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舞蹈《昭君出塞》中民族艺术价值的体现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大众的现实生活,舞蹈艺术更是如此。在我国深厚文化底蕴与广阔地域环境的影响下,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被视为我国艺术文化中的瑰宝而广为传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产生与发展的独特历程。民族舞蹈产生于传统文化与大众生活当中,换句话说,舞蹈是对各地区地域文化、风俗的真实反映,发展于大众对文化艺术的不断认知过程中。因此,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总能带给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真实感与清新感,《昭君出塞》这支电视舞蹈综合体现了我国民族艺术价值。《昭君出塞》改编自古代真实的故事。汉朝时期,中原与匈奴常有战事,到汉元帝时期,匈奴单于提出和亲的请求,汉元帝决定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公主出嫁匈奴。当时后宫里有很多人,但却无人愿意远嫁匈奴。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缨”出塞,实现了汉与匈奴的和平安定。这部舞剧从战争时的苦难、和亲时的抉择再到和平时期的安定,一步步演绎出了昭君这一女性角色在面对和亲政治时的无助、抉择和勇敢,体现昭君的民族大爱和家国情怀。
1.舞蹈情感美的展现
传达舞者情感是民族舞蹈艺术得以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原因。民族舞蹈融汇着舞者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望及对社会人生的种种独到认知。而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也同样会被舞蹈选手传达出的情感美所震撼、所感染。透过流畅美妙的舞蹈动作,观众能够更为清晰和直观地感受到舞台上、荧屏中舞蹈表演者复杂多变的内心情感,并与其产生心灵及灵魂层面的交流。
《昭君出塞》紧紧抓住了舞蹈情感美的特质,并充分利用这一特质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将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通过舞者传递给观众;同时,节目对情感美的深刻演绎也揭示了我国民族舞蹈审美趋势的演化和发展。舞蹈背景音乐为琵琶曲,琵琶的音色浑厚、圆润,完美展示了漫漫和亲路上狂风肆虐、满天飞沙的恶劣环境,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昭君出塞的决心。在出塞这一段舞蹈中,舞蹈主演一改之前在汉宫中的端庄、绰约,在动作编排上吸收了敦煌舞蹈所特有的“反弹琵琶”姿势,动作华丽大方。通过这种编排,能使观众通过音乐转变、动作转换感受到《青冢记·出塞》的影子,也会对王昭君在和亲这条路上的大义、勇敢、坚强感同身受。
2.舞蹈民族韵律美的展现
节奏是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表现元素之一。对于歌曲与舞蹈这类表情艺术而言,节奏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节奏甚至关乎着舞蹈表演的成败。在舞蹈界,这种以人体律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舞蹈节奏被通称为韵律。舞蹈节目《昭君出塞》以惊艳的姿态,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惊喜。伴随着这支舞蹈时而高亢时而舒缓的背景音乐,灵活又飘逸的水袖绸缎、舞蹈演员柔软而又不乏刚韧的动作,使舞者表演起来衣角飘扬,每一个转身都充满惊艳,将民族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昭君出塞》为代表的电视舞蹈对韵律美的追求也显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主要审美趋势。
随着民族舞蹈影响力的提升,形形色色的舞蹈节目陆续登上电视荧屏,将抽象舞蹈艺术以日常化、通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供观众解读。而《昭君出塞》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号召大众关注舞蹈艺术本身,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民族舞蹈审美趋势的演变。
3.舞蹈中雕塑美的展现
空间艺术是舞蹈的主要呈现形式。民族舞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与现代舞、流行舞相比,其动作之间的停顿感、间歇感还是较为明显的,这种停顿感传达到观众的视线当中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短暂停留。基于此,民族舞蹈在造型上也多了一份雕塑之美。简言之,观众欣赏舞蹈表演的过程,也是其欣赏民族舞蹈雕塑之美的过程。而在进行舞蹈作品创作时,舞蹈动作的每一个瞬间都会在观众的视觉上形成一个个不尽相同的造型形象,这种律动化明显、节奏性极强的“雕塑”串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舞蹈画面。《昭君出塞》将这种雕塑之美由现代舞扩大到了民族舞蹈层面,成为民族舞蹈审美趋势之一。
