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航空知识

意外还是阴谋?

作者:文/风伊万
“兴登堡”号是人类制造的最大的飞行器,图为1937年失事前的“兴登堡”号。如果提起“空中巨无霸”或“天空女王”,你首先想到的也许是波音747、A380和安-225这类大型飞机。不过要放在100年前,这样的头衔只会属于与固定翼飞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航空器——飞艇,更确切地说是齐柏林飞艇。由德国贵族费迪南德·冯·齐柏林倾力打造的这种硬式飞艇,以整体式金属框架和分隔式气囊的组合为特点,在增加气囊总体积的同时还能保持足够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运载能力。当重于空气的飞机还只能搭上一两个人时,齐柏林已经在1910年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提供空运服务,开创了飞艇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齐柏林飞艇还充当了远程战略轰炸的急先锋。虽然德国最终战败,但战后齐柏林公司继续研制和使用大型飞艇,巅峰之作就是全长245米(至今最大的飞机长度也没到90米)的LZ 129“兴登堡”号。她于1936年3月建成,以德国一战名将、已故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姓氏命名,很快就穿梭在跨越大西洋的商业航线上。然而仅过了一年,这位傲视苍穹的“巨人”就在熊熊烈焰当中轰然陨落。不仅是那惨烈的一幕被记录并传播到全世界引发震惊,背后真相也是长期的众说纷纭,80年来还屡屡成为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题材。

惊天惨剧:瞬间成为永恒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经过。按照运营计划,1937年度“兴登堡”号将在欧洲和北美洲之间往返10次,首次航班被安排在5月3日启动。当天夜间,这艘庞然大物搭载着36名乘客和61名机组人员,从德国法兰克福缓缓升空向西驶去。经过3天的越洋飞行,6日下午“兴登堡”号抵达美国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位于纽约以南约100千米,那里才有可供大型飞艇停泊的系留设施和储存机库)上空。由于天气条件不佳,直到下午7点“兴登堡”号才开始进入着陆程序。到7点25分飞艇正在调整姿态试图平稳下降时,尾部上方突然冒出一道火焰,瞬间将气囊点燃。整个飞艇很快被猛烈的大火从后往前吞噬掉,不到半分钟就化为巨大的火球栽倒在地面上,导致13名乘客、22名机组人员和一名地面人员共36人丧生。

“兴登堡”号已不是第一次造访美国,但这个大家伙实在太引人注目、太具有话题性了,因此5月6日那天还是有不少新闻记者赶到莱克赫斯特进行现场报道。结果,飞艇从起火到焚毁的过程就被一众照相机和摄影机完整地捕捉下来。这起突发事件迅速登上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头条,还被制作成新闻短片在电影院中播放,成为当时最为触目惊心的空难事件。公众在震惊之余,自然要追问事故原因何在。经过美国政府和军方会同德国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最终在官方报告中指出,酿成这场悲剧的“最大可能性”是飞艇表面积聚的静电产生火花,点燃了气囊中泄露的氢气(更准确地说是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易燃气体),导致无可挽救的火灾。此后的数十年间,不乏严谨的研究者通过留存的各种证据和模型试验等手段追索“兴登堡”号事故的真相,结论也大多集中在静电效应与氢气飞艇的易燃性上。

然而,事发之后传得最为沸沸扬扬的却是“人为破坏”这一说法。包括齐柏林飞艇公司的主席雨果·埃克纳、“兴登堡”号的艇长马克斯·普鲁斯和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的指挥官查尔斯·罗森达尔等重要人物都曾怀疑是有人在飞艇上引爆了炸弹,才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如此迅猛的大火。尽管这样的“阴谋论”始终缺乏确凿的人证物证而未被采信,但坊间捕风捉影的传言可是不绝于耳,倒是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1975年的《“兴登堡”号遇难记》将炸弹作为事故主因。

《“兴登堡”号遇难记》中复制的飞艇客舱还原了当年空中旅行的奢华感。炸弹疑云之一:反抗暴政的义举?

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在1975年推出了电影《“兴登堡”号遇难记》(The Hindenburg),就将炸弹定为这起惊天事故的罪魁祸首。剧情开始于1937年4月“兴登堡”号即将启程之前,一位自称可以通灵的美国女人给德国驻美大使馆写信,预言这艘飞艇将在到达美国时毁于一旦。虽说这样的危言耸听大都荒诞不经,但将“兴登堡”号视为德国强大象征的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得知后可不敢掉以轻心,指派空军上校弗朗兹·里克(由凭借《巴顿将军》荣登奥斯卡影帝的乔治·斯科特扮演)和秘密警察随飞艇前往美国,阻止任何可能的破坏行动。

