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航空知识

捕食者最后的夏天

作者:文/王鑫邦
MQ-1,绰号“捕食者”,作为第一款具有实战意义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可谓大名鼎鼎。在服役的23年中 MQ-1南征北战,在美军和CIA参与的各个战场上神出鬼没。不过,2018年将成为MQ-1服役的最后一年:五角大楼已经决定,在今年夏天正式退役“捕食者”。

对于一款在美国空军服役的作战飞机而言,23年的服役期说长不长,尤其是和传统的有人机相比更是相形见绌——F-16服役超过40年魅力不减,即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决定将其停产,生产线也能在印度卖个好价钱;B-52在未来完成换发升级后更是要服役百年,届时也将创造B-52飞行员“四世同堂”的奇迹。但就“捕食者”而言,23年可能也已经大大超出通用原子公司设计人员当初的预期了。这种由一台功率为86 千瓦罗泰克斯 914F 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推动的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仅为1 000千克,机载武器也仅为2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或者6枚更轻的“格里芬”导弹。无论是火力、机动性还是生存能力,纸面数据都没法和有人机相比。换言之,以传统作战飞机的标准判定,MQ-1并不合格。然而,“捕食者”却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2001年10月开始的“持久自由行动”成就了“捕食者”。纵然传统作战飞机性能强大,但阿富汗并不是传统飞机在设计时所考虑的战场。面对“塔利班”的东躲西藏,有人机显得束手无策。利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骚扰以及对阿富汗山区地形的了如指掌,“塔利班”在领先自己几个时代的美军面前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对称优势。想要有效破解“塔利班”的游击战,美军必须做到两点:首先是对“塔利班”活动的空旷山区长期有效监控;其次是要做到发现即歼灭,也就是察打一体,不给“塔利班”逃窜的机会。这两点,有人机无法做到,“捕食者”却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毫无疑问,MQ-1定义了现代无人机察打一体的作战方式,同时也定义了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基本构形,这犹如F-117对隐身战斗机的定义。但如同F-117一样,对美军来说,“捕食者”终究也是一款探索和过渡的机型,毕竟只配置了低功率的活塞发动机大大限制了这款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不过这一点已经在继任者MQ-9“收割者”上解决,配置的660千瓦的TPE331涡桨发动机,让尺寸更大的“收割者”最多可同时携带4枚“地狱火”导弹和2枚GBU-12制导炸弹,火力投送能力堪比有人机。

遥想2008年,正值F-117退役,当其他国家还仰视隐身战斗机如神一般存在的时候,美国却退役了自己的第一款隐身战斗机,各国媒体无不感慨美国的技术优势。而现今等到MQ-1即将退役,情形已经大相径庭。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势头强劲,中国的“彩虹”4、“翼龙”和TYW-1“天鹰”无人机正凭借优异的性能迅速抢占国际军用无人机市场。技术革命无疑更改了游戏规则,诚然美国的技术优势地位依旧,但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看似遥不可及和无法撼动了。

 

斯坦利的斑斓骏马

哈萨克斯坦米格-31

消灭活动控制面

勇士登场

协和和它曾经澎湃的心

捕食者最后的夏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