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
(一)智能媒体
智能媒体是什么?当前,国内外学界、业界尚未达成共识,存在多个理解视角,大抵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视角是技术的视角,即认为智能媒体由媒体、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据构成;第二种视角则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用户身上,指出智能媒体是一个囊括的综合体,包括了可以自动感受并迎合用户需求、为他们在服务和信息这两个终端提供上乘的使用体验。
基于以上两种被提及的不同视角,任锦鸾教授等认为“媒体智能化指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媒体行业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系统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而媒体智能化的成果就是智能媒体。①”这一定义综合了技术和用户两个视角,将智能媒体看作是智能技术和用户需求共同驱动下的媒体智能化的产物。
智能媒体打破了传播介质的界限,运用传感器、物联网等硬件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等软件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传媒系统,将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不同的信息流整合、分享、交互传播,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化、沉浸式的需求。智能媒体化是媒介融合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方式发生变革的重要体现,它是媒体进化的必然趋势,也预示着人-媒介-物三者融为一体的媒介发展趋势。
(二)未来影像
当前,先进影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3D裸眼影像、AR、VR等虚拟现实影像、全息影像等新影像越来越超越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符号,以一种动态、有声、互动的姿态,开启了人类多元感官体验的新世界。在此基础上,未来影像正在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
或许因为影像就在我们身边,又太过常见,它成为了一个被众人描摹但依然面目模糊的存在。对于影像,有偏向现实的概括,也有偏向感官、心理的解释。未来影像的概念,也需要从现实客观存在和人的感官、心理两个方面来综合描摹,未来影像在现代影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以一种“真实”“客观”的方式,满足着人的感官、心理想象,将人带入一个智能影像化的时代。
(三)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如果说影像
是电影、电视、网络影像艺术的关键因素,那么未来影像就是未来媒介的关键因素。同时,智能媒体是媒体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彰显着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智能媒体的逻辑下讨论未来影像,可将其理解为在高速发展、革新的智能媒体技术的驱动下,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上的影像在未来即将呈现的形式。
这种呈现形式,可以从技术、传播、产业三个方面来具体阐释:
首先,未来影像在智能媒体语境下是一种技术存在。作为一种技术,未来影像在不断实现技术革新的过程中,推动着智能媒体在影像呈现技术上走向“智能化”。这种“智能”一方面体现在未来影像技术本身具有“智能化”特点,能够使影像呈现方式上体现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人类提前设定好的命令,自主、自动、独立运作;另一方面体现在未来影像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具有“智能化”特点,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掌握厚重的用户资源,然后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智能化把握,智能地提供各种影像服务。在智能媒体语境中,从技术角度理解未来影像,有利于认识未来影像技术,促进未来影像技术的进步。
其次,未来影像在智能媒体语境下是一种传播形态。作为一种传播形态,未来影像以满足受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联觉等多元感官需求为目标,增强智能媒体的传播效果。未来影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符号一种传播形态,它将联合听觉符号、嗅觉符号、触觉符号、联觉符号等不同形式的传播形态,比如声音、气味、材质等,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传播,增强智能化的传播效果,让受众拥有智能化的体验。在智能媒体语境中,从传播角度理解未来影像,有利于让未来影像更加了解受众的期待,符合受众的需求,引领受众体验的丰富和发展。
最后,未来影像在智能媒体语境下是一种产业载体。作为一种产业载体,未来影像以“影像+”的方式,延伸扩展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配合智能媒体时代的“智能+”,带领人们进入到“智能影像+”生存状态。未来影像这种产业载体,有很强的包容性、增长性,它可以和各种产业实现交流、融合,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对所应用的行业起到“加持”的作用。在智能媒体语境中,从产业角度理解未来影像,可以探索未来影像产业化发展的潜能,为未来影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舞台。
