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绿水青山看中国》: 人文地理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性表达

作者:董守业
2017年国庆期间,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科教频道联合推出的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正式播出,该节目是我国首档聚焦生态文明主题的人文地理节目,被认为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词语大会》后,央视科教频道升级“大会”体传播模式,全力打造的一档崭新节目。节目原创性地挖掘我国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资源,分别以山、水、林、田、湖、乡愁、丝路和美丽中国为主题,采用形式多样的电视表达手法,对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了创新性的综艺表达。

一、借助综艺形式,解读生态理念,讲述生态故事

近年来,不合理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导致的环境破坏引起全世界的警惕。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提到更高的层面,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求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建成美丽中国。央视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回应时代的需求,打造了《绿水青山看中国》这档传播现代生态文明和传统生态理念的节目,在题目上就以“绿水青山”为名,把节目的生态旨归表现得格外突出。节目一方面向观众介绍相关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选手讲述、短片介绍、主持人串场等多种环节,向全世界展现近年来我国在湿地、林木、水源、田地、野生动物等生态治理中涌现的杰出人物、感人故事和可喜成就,节目全程洋溢着浓郁的生态色彩。

《绿水青山看中国》从选手身上展开生态话题,讲述生态故事。传统的知识竞赛节目中,制作者经常陷入“强专业”和“弱趣味”的困境,而采取的对策往往是增强比赛悬念。《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增加悬念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和呈现不同选手的个性化故事,即选手们各自与地理环境、生态文明相遇后发生的独特故事、经历的特殊人生,从而使单向的、刻板的地理常识参与进选手们五花八门的生活故事中,实现了节目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平衡。比如节目中的选手有全程步行走完我国最长的人文景观大道318国道的行者、有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公务员、有带着爱人游走世界的老人、有辞去公职去农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志愿者、有志愿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普通人、有聚焦于地理领域的女博士……这些选手们以“地理”为标,以“美丽中国”为的,向全世界观众讲述了他们建设生态中国的故事。

二、开创性地挖掘地理内容资源,打造人文地理节目新模式

地理内容资源一直是文艺和科教领域的重要题材,从电视对地理内容的呈现来说,过去多以纪录片、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叙事与传播。比如以人文追寻和历史开掘为特色的《话说长江》,就是一部关于长江流域地理及人文历史的纪录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播出后反响强烈,成为我国观众首次形象直观地了解祖国人文地理的电视节目。此后,《望长城》《故宫》《敦煌》《庐山:人文圣山》等多部优秀人文地理纪录片被拍摄出来,让纪录片成为国人了解我国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传播形式逐渐暴露出一些如单向内容灌输、叙事单一、趣味性弱、互动性不强、娱乐性较弱等弊端。在综艺节目“一统天下”的电视文化环境下,地理类纪录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如何把丰富的地理内容资源借助新的电视形式演绎出来,考验着电视人的智慧。《绿水青山看中国》的播出,让观众耳目一新,成为地理类电视节目的新模式。

《绿水青山看中国》利用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综艺形式”和“综艺视角”展现我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风貌,既为综艺家族新增了成员,又为地理类电视节目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绿水青山看中国》采用益智类文化节目的形式,通过全民海选,选出了一批热爱地理、敬畏自然、向往绿色生活的选手,让他们同台答题、交流和展示。地理爱好者及其“地理故事”、地理常识竞答、地理实景展示和虚拟呈现、地理专家解读等多层次“地理内容资源”同台亮相,把相关的地理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给电视观众,这在地理类节目中是从未有过的。作为一档益智类节目,导演组深入节目中所涉及的地理区域进行实景拍摄,在节目的短片中,观众既可以通过大视角的航拍俯瞰秦岭、壶口瀑布、泸定桥、篁岭古村等实景,又能通过导演组提供的细节描述看到雪乡的雪花形状等微观景观,一方面通过视频短片得到呈现,另一方面又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向中外观众进行了传播,这种挑战性质和娱乐气氛兼具的传播方式,比传统的纪录片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绿水青山看中国》不仅传播表象的地理知识,也在节目中探究着地理知识和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理,从而把观众引向知识学习、娱乐休闲之外的“智性启发”,挖掘地理常识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寓意。比如第一期是以“山”为主题,文学教授郦波认为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博、大、深、厚,对应的成语有恩重如山、寿比南山、父爱如山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地理专家张捷教授则认为山是大自然不屈服于平庸、勇于突破自我的结果。在专家们的不同解读中,地理知识升华为人生智慧,观众在一档节目中得到了多种文化收获。另外,在答题环节,节目会有意地安排或引出选手们的“地理故事”,比如旅行中的经历和感悟、求学和工作中与“地理”发生的“故事”等等,从而将地理、益智、知识、感悟等深度融合在一起,让死板的地理知识通过选手们的生活和生命呈现出来。

