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新天地

“派饭”引发的小故事

作者:穆福全

吃派饭,对时下的年轻人很陌生,也很不理解。对我们这一代人,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局干部下乡都在村里农户家吃“派饭”。老百姓对管干部饭可重视了,都提前做准备。那时,群众生活很苦,一年到头也很少吃顿大米白面,但为了管好干部饭,有的家把准备招待来客或预备儿媳坐月子攒下的一点细粮做给干部吃,家里一点儿细粮没有的就到邻居借。为使干部饭变换花样儿,都到前一天刚管完干部饭的农户去打听给干部做的什么饭,自己好换样儿。

干部吃完派饭要给钱给粮票,付钱和粮票时怕农户推让不收,干部就把钱和粮票压在饭碗低下,临出门时告知一声。

有这么一个农户,管干部饭时做的是烙饼卷炒白菜丝,户主借了一点白面才烙了三张小饼,户主家的小儿子也想吃饼,当妈的就对男孩说,等干部吃剩下你再吃。男孩儿就在门外把门帘掀开一点缝儿,目不转睛地盯着干部吃。那个下乡干部是个小伙子,连吃了两张饼也不饱,就把第三张饼也拿起来了,刚吃一口,就听门外男孩大声哭了起来:“妈,他把饼都吃完了!”听到哭声,小伙子赶紧将剩下的饼递到孩子手上,场面尴尬极了。

通过干部下到群众挨家挨户吃派饭,和群众同坐一桌,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白天帮助干农活,夜里拉家常,说实诚话,共商脱贫对策,不失为暖民心之举。更容易通过一碗饭体察到真正的民情,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助力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挨家挨户到社员家吃派饭,实实在在地接地气,在农村过着农民生活,进入到中国社会最小的“细胞”之中,呼吸着农村气息,与农民同甘共苦,吸取着精神营养。

如今,到农村精准扶贫,不再吃“派饭”了,可是往事悠悠,回味无穷。“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这种情怀伴随着我一生。随着我步入老年,往事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甚至进入到梦乡,难以释怀。

(责编:辛娅)

 

老字号 童年梦

70岁绽放爱美心

我的非正式学习生涯

“冠军奶奶”陈序华

背妻去旅游 山川见证真情

歌声嘹亮,唱响亲情好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