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航空知识

“胡志明小道”的窥伺者

作者:文/宝丁
“胡志明小道”地区保留着的美军军机残骸。这原本只是位于越南和老挝边界崇山茂林地带一些普普通通的山间小道,却在战争的特殊条件下有了一个显赫的称谓叫“胡志明小道”。越战期间,北越正是通过这些山径向南越输送了大量人员和作战物资,美国人虽然付出了难以计数的代价试图来锁定和摧垮“胡志明小道”,从而卡断北越和南越之间的生命线,却从未如愿。

而在被投入到打击“胡志明小道”的五花八门的武器当中,有一种颇不起眼但却作用独特的“双身”飞机,那就是赛斯纳O-2A,它曾是美军窥伺“胡志明小道”的“双眼”。

“钢虎”行动

乍看起来,发生在越南的战争却涉及到老挝的领土,这似乎是件令人费解的事。不过只要看一眼东南亚地图便会明白,越南南部国境线和老挝紧密相连,北方要向南方输送人员和物资,取道老挝确实是上佳选择。

自从在1954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后,获得独立自由的老挝便一直深陷内战的困扰。而作为内战其中一方的支持者,北越在给予人力物力援助的同时也在这个国家做出了颇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当越南的战争在1955年开始后,老挝东南部的铁路和公路网,以及老越边境地带山岳丛林中的大小道路,无不成为北越向南越输送武器和物资的重要通道,有名的“胡志明小道”于兹登场。

为了打击北越的这一路网运输体系,在东南亚作战的美国空军第2航空师在1964年下半年发起了“滚桶”行动,出动大批军机对老挝的公路和铁路实施了密集打击。虽然美军一度评估空袭效果已收到决定性成效,但是北越军队自北向南的渗透显然未被阻止。

于是第2师不得不在1965年4月3日发动另一场大规模空袭,和“滚桶”行动不同的是,这次代号“钢虎”行动的空中打击指向那些狭窄隐蔽的山间小道,而且这将是一场漫长艰辛的斗争。当第2航空师在1966年4月1日与新成立的第7航空队司令部移交换防时,后者发现“钢虎”行动原来一直未曾中断过!

对于“钢虎”行动的参与者们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山林地形简直是困难任务的代名词,那些常规的空袭作战样式基本行不通或者效率低下,越南人看似原始的交通线在美国人事倍功半的空中打击下运转正常,这也是“胡志明小道”之所以出名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的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非常有赖于轻型侦察飞机的指引,几个装备了这种飞机的中队被投入“钢虎”行动,专事执行所谓的前沿空中火力导引(FAC, Forward Air Controller)任务,在低空的低速飞行状态中搜索和标定地面目标,以便为空中武力指明方位助其实施精准的打击。

那时,作为前沿火力导引主力机型的是由赛斯纳公司打造的O-1“捕鸟犬”。这种轻型飞机是在20世纪40年代大获成功的赛斯纳170型民用飞机的改进产品,自从在1950年6月在美国陆军观察/联络机竞标中胜出后,相继成为美国陆、海、空军倚重的轻型多用途飞机。

然而“捕鸟犬”虽然轻便灵活,在打击“胡志明小道”的斗争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单发飞机过小过轻,无法满足外挂武器的要求,也达不到更快的速度,而单人机组在山林地区的侦察作业中也显得力有不逮。很显然,空军需要一种更坚固、更快、效能更高的前线观察飞机。

越南上空执行任务的O-2“那么小的座舱”

美国空军很快就有了一个合适的选择。在337型“超级空中霸主”轻型民用机的基础上,赛斯纳公司推出了双发双座的O-2“空中霸主”通用观察机,它迅速成为军方的新宠。

这种高单翼飞机机长9米,翼展11.6米,高2.8米,自重1 29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 449千克,最大速度322千米/小时,航程2 132千米,在各项数据上均较之前的O-1上了一个档次。

“空中霸主”的布局奇特,一奇是采取了类似二战名机P-38“闪电”那样的双尾撑结构,二奇是配备的2台154千瓦发动机采取“推/拉”式布局,一前一后串列在短舱式机身上,一台在前面“拉”,一台在后面“推”,而且其中任何1台发动机出了故障,单凭另1台发动机仍可保障飞行。

