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戏曲剧场型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出路

作者:邵振奇
戏曲剧场型栏目指的是有相对固定的名称、播出周期、播出时长,以展现剧场或舞台上的戏曲表演(一般为专业演员的演出)为内容的电视栏目类型。与其他类型的戏曲电视栏目相比,戏曲剧场型栏目对戏曲艺术的改造程度最低,更多地保留了戏曲艺术的原汁原味,以欣赏性和记录性为主要功能。本文对戏曲电视剧场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揭示其当前存在的局限和问题,探究其未来发展的出路。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现有的戏曲剧场型栏目全部集中在专业化的戏曲频道。其中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有6档,分别为《CCTV空中剧院》《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名段欣赏》《九州大戏台》和《精彩回放》。另有河南梨园频道《看大戏》和上海七彩戏剧频道《海上大剧院》2档。

从播出频率上看,央视《名段欣赏》《精彩回放》为日播栏目,其他4档合计每周播出5次,并充分考虑到同质栏目时间安排上的交叉。梨园频道和七彩戏剧频道的资源和力量远不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他们的自办栏目数量有限,大量时间用于播放戏曲唱段,所以他们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播出频率比较高,《海上大剧院》是每天四个时段播出,《看大戏》则每天多达八个时段播出。

从地理分布来看,此类栏目集中在北京、上海、河南三省(市),地理分布极不均衡。我国有三百多个地方戏剧种,毋庸置疑电视是当今社会传播地方戏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这个责任不可能完全由中央电视台承担,省市级电视台应该贡献出一定频道资源作为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戏剧种的展现平台,通过电视实现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满足全国观众尤其是本地观众对于乡土戏曲的欣赏需求。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两档典型戏曲剧场类栏目《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CCTV空中剧院》为例,根据201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播出情况,从剧种分布、题材内容、思想内涵等角度,讨论此类栏目当前存在的局限与问题。

1.剧目重复,剧种单一

在201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上述两档栏目共播出剧目187出,其中重复89次,重复率高达47.6%。这两档栏目播出京剧数量最多,重复的剧目也最高,主要集中在《秦香莲》《狸猫换太子》《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打侄上坟》《打金砖》《野猪林》《清风亭》《定军山》《红鬃烈马》《赵氏孤儿》《伍子胥》等;评剧重复的剧目主要集中在《秦香莲》《李双双》《桃花庵》《珍珠衫》《玉堂春》《朱痕记》《杜十娘》《海棠红》《临江驿》等;越剧、豫剧和黄梅戏的重复率也很高,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盘妻索妻》《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六尺巷》等剧目。

2.选题狭隘,资源匮乏

通过对播出剧目的统计可见,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集中在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其中爱情故事首当其冲,如《秦香莲》《韩玉娘》《玉堂春》《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杜十娘》《女驸马》《状元媒》等。其次,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题材也较多,如《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四进士》《杨门女将》《伍子胥》等。

中国戏曲绵延千年,剧目众多。1956年首次剧目统计时,剧目总数就达51867个。当前,大力挖掘传统剧目,努力开拓新剧目,已成为广大戏曲和电视工作者必须正视的课题。

3.脱离生活,曲高和寡

戏曲电视剧场的剧目脱离时代,首先表现在传统戏居多,尤其以唐、宋、明、清为主。在201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两栏目播出的传统戏超过了九成,这些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十分久远,即使有类似《香莲案》《朝阳沟》这样的新编戏,故事中的人物和时代也与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生活状态远离。其次,从创作主体和情节内容看,戏曲这种来自民间并被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改造的艺术形式已经几乎成为了高雅文化的代表,民间戏曲的创作产量急剧减少,专业剧团和文化部门创作的戏曲往往“曲高和寡”,脱离群众,戏曲的“俗文化”属性几乎荡然无存,故事情节距百姓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失去了其应有的平民性、贴近性、通俗性等特征。与现代社会盛行的“快餐文化”相比,优秀的现代戏创作难、投入大、周期长,不能“十年磨一剑”,更加重了危机现象的延续。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发展出路

1.剧情:凸显戏剧悬念,增强矛盾冲突

观众看戏首先是冲着剧情,冲着故事来的。进入电视剧场演出的戏曲作品要在具备文学性的同时,更加重视舞台性,不仅“耐看”,更要“好看”,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就有“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之争,“场上之曲”无疑更有利于推动戏曲健康发展。我国元曲剧作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就十分注重剧本舞台演出的效果。“他知道本色派的曲文易于为群众所了解,所以他不常用诗词一般的句子;他知道一个故事应如何布置安排,才能够得到演剧的效果;他知道用某一类社会人生中常发生的事项,或哪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作题材,才能够使观众更易于和他接近”①。人们之所以称他的作品“更富于戏曲的性质、生命与精神”,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救风尘》《窦娥冤》这样的作品戏剧冲突强,舞台效果好,更能吸引观众的持续关注。

