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电影视觉奇观化的发展及滥用

作者:刘键
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百余年来我国一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碰撞摩擦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本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外来的冲击和内在的调整。视觉文化是人类在有能力较好地复制现实之后通过模拟来把握真实的文化趋势,它在社会转型中诞生,经过发展、成熟后,又重新反作用于社会转型与文化生产。作为视觉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影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生产消费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视觉奇观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在中国呈现了一个从诞生到兴盛的过程。

一、视觉奇观化在国内的发展

电影自其诞生之初就是视觉化的产物。《火车到站》《水浇园丁》不仅是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也在人类视觉延伸方面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在电影发展历程中,叙事性与图像性的争辩始终贯穿其间,互生互依。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观众需求的不断深入,从《金刚》到《侏罗纪公园》,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从绿幕特效到感应装置,一件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及技术的诞生和更新,让图像性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甚至超越了叙事性,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标志着电影视觉奇观化时代的降临。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奇观电影”的说法:“所谓奇观,在我看来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由话语向图像的转向,更是感性对理性的僭越,由自我向本我的回归和放纵。吸引力的影响和图画,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观影像和画面”。①

视觉奇观化电影在国内的发展是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等因素紧密相关的,可以将其视为视觉文化对社会转型的具体化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频繁的国际交流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转型,视觉文化亦伴随着此次国际交流的大潮在文化领域逐渐形成影响,中国电影也随之逐渐向视觉奇观化的方向转向。“政治”、“革命”等元素退下了以往的统治地位,之前并不被重视的视觉表达开始屡屡出现在大银幕之上,从《黄土地》《红高粱》等极具个人特征的颜色展示,到《大决战》系列中规模空前的军事场面,再到武侠主题的长盛不衰,各种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图像和特技在国内电影中被频繁运用。而到了新世纪,以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为标志,中国内地电影以大跨步的速度迈进了奇观化阵营,此类电影并不以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为重点,而是努力在片中渲染种种视觉奇观,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被极具视觉吸引力和快感的影像画面所迷惑,从而放弃对电影的叙事结构、主旨意味等方面的追求。一方面这是因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电影体制改革使各家电影公司从以往的“全民所有制”变成了“股份制”,让中国电影从此迈向了市场经济时代,并逐步走入产业化道路。电影工作者的创作观念和市场意识有了质的变化,从“让拍什么拍什么”变成了“想拍什么拍什么”,在选材、叙事、视听语言等方面不断追求突破,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拍摄风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娱乐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观众从“拍什么看什么”变成了“想看什么看什么”。随着市场开放,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视觉大片在国内攻城略地,亦影响了观众的评判标准,并通过票房为对电影进行了衡量和约束,使得国内电影工作者不得不加强视觉奇观体验,从而确定了娱乐为王的生产基调。一时间,以《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画皮》系列《西游·降魔篇》《狄仁杰》系列为代表的一大批视觉奇观大片充斥市场,获取了可观的票房成绩,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极大繁荣。

二、视觉奇观化滥用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视觉奇观化的滥用,影响了电影传统的叙事结构。一部成熟的电影需要有完整的语言逻辑以及严密的戏剧结构,通过话语来主导电影进行叙事追求,在情节上环环相扣,在逻辑上完整可信。但是视觉奇观技术运用的蔚然成风,导致在制作中越来越需遵循视听语言的叙事规律,从而压减了语言叙事的完整和深度。当一部时长90分钟的电影,需要以大量的篇幅去展现特效并利用剧情为特效服务时,其剧情发展规律必然会受到影响,即所谓的“奇观支配叙事”。当前国内部分大片片面追求色彩的炫目、技术的先进、场面的宏大,其结果往往导致故事情节单薄、肤浅,形式大于内容。以今年暑期上映的《动物世界》为例,尽管其题材、技术等商业属性与我国同类影片相比有较大突破,但因导演热衷于“炫技”,在片中安排了大量如追车、爆破等特效场面,不仅预算超标,也极大影响了电影节奏,在上映后并未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绩。

其次,视觉奇观化的滥用,是电影创作者对市场的片面迎合。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社会,市场效益成为电影制作的第一目标,观众的喜好、选择决定了电影项目的开展。因此每当一种类型片获得较大反响后,电影创作者便会迎合这种观众的需求开始前赴后继地生产更多同类型的作品,形成跟风。如《英雄》《卧虎藏龙》在全球走红后,国内在短时间内涌现了一大批类似电影,均是以古装、武打、大场面等视觉奇观做为卖点;而当引领电影技术革命的《阿凡达》诞生并大受欢迎后,国内电影创作者又纷纷将目标转向了3D技术。可以说,奇观化电影依靠不断迎合观众来从中盈利的同时,放弃了引导公众思考的社会责任,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随着基本盘的不断扩大与观众欣赏口味逐渐成熟,国内市场对于纯特效大片也已不如之前那般追捧,众多耗资巨大的大制作纷纷遭遇了票房的天花板,观众反而对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引起自身情感共鸣的作品青睐有加。如近日上映的《我不是药神》,投资仅有数千万元,但因描述的是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看病难”问题,至本文截稿已斩获了30亿票房,堪称今年暑期档的最大赢家。

第三,视觉奇观化的滥用导致了理性思考的缺失。观众需求决定了电影的制作,但热播的电影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的喜好,甚至使观众放弃对奇观之外的内容的思考,让观众在享受了视觉狂欢后却无所适从,既产生不了审美愉悦,也得不到精神上的缓解。以《小时代》系列电影为例,该系列浓墨重彩地堆砌了所谓“豪门”的灯红酒绿、青年男女的爱恨纠葛,以及奢华炫目的服饰首饰等等,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仿佛被投置于吹满肥皂泡的玻璃樽中,绚丽夺目却又空无一物。而当观赏电影结束回到现实世界后,观众会迅速体会到现实与幻境之间巨大的反差,处于一种焦躁而迷茫的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广大观众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电影为了商业目的而刻意、片面地去展现视觉奇观,这对于社会认知的构建十分不利。电影人应充分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创作中回归电影本质,发挥电影积极的社会功能。

注释:

①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责编:倪啸)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发展初探

谈《我们的村晚》中主持人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电视农业节目的坚守与创新

事实:后真相时代的价值感召

论影视演员艺德建设

聚焦科技兴国 彰显理想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