5月3日“兴登堡”号如期出发,形形色色的乘客里面既有贵族、军官和商人,也有演员、赌徒和想逃离德国的犹太家庭。里克在航程中着手调查这些乘客和机组人员,逐一排除嫌疑,后来发现飞艇技工卡尔是反纳粹组织的成员。卡尔在气囊内安放了定时炸弹,预设在抵达目的地而且乘员都离开后才引爆,借此向全世界表明反抗暴政的信念。对纳粹政权同样没有好感的里克默许了卡尔的行动,但要他确保不伤及人命。不料“兴登堡”号6日飞抵莱克赫斯特时,因天气原因一再推迟降落。此时卡尔被秘密警察控制,里克赶去拆除炸弹却为时已晚。爆炸在下午7点25分发生,巨大的飞艇就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化为了熊熊炼狱。

在上世纪70年代欧美盛行一时的灾难片中,基于重大真实事件又掺入悬疑惊悚成分的《“兴登堡”号遇难记》无疑很有看点。剧本取材自同名小说,在剧情编排、人物设定和拍摄方式上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影片开头以黑白新闻短片的形式回顾了从法国的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载人热气球,到德国的齐柏林伯爵研制大型氢气飞艇、开辟空中航线的这段历史,先给观众作了必要的科普。片中也揭示了“兴登堡”号成为破坏目标的原因。负责飞艇运营的齐柏林运输公司看似一家民间企业,实际是在德国空军首脑赫尔曼·戈林的指示下,由齐柏林飞艇制造公司、德国航空部和国营汉莎航空公司于1935年联合出资成立的,连公司旗号上都带有纳粹标志。而在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看来,齐柏林的巨型飞艇是“第三帝国的骄傲”,其政治影响更甚于商业利益。在“兴登堡”号刚建成试飞不久,戈培尔就下令派她与LZ 127“齐柏林伯爵”号飞艇一起在国内进行4天的巡游飞行,向民众抛撒传单和播放广播,为纳粹政权宣传造势。于是,反纳粹组织要通过炸毁飞艇来公开宣示立场的情节设定也就有了合理的基础。实际上直到30多年后影片在联邦德国取景拍摄时,还有很多德国人坚信“兴登堡”号是因政治目的被炸毁的。

影片当中的人物角色大多为虚构,不过对“兴登堡”号的还原倒是相当真实。本片导演罗伯特·怀斯因执导《音乐之声》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去搜集和研究有关“兴登堡”号的资料,自称成了半个飞艇专家。他组织了80人的团队用4个月时间制作出一个巨大的飞艇吊舱,共使用了8吨铝材、上万米的织物和7 300米的绳索,并根据历史资料精心布置了内部的框架、舱室和陈设。另外还制作了一个7.6米长的“兴登堡”号整体模型,被吊挂起来用于以特技手法拍出飞行中的状态(这个模型后来收藏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而在拍摄难度最大的飞艇爆炸那一段中,内部起火和人员逃生的画面被处理成黑白色,与当年从外部拍到的飞艇坠毁的纪录影像巧妙结合,还配上现场记者在震惊中的播报录音,营造出真实的临场感。

虽说题材和主创都很有号召力,但《“兴登堡”号遇难记》上映后的评价并不太高,不过凭借出色的制作技术还是获得了1976年奥斯卡奖中的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两项特别成就奖。影片也让观众得以一窥当年乘坐飞艇的独特体验。比如乘客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源,想吸烟得到飞艇上独立的吸烟室,使用特制的点烟器。吸烟室的舱门是加压的,以防泄露的氢气进入,并禁止乘客将香烟或雪茄带出去。把钢笔竖立在桌面上,打赌多久会倒下,以此检验飞艇飞行的平稳性,这一插曲正是当时乘客们的余兴节目(如今我们在高铁上也这么玩)。还有所谓的“圣艾尔摩之火”(St.Elmo's fire),最初是源于海员对船只在风雨中行驶时桅杆上出现闪光这种自然现象的称呼,而飞艇穿过浓雾或云层时也积聚了大量静电,通过金属物释放出来会产生同样的电火花。“兴登堡”号发生爆炸的前一刻,有目击者看到其尾部先冒出蓝色闪光再燃起火焰,因此静电火花很可能就是引发事故的直接诱因。

2011年的《“兴登堡”号:最后航班》加重了爱情戏份。炸弹疑云之二:内外串通的苦肉计?

