中的“博士厅”负责具体教学,编制是:博士5人,助教15人,学正10人、学录7人。其官衔分别为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
当然古代也有“代课老师”,以补充教师编制的不足。
受尊敬 压力大
在古代,教师与官员一样也都有稳定的收入。汉代太学博士的官秩,初为四百石,后升为六百石。这是当时大县县丞的工资水平,属“副县级待遇”。而六百石则为70斛,是当时郡丞才享受的“副市级待遇”。
宋代除了朝廷拨款外,自仁宗起还陆续赐给官学土地,称为“学田”,这一制度为后来各朝所继承,元、明、清学校都有相应的学田。学田收入除一部分用于办学和补助困难学生外,不少都成了教师福利。
在明代的官学担任教师,无论是在中央的国子监还是在地方的府学,都是属于地位很崇高的,也很受人尊敬。不过在工资(俸禄)方面,相比其他衙门就要缩水不少了。
根据正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可以粗略视为校长)年收入折银135两,司业是90两,博士是40两,学正是30两。不过这只是账面上的,明朝在后来还不断压缩教育经费,到了明朝的明宪宗成化年间,国子监祭酒的收入大约只有120两上下。当然,这个工资水平较低是相对其他职务而言的,属于清水衙门的标配,至少国子监教师们吃饱饭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地方任职的教师们,收入比国子监教师们还要少。县一级的教谕,俸禄大约是国子监博士的一半,不过他同时还能得到鱼肉之类的补贴,此外还有县学就读学生每年送来的束脩、节礼等,至少维持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份工资对于地方的官学教师们来说,可不那么容易拿,因为他们也要面临考核的压力。比如县学的教谕,9年任职内如果只有一个官学的学生中举,或者一个都没有,他是要被降职的。这个考核标准,乍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是实际上难度不低,因为考举人的乡试,是每3年才考一次,9年一共就3次机会,而每次乡试,一省之内的举人也就是二三十人,这么点名额是要分配给省内众多县里的,弄不好,某个县在一届乡试中一个举人都捞不着。
名气大 待遇好
所谓经师,就是以培养学生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为目的的讲授经书的老师。这一类老师在明代私塾中属于最大的群体。这里面出过一些明星教师,收入也比较惊人。比如明朝孝宗皇帝弘治年间的钱福,辞官回家之后给徐家当私塾先生,年薪白银500两,是当时国子监祭酒工资的四倍。当然钱福有才华名气大,作为《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作者,钱福对得起这样的身价。
比起这样的超级名师,好一些的经师的年收入可以到白银100两左右,比如明朝正德年间的经师邹泉,并非举人,但是人家教的好,被大户人家争相聘请,每年的教书收入也在100两以上。
不过以上这类都属于经师中的佼佼者,人数和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小。私学中的大部分教师,只能仰望这样的收入。明代江南地区的私塾经师,平均的年收入大约在50两白银上下。这个收入大致相当于当时一个
士人家庭的全年生活花费。启蒙老师最辛苦
在明代,比起还能够有奔头的经师,待遇最糟糕的是蒙师。所谓蒙师,就是给孩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老师。大部分蒙师的年收入只有10到20两白银。
这个标准,如果平时还想维持读书人的面子,那就顾不上生活质量了。明代名臣“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出身贫寒,他曾经给村里的孩童充当过蒙师,当时他连买教材所需的100多文钱都凑不出来,最后还得请杨母把家里的老母鸡卖了才凑够钱。
总体上来说,蒙师的这种困顿局面不是明朝的特殊情况,在清代也是如此,蒙师的待遇比经师要差出一截,因此也就有了“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俗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收入鸿沟,大致是因为蒙师的启蒙教育,效果和指向都不够明确,不像经师这种直接针对乡试科举的明确性和目标性。因此蒙师的入职要求也比较低,无论是在师资要求、进度要求和效果评估方面的标准都比经师要低,导致其收入情况也随之收到了牵累。
古代教师还有不少工资外的正当收入,如汉代太学的教师,经常有皇帝赏赐的酒肉或实物,称为“劳赐”。至于古代教师的“灰色收入”就不好说了,如清代,学生上学拜老师要交“进见礼”,升级要交“喜钱”,接到教官“赠送”的题诗题字,得送“谢银”。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