“空中霸主”的主要型号是专门用于前沿火力导引的O-2A,这种型号移除了民用机的后排座椅,把腾出的空间用于安放军用无线电设备,同时还为右侧座位上的观察员开了一扇观察窗。在动力提升之后,O-2设有4个翼下武器挂架,主要用于挂载火箭巢,当然在武器满载的情况下,其最大飞行速度随之降到了225.3千米/小时。

O-2A于1967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到1968年初初具战斗力,对于正在老越边境继续展开的“钢虎”行动来说,可谓来得正是时候。到1968年初春之际,北越军队在“胡志明小道”上的大部分调动都已改在夜间实施,白昼行动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夜间低空侦察正是美国空军对O-2A的主要期待,毕竟双座飞机可以配备额外的观察员以专事侦察。

第一个在实战中使用O-2A的飞行单位是第7航空队下辖的第23战术空中支援中队(TASS),这个中队秘密驻扎在泰国皇家空军的那空拍侬府基地,从这个美国官方对外宣布“绝不会使用”的泰国基地,第23中队的“空中霸主”机组将要面对的是越战期间最复杂,也是最凶险的行动之一。

原本使用O-1的第23中队不缺飞行员,但是O-2A需要加入观察员,于是第7航空队就从其它各色单位中抽调了一批人员。比如艾勒·罗文上尉,他是从C-141“运输星”运输机中队来的,又比如朗·哈默尔上尉,来自C-130“大力神”运输机单位,其他还有来自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中队的道格·迈尔斯中尉,以及B-47“同温层喷气”轰炸机中队的副中队长雷吉纳德·哈索恩少校等等。

当“新人”们在1968年3月奉命来到那空拍侬府基地报到时,无不对自己的新岗位感到困惑。第一眼看到“空中霸主”的罗文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种小型飞机拥有这么一个外号,他说,“我呆住了,我是运输机部队的一员,属于那种‘大飞机’,现在要我钻进那么小的座舱,这还真的是难住我了。”

美国侦察机拍摄的照片,“胡志明小道”被炸成月球表面一样。烟屁股就像高射炮

只经过很短的适应性训练,O-2A双人机组夜间窥伺“胡志明小道”的行动便告展开。用于夜间行动的“空中霸主”机身通体采用特殊的消光黑色涂装,机身编号尽量缩小,机背上的防撞指示灯则加装一圈金属罩,这样只有飞在它上面的飞机才能看到它。

在任务室听取行动简报后,飞行员和领航员就得佩齐降落伞,套上防弹背心,检查野外生存套具,还要携带至少1把装满子弹的轻武器。虽然O-2A定位为双座飞机,但并列的前排座椅空间极其有限,两人机组实际上都得“爬”进座舱,然后挤得几乎要贴在一起。

从泰国空军基地的跑道升空后,“空中霸主”就一头扎进了未知的黑暗,从基地到任务区域的单程飞行时间大约为45分钟,到了飞行的末段,挤在右座上的观察员就得全神贯注地面上的情况了。

同样来自C-130运输机中队的领航员巴克·谢伍德上尉在3月末首次执行夜间侦察任务。在他的设想中,所谓的“胡志明小道”大概是蜿蜒在山腰的羊肠小径,扛着一包包物资的越南人或者老黄牛在上面穿行。然而在“小道”上空,谢伍德睁大双眼也一无所见,他的飞行员对他喊道:“瞧仔细了,下面就是泥泞的北越高速公路!”

O-2A通常会在接近任务区域时降低到900米到1 200米的飞行高度,观察员举起用绳索绑定在安全带上的微光望远镜,用这种2磅重的设备俯瞰地面,他的视野里会呈现出一派宁静的暗绿色,如果有活动物体出现,则会呈现较为强烈的高光。

一旦有所发现,O-2A的飞行员必须立即将情况通报给地面控制中心,由后者召唤作战飞机来袭,这些或者是同驻泰国基地的A-1“天袭者”和A-26“入侵者”等活塞式对地攻击机,或者是从南越驻地飞来的F-4“鬼怪”和F-105“雷公”喷气式飞机。

当作战飞机在附近的空域中高空盘旋时,O-2A便要投下闪光弹以标示目标,或者直接发射白磷火箭弹在“胡志明小道”制造出醒目的闪光和白烟,然后再辅以无线电通讯中的引导,让攻击机或者战斗轰炸机朝先前还是静寂一片的山林发动猛烈的攻击。