二、反思:智能媒体语境下未来影像的发展现状
(一)技术进步
对未来影像技术的研究在上个世纪已经零星出现,但获得国内外学界、业界的密切关注,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各方的共同关注和协同努力下,未来影像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在也已初具规模。总体而言,当前最被看好的未来影像技术主要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影像等。从这三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间接地窥探出未来影像的发展现状。
1.VR(虚拟现实)
VR是英文Vitual Reali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虚拟现实”,通俗地讲就是运用技术创建和模拟一个同现实无限接近的虚拟仿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后,日本、欧美的多家游戏企业开始试水虚拟现实在游戏中的应用,电影、出版等其他大众传播行业紧随其后,也进行了相当数量的尝试。但是,由于很多技术方面的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尝试大多只是昙花一现。
直到近10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和媒体行业的巨头开始大力投资VR技术的研发与应用,VR技术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甚而2016年还被称为VR元年。VR技术有突破、有发展,也有普及、有推广,但不可否认,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从硬件技术来看,VR影像头戴设备已经广泛投入市场,但舒适感仍有待提高。在2016VR元年,VR头戴式显示器被大量投入市场,然而仅仅一年后,VR头戴式显示器就突遇萧瑟—2017年VR设备购买率急速锐减。究其根本原因,还在技术。从硬件技术来看,头戴显示器在外观笨重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眩晕、恶心等不适感,没有人能坚持1小时以上头戴VR设备而不感到疲惫。
另一方面,从软件技术来看,VR影像呈现方式已经运用于多个领域,但体验感仍有待提高。新闻、游戏、电影等多个领域都在进行VR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然而,影像质量与现实仍存在较大差距,沉浸式的多感体验实现起来仍有困难,在软件技术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AR(增强现实)
AR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增强现实”,即用技术使“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通过使“虚拟”和“现实”在同一空间和场景出现,从而增强对“现实”的认知和感官体验。如果说VR营造的是一个模拟现实的虚拟世界,它的本质是“虚拟”的话,那么AR则是在现实中叠加虚拟,起到对现实的增强作用,实现对现实的深层次感悟和体验,它的本质是“现实+虚拟”。
AR技术在1990年被提出,目的是使虚拟信息对真实世界进行补充、叠加和互动,增强对现实图景的感知。当用户接触到某个现实事物,通过使用AR技术,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现实上叠加更多虚拟却有深度的内容,以文字、音频、图像等形式,唤起用户的多维感官。例如,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地图APP,有许多都具备“AR实景导航”的功能,在运用这一功能时,地图APP能够监测到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同时,在手机上显示出用户脚下的路的实景图,通过在实景图上叠加出一条用户应该遵循的线路,使用户明确到达目的地所应走的方向和路线。
同VR相比,AR的起步相对较晚,在技术上不如VR成熟,但是凭借对“现实”和“虚拟”两方面的交互和叠加,AR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目前,AR在人机互动、虚拟展示、装配维修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优势巨大。比如,在教育领域,有些操作危险、实验器材昂贵,通过AR技术的人机互动,就可以安全简便地完成各种实践训练;在文化领域,对那些难以直接看到原形的文物进行原貌重现,就需要进行虚拟展示;在工业领域,设计好的工业原件是否适配,就可以通过AR技术模拟装配维修的过程,减少时间、人力、财力的浪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AR技术除了具有如同VR一般硬件、软件条件不足的发展困境之外,还需要解决如位置限制、功能单一、互动有限等问题,以实现虚拟、真实环境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实现用户体验的多元化。
3.全息
全息影像也是一种当前广受关注的影像技术,周杰伦演唱会中与邓丽君的隔空对唱,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为名义举办的演唱会等舞台表演中都应用了这一技术②。