二、电视舞蹈《昭君出塞》的本体魅力
何为舞蹈?闻一多先生曾在《说舞》一文中指出:“舞是最直接、最单纯、最朴实、最强烈而又最充足的生命情调。”一言蔽之,舞蹈并不是对形形色色的生活形态的刻板还原,也不是对林林总总的自然万象的表象模仿。而是紧紧围绕生命展开的,富有综合性、实用性、律动性且极具独立品格的艺术门类。泛娱乐化背景下,不少舞蹈节目的制作重心都偏向了娱乐性,从而导致节目专业度降低,特色尽失。
或许是生命重燃了舞蹈的激情,亦或者是舞蹈重新唤起了大众对生命与灵魂的感知。在《昭君出塞》的舞台上,观众亲眼见证了舞蹈本体的魅力。在这里,舞蹈不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而是一种独属于个体生命的魅力。每一位舞者的每一支舞蹈都是在用肉体传递自身的灵魂和思想,这些精彩、生动的舞蹈表演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从这些舞者丰富的生命情感与灵活的身体律动以及富有独创性、技艺性的舞蹈演绎过程中,欣赏者不仅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也能真实而直接地看到民族舞蹈艺术的重新回归。
1.舞蹈独创性的展现
我国的民族舞蹈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传统与审美,在其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本民族的民族风格。想要长久保持民族舞蹈的风格特色,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是重中之重。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舞蹈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特色,才能使民族舞蹈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与发扬。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舞蹈艺术更应秉承这一理念,与时俱进,积极探寻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
舞蹈《昭君出塞》的编导孔德辛不愿让“王昭君”的舞剧成为固定舞蹈风格的载体,因为风格太过绚烂华丽,很有可能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编排和服饰上,而导致舞蹈对人物的刻画不够深刻。相反,她通过舞者唐诗逸而呈现出来的“王昭君”形象,改变了惯有的舞剧艺术表现形式,跳出了原有风格的制约。可以说,这是一次尝试,更是一种创新。可以说,《昭君出塞》不仅展现了舞蹈演员自身精湛的舞技,同时也将编导对本民族舞蹈的独特见解融入到作品当中,一则创新了民族舞的表现形式,二则也充分体现了民族舞蹈的独创性,向观众展示了民族舞蹈强大的爆发力与感染力。
2.舞蹈技艺性的展现
技艺性是舞蹈审美的另一主要特征。人的肢体动作是舞蹈演绎的主要手段,在舞蹈题材范围不断扩大、舞蹈主题不断丰富的发展状况下,民族舞蹈想要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加舞蹈的可观赏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民族舞蹈的技艺性。所谓舞蹈的技艺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对舞蹈演员舞蹈表演的技巧性要求,如身体的柔软性、慢动作的把握、造型的控制以及多圈旋转、连续腾空跳跃等;第二是指舞蹈演员对所塑造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掌控以及人物性格的真实再现。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舞蹈环境的布置、舞蹈动作的编排,亦或是在人物情绪的代入中,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技艺性,才能使观众真切感受到舞蹈的美与舞蹈表演的审美价值。而舞者对以上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也是《昭君出塞》舞蹈表演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
《昭君出塞》在演绎“和亲”这段情景时,通过大方的肢体动作将匈奴舞蹈的豁达粗犷表现得淋漓尽致。昭君出塞大义和亲,为两国带来了安定和平。对于昭君来说,与其在汉宫中平平淡淡终老此生,倒不如勇敢选择一条新路。王昭君正是以她的智慧、勇敢,实现了她的远大抱负。通过细腻的舞蹈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昭君出塞的完整历程。而从舞蹈的环境布置来看,舞者们身着汉代特有的服装,透露着强烈的民族气息。此外,随着舞蹈情节的变换,整个舞台的光线也由红转蓝再变为绿,不同色调的灯光悄无声息地调节着舞蹈的氛围,也将这种时刻变化的紧张气氛传达给观众,使观众的视线时刻锁定在舞蹈与舞者本身。因此,无论是在舞蹈艺术的探索与创新方面,亦或是在舞蹈技巧的展现方面,《昭君出塞》都足以称得上是一支优秀的舞蹈。
基金项目:西部义务教育中舞蹈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号:12XSYK060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责编: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