同样都是炸弹惹的祸,2011年德国的电视电影《“兴登堡”号:最后航班》(Hindenburg: The Last Flight)就埋下了更大的悬念。长达3个小时的剧情讲述了齐柏林飞艇公司的年轻工程师莫腾在法兰克福试飞滑翔机时失控落水,被路过的女子珍妮弗救出,对她一见倾心。莫腾参加美国领事馆的晚宴时才知道珍妮弗是美国油气大亨范曾特的千金,已经跟德国贵族之子弗里茨订婚。获悉身在美国的父亲病重,珍妮弗和母亲决定搭乘“兴登堡”号回国。在启程时,莫腾接到上司指示要阻止她们登机,却在与弗里茨的争斗中失手杀死对方。弗里茨临死前透露飞艇上有炸弹,莫腾为避开警察追捕乔装混上飞艇,要排除危险挽救爱人。

在“兴登堡”号航行途中,莫腾凭着对飞艇的了解,在珍妮弗和机组朋友的帮助下寻找线索查找炸弹,逐渐发现了真相。原来范曾特一直想将氦气卖给齐柏林公司来解决经营困境,就与德国高层合谋,要在“兴登堡”号抵达美国且乘员离开后制造爆炸事故,然后借舆论之势促使美国政府取消对氦气的出口禁令。然而德国人还另有打算,想趁着禁令解除之机获得特殊的燃料添加剂,进一步提高飞机性能,为纳粹发动战争做准备。尽管莫腾及时找到并拆除了炸弹,但“兴登堡”号在莱克赫斯特降落时转向过快,导致一根钢缆断裂后打穿气囊,静电火花引燃了泄露的氢气,这艘“巨无霸”还是难逃一劫。最终莫腾和珍妮弗有情人劫后余生,范曾特受到良心谴责就以死断绝了纳粹的阴谋。

本片中对乘客的设定与《“兴登堡”号遇难记》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夹杂着反纳粹的情节。虽然同样设计了寻找炸弹这样的桥段来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但这回是让纳粹背了锅,不过将飞艇的爆炸归因于氢气的意外泄露,倒是更符合当年对事故的调查结论。在拍摄制作上,《最后航班》也特制了一个5吨重的飞艇舱室来还原内部细节,并大量采用电脑特效技术重现飞艇全貌和失事过程,视觉效果也颇为壮观。

德国人真舍得自毁飞艇,用如此惊世骇俗的苦肉计来图谋打破贸易禁令吗?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这恐怕只是编剧脑洞大开的结果吧,不过美国垄断着氦气资源倒是历史事实。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够工业化地生产氦气,同时美国自己的飞艇也需要大量氦气,因此专门立法禁止出口这种战略物资。齐柏林公司在设计“兴登堡”号之初就计划采用不易爆燃的氦气,但一直无法让美方放松禁令,只得继续沿用氢气。不过自1910年以来,齐柏林飞艇在商业运输中还没有发生过致人伤亡的严重事故,因此德国人对氢气飞艇的安全性仍然抱有充分的自信。

然而在“兴登堡”号建成之前的10多年间,英国、法国和美国已经有多艘大型飞艇失事。最严重的一起是1933年美国海军的“阿克伦”号飞艇遭遇风暴坠毁,造成73名乘员身亡。而“兴登堡”号堪称“天空中的泰坦尼克”,在众目睽睽之下毁于大火,使得飞艇航运奢华而安全的神话破灭,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也是份量最重的一根稻草。虽说与之前的几起飞艇空难相比,在顷刻之间就陷入灭顶之灾的“兴登堡”号上还能有近三分之二的乘员得以幸存可谓奇迹,但也无法挽回恶劣的影响。1938年齐柏林公司就被迫中止了飞艇制造,到二战爆发后残存的飞艇都被下令拆解,将材料用于作战飞机的生产,大型飞艇从此退出了蓝天舞台。

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也许“兴登堡”号失事的确切原因永远都是一个谜团。无论如何,80年前这艘“巨无霸”缓缓掠过天际的雄姿,曾被视为航空科技成就的完美象征,令无数人为之着迷。而她轰然葬身火海的结局,也正如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豪华邮轮的命运那样既惊心动魄又引人唏嘘。

有意思的是,2016年美国科幻电视剧《穿越时间线》(Timeless)的第一集讲的正是“兴登堡”号事件,但剧情可就完全颠覆了史实。剧中的反派利用时间机器回到1937年5月6日的莱克赫斯特航空站,阻止了静电引发的灾难。而他的真正目的是在回程的飞艇上安放炸弹,除掉那些前往欧洲的美国重要人物,以此改变历史的走向。当然肩负维护时空秩序重任的主角们最后及时出手,挫败了这一企图。由此可见,在重大灾难事件背后总是会有着“阴谋论”的涌动,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眼球屡试不爽的噱头。

责任编辑:王鑫邦

无论《“兴登堡”号:最后航班》中的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兴登堡”号及其乘员的命运都令人唏嘘。

 

斯坦利的斑斓骏马

哈萨克斯坦米格-31

消灭活动控制面

勇士登场

协和和它曾经澎湃的心

捕食者最后的夏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