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地处福建省南端、闽粤交界处,有着中央苏区的红色血脉,同时也是牵系海峡彼岸台胞的侨乡。其北上可达厦门,南下则直通汕头。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并不意味着可轻而易举在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上拿到高分,相反,该县却是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事实上,硬币有两面,没有唯GDP马首是瞻而导致的暂时落后,反而成了强调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诏安最大的后发优势。保护了青山绿水,诏安正在努力打造“活力诏安、魅力诏安、生态诏安”,在好山好水里开挖宝藏。
“空壳”变“富村”
十年前,霞葛镇司下村还是一个干部队伍涣散、信访不断、基础设施落后、村财政收入为零的“空壳村”。直到2007年,年仅28岁的江子传当选为司下村党支部书记,司下村开始了一场华丽变身。江子传首要工作就是调整司下村两委队伍,为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他为党员定下了责任区和扶贫责任岗、卫生责任岗和绿化责任岗等。紧接着,修建村内主干道,打通了连接外面的经济通道,也增修了戏台、公园等。
“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才是这位年轻的村支部书记的重头戏。2017年,司下村建立了富硒蛋鸡养殖基地,并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帮扶贫困户达32家。就业服务、贷款入股合作、合作社指导养殖是司下村“党建+产业”的三种模式。据了解,合作社为1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养殖并给予技术指导,以每个鸡蛋1.5元的价格进行回收,并引导4户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以贷款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每年获得固定分红。在司下村党委的引领下,合作社与漳龙集团漳州味运营有限公司、福建好土鲜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以每个鸡蛋2元的价格批发销售。也因此,贫困户每年创收4000元,村财政创收3万元。
与司下村一样,位于太平镇的雄鸡村也因“一蛋”而天下闻名。雄鸡村的党员干部探索出一条“合作社+科研院校+贫困户”、“科技+品牌+互联网”的经营之路,让科技支撑起全镇品牌养殖业。太平镇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调整养鸡密度和运动量,让林下种鸡充分吸收土壤硒元素,从而提高了硒含量。也因此,雄鸡村的富硒鸡蛋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还打响了美誉度,注册了“景坑雄鸡”商标。该村首期1000只“富硒鸡”产蛋约10万枚,创造产值高达50万元。采访中,养殖户表示,目前“景坑雄鸡”牌富硒鸡蛋供不应求,需提前预订。
司下村、雄鸡村“党建+”模式仅仅是诏安党建引领助推农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诏安县委书记何德发介绍,近年来,诏安始终坚持创新党建引领,坚持抓党建创新促进产业扶贫、产业兴旺。一方面,从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优,充实村级班子队伍,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目前诏安全县217个行政村村主要干部中,经济能人占总数的86%;另一方面,推行“党建+产业”模式,以党建牵线搭桥产业,促进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联姻”,实现贫困村因地制宜培育主导支撑产业。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带领农民脱贫的“火车头”干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到太平镇走马村后,吸引记者一行的藏在小村庄的大品牌——迪士尼、索契冬奥会的商品都出自这块一分地九分山的村庄。当地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路径,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让村民富在产业上。据走马村党总支书记徐鸿斌介绍,该村有9家企业,其中6家非公企业都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鼓励当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同时在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牵线搭桥,如华达威、舜兴玩具厂都专门开辟出“就业扶贫专线”,吸纳贫困户就业,以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记者了解到,当地贫困户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业,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既能照顾家人还能获得收入,按照计件发薪,月收入在2000—4000多元不等。
公开数据显示,诏安动员企业参与扶贫,共引导222家非公企业建立非公党支部148个,覆盖率达到96.4%,全县有41家重点企业与41个贫困村挂钩帮扶,签约带动1000多户农户实现自身发展与脱贫的双赢。
同时,各级干部的一端连的是百姓,另一端则是企业。在以青梅为主导产业的诏安,青梅加工企业也从“党建+产业”中获益匪浅。正如何德发所言:“青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像溜溜果园、福益食品、四海食品等企业都是比较有知名度的领军企业,希望我们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帮扶服务,为这些企业在诏安扩大投资规模提供更好的环境。当然,还要积极扶持培育我们本土成长起来的这些青梅企业,争取能够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形成我们诏安自己的品牌,再通过这些企业的带动引领,让全县的青梅加工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硒”世之宝 诏安的富硒鸡蛋不仅成全了农民的致富梦,而且还在健康养生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解码“硒”世珍宝
诏安是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牌的“中国长寿之乡”,这也是漳州市首个、福建省第3个获此殊荣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诏安县地处闽粤交界,山清水秀,生态优势得天独厚,人文环境底深蕴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福寿之地。据了解,目前全县户籍人口中,百岁老人约有140余人。