在此过程中,观察员会一直盯着目标区域观察,曾经驾驶B-52轰炸机的迈尔斯中尉在第23中队也当上了飞行员,他曾特别留意身边的观察员们。“他们一直把脑袋探在舷窗外,每个人的鼻子都被涡流吹得通红,就像是喝醉酒了一样。”

迈尔斯眼中的观察员们另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远比飞行员容易受到惊吓。在一次夜间行动中,迈尔斯朝驾驶舱外弹飞了手中的烟屁股,结果瞥到烟头火星的观察员差一点直接跳出了飞机!迈尔斯后来解释道,“透过他的微光望远镜,烟屁股的那点火光可能就像是北越军队的高射炮在射击。”

“我们仅有的方式”

对那些来自不同机种不同单位的人来说,在“胡志明小道”上空的夜间飞行,绝对是令他们终生难忘的独特经历。

哈索恩少校觉得自己有时简直沉迷于北越军队的炮火中。“假如曳光弹并没有冲着你来,那可真是值得欣赏的一幕,它以自己的轨迹上升,在夜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诗意和壮丽。但假如下面的曳光弹看上去是静止不动的,那就说明你的飞机正处在它的弹道上,你得猛烈急转才行了。”

越军把越来越多的对空武器部署到“胡志明小道”,用以保卫自己的山间运输线。不仅武器数量越来越多,而且高射炮的口径也由23毫米变为37毫米,再升级为100毫米,最厉害的足可以打到12 000米高。一架O-2与一架OV-10编队飞行正因为如此,参与“钢虎”行动的O-2A危机四伏,正如观察员哈默尔上尉所说,“假如任务当晚有月亮,而且在你和月亮之间还有一层浮云,那你简直就像是电影银幕上的投影,是地面炮手的好靶子。”从1968年3月首次出动到1969年秋天换装更新型的OV-10A为止,第23中队在“胡志明小道”任务中一共损失了13架O-2A“空中霸主”,可谓代价高昂,而许多飞行老鸟的一去不回,更是让中队笼罩在阴郁的气氛中。

另外,O-2A机组也不时充当攻击飞机折损的见证者。罗文上尉就有一次难忘的经历,当时他看到有炸弹在“小道”上剧烈爆炸,便和身旁的飞行员击掌庆祝,然而当他们在无线电里向那名F-105“雷公”的飞行员致贺后却没有收到回应,过了一会儿罗文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看到的爆炸就来自那架F-105本身!

“空中霸主”和各种军机配合,攻击了北越运输线上的大量目标,到1969年夏天时,“胡志明小道”所在的山林地区已经被炸得有如月球表面,然而美军对于这样的打击是否有效截断了北越的交通线却完全没有把握。

在一次“极为成功”的攻击刚结束后不久,迈尔斯就在他的望远镜里又看到有“一股卡车的洪流”正在汇向老越边界,他估计数量起码有数百辆。他哀叹道,“看来再多的空中行动也无力阻止这样的运输,或许得空降下几个营的地面部队才行。”

也是在1969年夏天,那些抽调自不同单位的观察员们开始离开,他们或者回国休假,或者返回原单位,不过美国空军在老挝的秘密行动还将持续到1972年3月。至于第23中队的最后一次任务在1969年8月15日上演,那时,美国飞机已经向这个国家的东南部山林地带投下了超过200万吨炸弹,造成世界上单位被弹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胡志明小道”从未因此关闭。

告别第23中队之际,两位观察员以自己的方式对“胡志明小道”行动做出了总结。谢伍德上尉的看法是:“我不确定我们炸掉了多少辆卡车,应该为数不少,但假如我们把用于这类行动的炸弹支出用来购买卡车,恐怕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卡车都买下来了。”

最早来第23中队报到者之一的罗文上尉很高兴自己能活着离开,“胡志明小道”早已从他俯瞰下的羊肠小径变成了让他充满敬畏的地方。他在日记里郑重写下:“(空中打击)并不是截断敌人补给线的有效方式,然而,却是我们仅有的方式。”

责任编辑:王鑫邦

 

斯坦利的斑斓骏马

哈萨克斯坦米格-31

消灭活动控制面

勇士登场

协和和它曾经澎湃的心

捕食者最后的夏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