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财智

因“枯竭”而生长

作者:文|丘眉
“以铜立市、因铜而兴”的铜陵,2009年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之后,花了7年时间,这座城市完成历史蜕变,发展空间也得到拓展。

财经到人文,地标到数据,看城起城落。曾经让孟浩然有感的“火炽梅根冶”,叫李白惊叹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月夜炼铜图,在铜陵皆已无从寻找。我与长江沿岸的情缘连线,是一艘邮轮。父母一辈,很多人心里都系着一个一生要去一次的地点——北京,更具体地说,是天安门广场。比如我的母亲,我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就是陪她去北京,这也许会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去北京。

我心里系下的第一个地点应该是长江。这个是怎么系下的?显然不是母亲,也不会是父亲。父亲是典型的广东父亲,对子女完全撒手,更不会与我有什么心灵上的互动。我想答案应该是“流浪”。到达长江,与流浪的梦有关。但是,我不知道为何会有流浪的梦,也不知道这个梦从何时而起。

我从来不对外张扬这个梦。梦,是可以设想的,但永远无法猜想会以什么机缘实现。当然,除了刻意而行。

命运安排了一辆邮轮带我进入长江。在某一个清晨,在长江上,我站在邮轮的前端甲板上,也许穿着一件牛仔夹克,两岸在缓缓后退,退成了一片微凉幽美。此后,我在全中国行走,未有超越长江溯游而上之美。

我以为,我遇见铜陵,也是在那一趟长江邮轮之旅。我写了一篇独家的调查,是关于海螺水泥腐蚀铜陵长江大桥的。长江很美,我却在寻找两岸的丑陋。因为,我是一名调查记者,说得好听些是叫“瞭望者”,说得难听些就叫“扒粪者”。我想我并没有多么伟大的光荣与梦想,我只是一个本分者,本分于我的任务。

铜陵位于长江的下游。我在铜陵的登陆点古圣村更是接近长江边。如其名,铜陵是“中国古铜都”,因铜得名。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

我们现在使用钱币,收藏金条。曾经作为中国最为通行的货币铜,当下更多是作为艺术品,失去了它的“铜臭味”,也跌出了历史的主干流。曾经让孟浩然有感的“火炽梅根冶”,叫李白惊叹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月夜炼铜图,在铜陵皆已无从寻找。铜陵,2009年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铜陵的铜,或许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距离它两个多小时车程的怀宁县查湾村,1984年,村里一个青年第一次以海子的笔名写下了他的成名作《亚洲铜》: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铜陵市郊区的安庆矿区,与怀宁县接壤,但并非直接接壤查湾村,中间隔了好几个镇。海子没有解释过他选择“亚洲铜”的相关背景。你不知道他是否嗅到过隔壁的“铜味”,虽然,他喜欢看大量的民俗书籍,他的诗大多都带着地域的烙印。

铜陵是座小城,面积仅有3008平方公里,承载着全国170万人口。以铜立市、因铜而兴。融旧铸新,是这座城市的基因。铜陵是全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多项改革的试验示范市,世界最宽最薄的铜带也产自于这里,这座小城在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铜产业研发基地和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铜陵当然不甘于“资源枯竭”,花了7年时间,这座城市完成了历史蜕变,现在更是探索出了创新转型的“铜陵路径”。

2016年年初,枞阳划归铜陵。枞阳有着令人引以为豪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它让新兴工业城市铜陵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

 

专家点评

资本

公司

聚焦世界

破题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如何打造“数字政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