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做法真的公平吗?真的能让好莱坞的道德意识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吗?
“一刀切”无法解决问题
作为企业,制定一套针对种族主义、恐同主义、厌女言论或行为的限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不考虑个体差异的“零容忍”做法却值得商榷。相关研究显示,“零容忍”在处理问题上通常是失败的,这种严苛的制度并不能提高自我意识,也无法将接受的正面价值观传递开来,只会形成一种使人不敢表达看法的氛围,然后人人自危。
艾米·鲍威尔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可能只是个在特定语境下的玩笑,听到的人显然感觉受到了冒犯,很可能确实受到了冒犯。但是,鲍威尔一直就是这样把种族言论挂在嘴边的人吗?她是有意要冒犯或伤害别人的吗?她说的话很可能并非是针对某几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言论,目的也不是要贬低对方。当然,这些并不能成为为她开脱的借口,但却是在说明,她应该接受的是针对性的发言培训、停职或降级,而不是简单的开除了事。
再看看詹姆斯·古恩。6到10年前,他发了几条推文。当时的他认为拿一些带有攻击性和敏感的话题开玩笑很刺激。事实证明,这些言论确实“很刺激”,刺激到直接让迪士尼影业主席艾伦·霍恩(Alan Horn)发布了“断交”声明:“詹姆斯在推特上的攻击性态度和言论是站不住脚的,与我们工作室的价值观不一致,我们已经断绝了与他的商业关系。”
迪士尼的情感似乎是真挚的,但措辞却有点问题。回顾迪士尼这么多年来拍摄的电影,恐怕其中也不乏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其他在当时并不会被视为争议话题的内容。当然,迪士尼可以说,这些事实虽然存在,但公司也在随着时间不断进步。而这恰恰正是古恩为自己辩解时所用的理由:“之前我曾经为我的幽默感伤害到了他人而道过歉。我非常抱歉,而且字字句句发自真诚。”结果迪士尼的进步和改变赢得了赞美,古恩却只换来嗤之以鼻?
更深层“不公”
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风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不比不当言论少。要求停播《永不满足》的1万多人,绝大部分甚至还没有看过这部剧。如果这部剧真的停播,上百人会因此失业,而他们的公平又该向谁索取?
批评声音认为,《永不满足》中的高中生女主角,一直为自己过胖而感到羞耻,在突然变瘦变美之后,回到学校,报复那些曾经羞辱过她的人。显然这部剧有点黑暗,有点狗血,嘲笑那些以貌取人的浅薄人士。这部剧也许不好看,但是否真的罪过大到了连播都没播就被下线的程度?
判断不道德的社会行为,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量规”。到底做过或说过什么?前因后果为何?目的是什么?被冒犯或伤害的是谁?伤害得有多严重?事情是多久以前发生的?是否是初犯?所有人都希望将不当言论和行为从这个社会上彻底消除,但我们面对一件事时,需要考虑到这个作为整体的人,而不只针对他一次的行为偏差。否则,我们中能有几个算得上真正的“好人”?
我们不能被这些刺耳的声音蒙蔽,而忽略了更深层的不公。这些大公司如此干净利落地开除高层,更像是在占领道德高位,却并未想过解决体制上的顽疾,也没打算敞开双臂,欢迎更多有色人种、女性和其他少数群体进入电影圈,或升任高层职位。2007到2017这10年间,排名前1100位的电影中,只有4%出自女性导演之手。而就连那些已经成功的女导演,也很难持续接手到同等分量的片约。同样是在这10年里,1123名导演中,只有5.2%是黑人,3.2%是亚裔。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开除谁呢?
“成长”值得肯定
除了“零容忍”政策是否得当外,在电影圈这种个性当道的小环境里,电影人的不同出身和经历,注定了任何问题无法“一刀切”解决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形形色色的个性,才能让交出的作品被各类人等喜爱。
比如詹姆斯·古恩,他起步于B级片的著名厂牌特罗马(Troma),给《纽约地狱厨房指南》(the Hell’s Kitchen, N.Y.)当编剧。后来,古恩成了这个出品过《毒魔复仇》(The Toxic Avenger)和《冲浪纳粹必死》(Surf Nazis Must Die)厂牌的“当家写手”。这些电影虽然不乏血腥和恶趣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好莱坞的市场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玩世不恭、刺激和喧闹是这类影片的直观感受,古恩本人也是。那些10年前发布的不合时宜推文,确实反映了当时古恩的所感所想,代表了当时推崇“打破禁忌”的他。
在被迪士尼解约前一天,古恩在推文中说:“许多知道我过去经历的人都了解,我刚进入这行的时候,将自己视为破坏分子,我拍的电影、讲的笑话不但离谱而且颇犯忌讳。但也正如我曾多次公开表述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成长,我的作品和我的幽默感也在改变。”
古恩成为如此有趣的电影人,或多或少也正是来源于这段人生经历。电影公司请他来写重拍的《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剧本,因为只有他才能想出僵尸婴儿的念头;让他来创作《史酷比》的剧本,是因为只有他才敢于把这样的主题拍成恐怖片;让他执导《银河护卫队》,也是因为他特有的风格,才能让这个系列在如今超级英雄成风的市场上脱颖而出。
这些代表古恩过去的推文没问题吗?当然不是,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年51岁的古恩,发这些推文的时候40多岁,考虑到他并没有实际做过这类行为,是不是能认为当时的他和现在的他并不一样了呢?是否应该承认,人的心态有改变的可能?
大部分与古恩合作过的同事,都说古恩是个追求平等的人。在片场,他是公平又令人尊敬的导演,看到世界上发生的不公之事,也经常为之发声。现在回看他那些当年的推文,肯定应该予以谴责。但我们为什么要替这样的人辩护?是因为每一个通过自省而不断成长、变成更好的人都值得辩护。
有时候,艺术家就是些充满矛盾的人。他们的天性里就有突破底线、吸引眼球的特性。这种无法控制的冲突有时来自内心深处的狂躁,有时来自曾经历过的身体或心理创伤。但这种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总在“进化”,总在寻找让创作灵感降临的自我。
没有过去、没有被岁月磨平棱角的艺术家,只会创造出无聊的艺术作品。我们喜爱的艺术家是那些挑战世俗的人,那些性格孤僻、认为自己被抛弃的人,那些能制造话题的人。比如大卫·鲍伊(David Bowie)、蒂姆·伯顿(Tim Burton)、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莎拉·斯尔弗曼(Sarah Silverman)、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帕顿·奥斯瓦尔特(Patton Oswalt)、艾迪·墨菲(Eddie Murphy),等等。
我们要听到的是能传播的声音,即使这些声音有时我们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