概括而言戏曲电视剧场中的戏曲演出,在剧情上应具备如下特征。首先是剧情的戏剧性。所谓剧情戏剧性,指的是戏曲事件、行动、变化、结构、人物、语言所呈现出来的观众对于情节的整体观赏效果;其次是线索的清晰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要有清晰的脉络,不可令观众费解;再次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趣味性,突出故事的悬念以及矛盾冲突;复次要有立意的新奇性,注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理;最后还要注意语言的口语性,多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2.选材:明确通俗定位,贴近百姓生活

戏曲电视工作者应洞察新时代群众关注的人物和事件,使作品既保留传统戏曲的精华和风味,又让普通百姓在能接受、看得懂中获得戏曲中蕴含的契合时代精神新的价值启迪。山西临汾蒲剧院2000年上演的新编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改编自贾平凹的小说《土炕》,该剧结构精炼,风格朴实,表演真挚,动人心魄,蕴涵了相当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任跟心和郭泽民两位首届梅花奖得主担任主演,他们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其表演既有生活的内涵,又兼有戏曲的程式感,真正做到了内情真、外形像、直观美,成为近来现代戏中最为出色的剧目之一,推向荧屏后更是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藉此可以看出,真正富有戏曲魅力、呼应时代问题和艺术创造力的好戏是完全能够把流失的观众拉回剧场(包括电视剧场)的。

3.制作:妙用视听语言,彰显艺术特色

戏曲电视剧场是戏曲与电视两种艺术的融合。电视摄像不应只满足于舞台记录的功能,而应致力于用电视化的艺术拍摄手法,弥补剧场观看“固定场景”和“固定视角”产生的视觉局限,并且通过画面的构图、角度的变化、景别的切换及镜头的运动,更好地配合戏曲故事的节奏和情感,更生动、细致地展现演员表演的技巧(如演员的表情、眼神等不易察觉的表演细节等),用电视手段强化戏曲表演艺术的特色。电视摄像应是对戏曲舞台的再创造、再提升。“在拍摄舞台戏曲前,电视导演和摄像应该充分了解该剧的戏曲基调、唱腔以及人物关系等等。在实际录制中,导演和摄像配合,根据唱腔的快慢、情绪的起伏,运用电视镜头语言,或叠化、或推拉、或快切,把观众带入演员表演的特定情境。也就是通常所谓表演要在锣鼓点上,电视切换要在节奏点上”②。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由《越女争锋》总决赛冠军—青年演员张琳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回十八》一折,摄像师和导播首先通过一组摇镜头刻画了梁山伯翻山看到牡丹和池塘里的鸳鸯,回想祝英台曾经的暗示,继而通过一组固定镜头,配合唱词“梁山伯真是呆头鹅”,表现了梁山伯的顿悟;紧接着通过摇镜头和多机位固定镜头的切换,以及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的变化,表现了伴随着梁山伯回忆的不断清晰,心中的欣喜渐强,唱词由“一桩桩言语我费思量”到“奔祝庄,我心花怒放”,动作依次为站立、下蹲、踏步、跳跃、舞动、小跑、旋转,镜头景别、镜头运动、人物动作和唱词都恰如其分地处理了动与静、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契合人物的情感节奏,戏曲效果十分传神;最后,再通过一组连续跟拍镜头的运用,细致刻画了演员的台步、扇子和面部表情,加之叠化、特写、快切等拍摄剪辑手法的恰当运用,传达出梁山伯越来越喜,步伐越来越快的情节,更展现出演员扎实的身段技巧、多变的表情和张弛的情绪。这一折通过较为规范和高明的拍摄技巧,体现出清晰的叙事节奏,丰富的层次变化和细腻的情节处理,使故事更为传神,表演极富张力,达到了“1+1>2”的艺术效果,令人过目不忘。

总之,编导要充分运用视听语言和后期制作技术,采用多变的景别、光线、色彩,充分发挥视听两方面的特长,以期强化戏曲“声”、“形”、“神”、“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传播视角下安徽戏曲资源的文化资本转化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5D88)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叶长海: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戏剧艺术》,2003年第3期,第42-52页。

②朱于越:舞台戏曲电视拍摄初探,《当代电视》,2011年第5期,第62-63页。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责编:王军强)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发展初探

谈《我们的村晚》中主持人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电视农业节目的坚守与创新

事实:后真相时代的价值感召

论影视演员艺德建设

聚焦科技兴国 彰显理想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