然而,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准全息影像”,或者说“伪全息影像”。全息影像技术是指通过相干光(激光就是其中一种)干涉原理记录和查看图像,当合适地将其呈现时,客观物体的三维成像可以被精准的复制还原,这种照相技术可以记录客观物体所反射、甚至是透射光波里的一切振幅和相位。而记录胶片可以完整地重新构造被记录的客观物体所透射出来的任何光线,这使得其看起来就像客观物体摆在眼前。人们通过从不同的位置来变换角度观察,从而看到被透射的客观事物的全貌,被记录胶片所记载下来的成像由此是立体而清晰的。简而言之,真正的全息影像可以说是不通过任何介质,从地平线上的空气中就能显示出来影像,而且观看角度可以随意变换,体验者能够从三维立体的画面之中穿梭自如。
(二)用户体验
技术的进步最终是要服务于用户体验的。从传播角度看,影像作为一种传播形态,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未来影像利用技术实现用户体验感的丰富和强化,以推动智能媒体语境下自身的发展。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未来影像的发展现状,当前未来影像的呈现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沉浸感;二是在场感;三是互动感。
1.沉浸感
沉浸感指的是“用户浸入其中”的感受,未来影像所带给用户的沉浸感,是指未来影像通过变革和创新影像呈现方式,将用户带入到某一影像场景中,并使用户沉浸其中,这一场景可以是“完全虚拟的”,或者是“虚拟和现实并存的”,也或者是“虚拟和现实融为一体的”。未来影像的代表“VR”“AR”“全息”都会给用户带来沉浸感。
以“VR”为例,当用户观看VR影像时,这种沉浸感主要表现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临场沉浸感恰恰是未来影像所力图实现的价值追求。当用户借助VR技术进行临场体验之时,用户就通过头戴VR显示器的方式,实现了与现实空间的暂时隔离,当用户在VR显示器中观看时,呈现在用户眼前的已经不是那个可以用手触摸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而是未来影像所建构的与现实无限接近的“仿真世界”。此时,用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浸入”这个“VR虚拟现实世界”,并在其中体验将现实完全“虚拟”,又与现实接近的影像图景。即使受众知晓这种媒介体验其实是虚假的“临场”,他们也会如真正在场一般感知与反馈③。
2.在场感
在场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指的是用户认为自己“在场”,用户认为自己是某一场景中的一分子。如果说“沉浸感”强调的是未来影像的引导作用,是未来影像技术实现了“用户沉浸其中”的效果,那么,“在场感”强调的是用户主动参与到未来影像所创制的场景中,并主观地、能动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者”身份,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态度,讲述由自己感受到的故事。
这种“在场感”是通过用户的主动参与实现的,其中蕴藏着用户强烈的主观感受。“我在场”,“我正在现场”,是未来影像技术在当前能够带给用户的一种显著的体验感受。
3.互动感
互动感指的是用户与影像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用户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与影像之间有传播,也有反馈。
与沉浸感相比,互动感追求的是刺激,更多体现了用户与影像、用户与影像所创设的环境之间的反馈。互动中的反馈既可以是间接反馈,也可以是直接反馈。互动感调动了用户的主观能动性,让用户在参与影像的同时对影像进行反馈。
(三)产业推广
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和发明往往是最先运用在军事领域的,未来影像技术也是这样。正如VR的发展历程一样,VR技术在诞生之后也是率先被军方关注、研究,率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未来影像不仅仅应用于军事领域,而是逐渐向外推广,建立起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1.应用范围
首先,未来影像的应用范围广,与多种行业、产业相结合。这些行业、产业涉及游戏、影视、设计、制造、零售、医疗、教育、艺术等多领域,覆盖面广,交叉面深。
在影视领域,像3D电影、VR电影、全息电影这样运用未来影像技术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比如经典的《钢铁侠》中,剧中“钢铁侠”小罗布特·唐尼所运用的高科技全息投影。在设计、制造等领域,可以使用VR、AR等技术,实现虚拟仿真、模仿装配或日常维护、拆装等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在零售行业,未来影像与营销相结合,比如AR看房、AR看车,还有越来越多的AR与电商相结合的例子,网购时代,AR采用增强现实的技术,使用户可以远程试穿、试戴、试色,减少了交易成本,解决了用户需求。此外,未来影像在医疗、教育、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多。
2.融资能力
2018年上半年,AR/VR行业共完成93笔融资,比2017年同期(111笔)下降17.8%;总融资额约为81.28亿元(约合12.22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约为100.9亿元)下降19.6%。
细分来看,国内共发生27笔融资,总融资额约为20.2亿元(约合3.04亿美元);国外66笔,融资总额约为61.08亿(约合9.18亿美元)。
纵观2018上半年VR/AR行业国内外市场的融资情况,除3月外,国内外VR/AR行业的融资情况比较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历了2017年的动荡,行业整体在2018年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目前的VR/AR市场,还处在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