三、“地理人文盛宴”:《绿水青山看中国》的几个亮点

《绿水青山看中国》播出后,被媒体誉为“独具魅力、雅俗共赏的超级地理人文盛宴”,这种评价在近年来的地理类节目中是少有的。节目兼顾了地理类节目的知识性与综艺节目的趣味性,很注重舞台表演和视频播放的视听效果,设置了妙趣横生、悬念重重的竞赛环节,加之专家们视角各异、见解深刻的评点,整个节目既跳出了竞答类节目的死板,又摆脱了综艺节目过度娱乐的困境,给观众带来了一档人文地理大餐。

益智竞答类类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关注,主要取决于节目在规则设计上的悬念性与科学性。好的比赛规则能够在选手与主持人、嘉宾与选手、多个选手之间以及单个选手自身内部形成多种张力,提高竞答的对抗性和戏剧性,这样产生的悬念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让节目更加吸引观众。《绿水青山看中国》采用“淘汰赛+车轮战”的竞赛模式,一方面使所有选手都有出镜答题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能重点展示强势选手的激烈比拼。81位从社会各界精心挑选出的选手需闯过大浪淘沙、突出重围和海阔鱼跃三大关,才能进入决赛。每一期节目均由这三个竞赛环节组成,在第一环节“大浪淘沙”中,81位选手排成9排,每排9位,共答一题,答题失败的选手暂时出局;共有60位选手能够进入第二环节,即“突出重围”,他们同台参加竞答,在最短时间内竞答正确的两位选手为胜利者,可以进入第三环节“海阔鱼跃”,进行1+1对抗,也就是当期的高潮阶段,两位选手需要经过三轮比赛,才能决出本场冠军,参加第九场的总决赛。每一期的每一关竞争都很激烈,而前后9场大战更是悬念重重,这样的设置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收视心理。

《绿水青山看中国》在视听效果上的特色也是节目受欢迎的重要因素。节目在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呈现上的一大创意,就是使影像记录产生国画般的艺术效果。为了实现这一预期效果,节目组大胆采用“先入为主”的数字虚拟技术,配上精心拍摄的实景图画,从而把观众带入斑斓缤纷的景色中。比如第一期开场中,观众就被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盛景震撼,节目一开始就让庄子梦境中轻盈曼舞的蝴蝶、徐徐展开的宣纸画轴等最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先行出场,同时根据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会有青山绿水、广袤平原和险峻山峰等地理实景出现在屏幕上。拍摄组通过航拍、微距等多种拍摄手法,把相关地理景观呈现出来,既有远景近景,还有局部特写,在画面的布局上借鉴国画的构图、文字题跋、留白等,从而展现出与传统国画相媲美的画面美。另一方面,《绿水青山看中国》用巨幅LED屏幕装扮舞台空间,把演播厅布置成“绿水青山”的样子,给观众带来愉悦与舒朗的感觉。同时,还开创性地增加了“地屏”这一呈现设备,使节目中涉及到的地理方位等元素可以在地屏上得以呈现,拓展了观众的收看视角。

有特色的主持和点评风格也是节目的亮点。《绿水青山看中国》作为知识竞答类节目,邀请了视野开阔、文化积累深厚、一直致力于高深文化通俗化传播的知名学者郦波、蒙曼、王立群和地理学者张捷作为点评嘉宾,这几位学者的精彩点评使节目兼顾了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话题的开放性,从而使节目得以升华。而主持人撒贝宁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幽默的语言表达、随机有度的临场应变,把节目中的相关元素串联成合情合理的叙事逻辑,从而改变了益智类节目主持人利用笑话、自我表演等手段来“圆场”的传统手法,被媒体评价为“智慧幽默、游刃有余”。

总之,《绿水青山看中国》以地理内容资源为切入点,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采用综艺模式,打造了人文地理类电视节目和益智竞答类节目的新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责编:倪啸)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发展初探

谈《我们的村晚》中主持人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电视农业节目的坚守与创新

事实:后真相时代的价值感召

论影视演员艺德建设

聚焦科技兴国 彰显理想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