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诏安之所以会以长寿闻名,除了优良的环境、健康的饮食、尊老敬老的传统之外,硒,是最值得书写的关键词。水是生命之源,诏安人的日常用水来自于乌山脚下的亚湖水库,不经加工处理就可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检测,该天然水含有适量的硒、锶、偏硅酸,长期饮用可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其中,硒,被称为“生命火种”,诏安现有的百岁老人日常饮食中的青梅、茶叶、蔬菜、大米、鸡蛋中均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根据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调查结果,诏安富硒土地面积76.2万亩,占县域面积的39.3%,富硒土壤面积和土壤含硒量为福建省首位,且“优质、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2013年7月,中国营养学会授予诏安县“中国海峡硒都”称号,使其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富硒资源,诏安县以入选福建省打造富硒农产品研发和生产示范基地试点县为契机,对富硒产业开展整体规划,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核心示范带。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试点建设一批富硒种养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引进冷链物流项目,进一步提升富硒产品流通水平,推动富硒产业加快集聚,已形成富硒青梅、富硒八仙茶、富硒名贵中药材等初具规模的生态产业。据统计,2016年,全县富硒产品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近40%农业人口从中受益。
2017年,诏安发起编制福建省《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并获批发布,建成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进一步促进富硒产业发展。此外,富硒产业发展迅猛,青梅种植面积12.8万亩,产值37.5亿元;八仙茶种植面积4.5万亩,产值6.8亿元;富硒蛋鸡20万羽,产值4000万元。
“诏安发展更加精准的定位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索。通过权威检测,诏安的农产品中含硒最高的是牡蛎,其后依次是鸡蛋、虾和八仙茶。”何德发对记者表示。于是,为整合富硒优势资源,诏安初步提出了“打造生态颐养之城、长寿富硒之乡”的发展目标。
茶青满园 诏安重点打造富硒产业,八仙茶因其含硒量高而成为富硒产品的一张名片。重点念好“山海经”
在悬钟古城外滨海的山丘上,一块刻有“望洋台”的天然竖石迎海而立,这三个浑然天成的红色大字为明嘉靖五年福建省布政司右参政蔡潮题刻。站在台上远眺汪洋,凭海临风,古有“钟门巨浪”的盛景。望洋台所在的梅岭镇是一座海滨古城,抗倭的英勇历史赋予了其独特的魅力。明洪武二十年,一座悬钟古城建立起来,该城以条石垒砌,依山势而建,是当时福建省南部的第一城堡。其西门千户所指挥吴二在顶鼎底湖练兵,把守海防。这座小城长期遭受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曾在此抗击倭寇。位于城外的望洋台如今是游客必到之处,而在百余年前则是诏安的海上门户。
事实上,蓝色仅仅是诏安的一种色彩,1/3是山,1/3是海,1/3是田——诏安呈现了最主要的三种地貌,同时也就意味着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然而,当地的旅游产业规模却远远没能与其天然优势相匹配。88公里长的海岸线基本处于原生态状态,乌山、九侯山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拥有中央苏区的红色基因与土楼文化的客家记忆也默默无闻。正如何德发所说,很多人都疑惑,诏安的旅游业为何发展滞后,这青山绿水之中蕴藏的巨大宝藏何时才能被挖掘?
“经过多年的摸索,诏安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基本捋清楚了。”何德发表示,诏安将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优势,抓好“一山一水一村”。“一山”就是依托乌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培育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一水”就是抓好滨海旅游;“一村”就是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
近年来,诏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出台《诏安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根据《意见》要求,诏安县、乡、村三级联动,重点推进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根据市场变化,策划合适的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
未来,在突出旅游产业培育、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的同时,诏安也在积极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农业”,加快推进秀篆富硒中草药养生体验及太平、西潭富硒农庄等特色农业体验项目;结合富美乡村建设和传统古村落开发,打造西潭镇山河村精品民宿、官陂镇大边村休闲温泉农庄,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发展“旅游+工业”,发挥绿源梅之韵酒庄“省级观光工厂”示范作用,带动一批工业企业打造旅游观光工厂。发展“旅游+文化”,加快太平沈福文纪念馆等项目建设,深入挖掘书画艺术文化、青梅文化、民俗文化等亮点元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康养”,充分发挥富硒、生态、人文优势,积极与中国建材凯盛集团、恒大农牧集团对接,推进西潭镇斗山岩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建设,打造休闲养生福地。
在打造旅游品牌上,诏安将重点念好“山海经”,在九侯山建设新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道路等配套项目,抓好九侯山风景区开发,并在梅岭重点推进“海上五台”文化智慧苑项目供电供水、码头建设、用岛报批等工作,加快南门村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凉亭、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梅岭镇瞄准滨海休闲旅游产业,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总投资达20多亿元的10个重点支撑项目,全力打造集观光旅游、商贸交易、综合物流、海产集散于一体的滨海休闲旅游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