3.普及程度
如今,未来影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们外出游览、观光,或者在家娱乐、购物,可能就会时常惊讶地发现自己正在使用和享受的设备和技术,恰好就是未来影像的应用。比如,展览馆里的文物修复影像、舞蹈艺术表演的3D全息舞台设计、手机APP中的AR技术应用、上班工作时打卡用的“人脸识别”等等。
综上,未来影像在当前的发展趋于稳定,在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用户体验和产业推广也加快了步伐。
三、对于未来的展望
展望智能媒体语境下未来影像的发展趋势,一是虚拟与现实“融合”。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运用智能技术,促进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未来影像使李普曼曾经提出的“拟态环境”的设想成为现实,人类有能力通过对具有智能特征的未来影像技术的运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设出一个又一个基于现实基础又符合人类主观想象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世界。这一融合世界可以连接古代和现代,给用户营造“穿越感”,也可以汇集此地与彼地,让用户体验“新鲜感”。在未来影像的推动下,现实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更为接近,人的主观世界又增强了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客观与主观、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人类的感官、心理、体验随时随地被激发,使人类尽情徜徉在一个“境随心动”的世界。
然而,人类仍需警惕,智媒语境下的未来影像给人类带来“享受”“自由”的同时,何尝不是一种“制约”“束缚”。它抑制了人类的“理性”,让价值失去“意义”。我们不再能分辨出哪些是仿真的经历,哪些是亲身的体验,哪些是真实的记忆,或许“虚拟”和“真实的”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记忆和梦想一样也会变得难以区分④。
正如鲍得里亚《意义在传媒中的内爆》一文里提出的“内爆”概念那样,当代社会虽然充满了传媒资讯,然而信息和意义却“内爆”为毫无意义的“噪音”,不再有任何内容可言⑤。在未来影像作用下,真实和虚拟的中介不复存在,媒介与现实之间的干预也不复存在了,虚拟与真实的“交融”可能会发展成“内爆”而失去意义。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杞人忧天、因噎废食。在运用未来影像时,如果保持理性,那么,价值、意义、体验,以及新的现实都将重新建立起来。
二是全方位感官“延伸”。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是人的全方位感官“延伸”。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影像作为媒介的一种传播形态,则是人感官系统的延伸。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就通过实现人全方位感官的延伸,而让外在世界与虚拟“交融”,让客观与人的主观“交融”。那么,未来影像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无限接近于人的意识,将有可能如麦克卢汉预言的那样成为现实。
三是智能影像化“生存”。尼葛洛庞帝曾预言“数字化生存”,他说,“在虚拟现实中你可以张开双臂,拥抱银河,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或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⑥。
与“数字化生存”类似,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智能影像化生存”,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在智能影像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去享受。这时,虚拟和现实“交融”,外界客观与人的主观“交融”,人的感官体验与心理想象“交融”,未来影像随时随地把用户带到“去不到的地方”,身临神景奇境,获得实感体验。
“智能影像化生存”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无缝对接理想和现实的机会,人类凭借着对人的智能的运用,创造了“零点智媒”时代的一种未来可能。
综上所述,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人类未来感官的延伸,我们应当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营造人-媒介-物的新型融合媒介。
注释:
①任锦鸾等:基于技术与市场视角的智能媒体发展态势分析,《现代传播》,2017年第10期,第133-137页。
②周迅:吹了快70年 全息影像为何一直不能普及,中关村在线,https://m.zol.com.cn/article/6355041.html。
③史安斌、张耀钟:虚拟现实新闻:理念透析与现实批判,《学海》,2016年第6期,第154-160页。
④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版,第103页。
⑤季桂保:让-鲍德里亚的大众传媒理论述评,《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第61-65页。
⑥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责编: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