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了,我的家》如何成功将“家风”二字破题,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寄于嘉宾讲述的故事中,本文将用“5W”模式,即“传播者是谁”“传播内容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播”“传播受众又是谁”,以及“引起了什么样的传播效果”这五方面来分析该档节目受欢迎的原因。
一、传播者:精选的嘉宾和专业的主持人
《谢谢了,我的家》自播出以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整个节目没有刻意煽情和拔高,而是从小处入手,通过嘉宾讲故事的方式将优秀家风质朴地表达出来,使观众明白这些嘉宾是受何种家风氛围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并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内容本身吸引人之外,精挑细选的嘉宾以及与节目风格高度契合的优秀主持人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谢谢了,我的家》节目组在第一季节目中从100多位候选人中精选了54位嘉宾来讲述家风故事。在这54位嘉宾中,有不同行业、不同身份背景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代表。嘉宾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嘉宾是名人之后,如节目组邀请了朱德、汪曾祺、丰子恺、陈嘉庚、徐志摩、齐白石、钱学森、任弼时等名人后代来讲述他们的家风故事。这些名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家族有着什么样的家风是神秘且吸引人的,选择他们的后代来讲述他们家族的故事,无疑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动人的。第二类嘉宾是在各行各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如节目组邀请了青年钢琴家吴纯、主持人倪萍、排球运动员赵蕊蕊、设计师范石钟、外交官沙祖康、演员蒋小涵等来讲述他们的家风故事。通过这些嘉宾动情的讲述,使观众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人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支持他的伟大家庭和优良的家风传承。除了这些杰出人物外,节目组还邀请了素人嘉宾,如熊猫奶爸牟长雨、优秀警察张 、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刘大铭、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等。这些普通人身上都带有最平实的情感,但却闪耀着道德的力量,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悟。节目组邀请的最后一类嘉宾是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代表。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广大海内外华人观众,选择这些人物做嘉宾,既展现了节目的全球视野,也表明了全球华人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共同的家。如节目组邀请了台湾律师高秉涵、香港歌唱家苏芮、美籍华人神探李昌钰、数学家丘成桐等,通过他们动情讲述家风故事,使观众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华夏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
一档节目往往根据节目定位来挑选合适的主持人,而主持人的风格也会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谢谢了,我的家》是一档文化类节目,与其他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较高。节目组之所以选择敬一丹做主持人,是因为她稳健、知性、亲切、朴实的台风与这档节目风格高度契合。有着丰富主持经验的她,对《谢谢了,我的家》这档节目的理解、认知、把控力都十分到位。敬一丹认为“家风”这个词是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会成为一个家庭的常用词,但是每个小家都有自己的独家故事,有家的独特规矩,这才是值得关注的。在节目里,她使所有嘉宾都回归到家的背景,这就使观众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以小见大,成功为“家风”二字破题。在她对节目十足的把控力下,整个节目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在与她真诚的对话中,嘉宾们能放下包袱,动情地讲述家风故事。可以说,这档节目的成功,与敬一丹的个人主持魅力是分不开的。
二、传播内容:以家为出发点,体现对家风精神的传承
1.精准的节目表达
文化类节目的“高冷”格调与生俱来,家风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旧话题,如何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是节目组面临的挑战之一。《谢谢了,我的家》节目力求将每位嘉宾还原到生活中的状态去讲述家的故事,不刻意说教,也不制造泪点,更不刻意拔高,嘉宾只需要真诚地讲述家事,做到接地气即可。
来到《谢谢了,我的家》的每一位嘉宾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讲起家族人物故事时,都怀揣热情与虔诚,不忘初心,令观众动容。如,神探李昌钰博士在谈及母亲时数次哽咽,他说在母亲那儿,他永远是小孩子,母亲从早到晚不断告诉他,待人要好,做事要认真,虽然没有钱,但也要干干净净;主持人倪萍在现场回忆了姥姥语录,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姥姥传承的善良、平和、宽容、幽默的家风分不开的。总之,节目以讲故事的方式入手,以细节为切入点,使优秀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位嘉宾真情实感的讲述,都形成了巨大的磁场,使观众感悟到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源于生活、尊重生活,且能指引生活,是传统而厚重的。
2.独特而巧妙的节目编排
《谢谢了,我的家》节目舞台朴素大方,风格上删繁就简,但节目的许多微小细节却彰显了人情味和厚重感,与访谈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首先,简洁而温馨的舞台设计。在一千多平米的演播室里,一个“时光瓶”,一对简单的沙发,一方“家风博物馆”,以及一张张温馨的家庭合影,是节目的全部场景。这样的设计朴实无华却卓尔不凡,为访谈营造了轻松自在的环境,嘉宾在此展开记忆中的家风往事,让观众沉浸在家的深层文化氛围里。
其次,巧妙的时光瓶、家风博物馆及家风画的设计。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问:“打开时光瓶,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有关家的小故事便由此展开,每位嘉宾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句话往往非常质朴,却将家的味道原原本本地还原。在访谈过程中,一张张温馨的家庭合影出现在节目的布景里,填补着观众对嘉宾所描述画面的想象力。结合嘉宾讲述的生活场景,插画师现场作出一幅充满温情的家风画,使嘉宾最美好的记忆得以升华。当访谈结束时,主持人请嘉宾移步到象征收藏了家庭历史的家风博物馆前,将他对家人的寄语留在时光瓶里。“时光瓶”的创新化表达,不仅仅是仪式,它使情感的表达有了一个更体面的载体,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最后,节目组还穿插了“说出你的爱”素人表白环节。这种大众化的叙事方式不仅使感恩走进观众心里,萌生出对家的感激之情,而且照应了节目组以“谢谢”为主线编排节目的出发点。
三、传播渠道:两微一端,多渠道互动
在《谢谢了,我的家》创作之初,主创人员就提出要把节目打造成一场中华民族的集体议程。家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当下浮躁的语境下,此类节目极易陷入被动,打不开市场。《谢谢了,我的家》吸取了同类节目的经验教训,寻求更多的融合机会,进行跨频道及多个终端的节目推介,以互联网时代风靡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几大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渠道为主战场,增强其社交属性,让广大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节目,长尾效应明显。数据显示,《谢谢了,我的家》在家风类节目中收视率稳居第一。在微信上《谢谢了,我的家》的公众号得到粉丝的积极评论;在微博上,有关“谢谢了,我的家”的相关主话题阅读量已上亿;节目组还运用短视频的形式,配合颇具网络感的标题来进行传播。同时,《谢谢了,我的家》节目组还尝试了其他的内容分发形式,如在喜马拉雅FM上推出同步音频节目,也取得了不错的收听率。
四、传播受众:具有同根同源家风文化基因的华夏儿女
《谢谢了,我的家》是一档面向全球华人的家风传承节目,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不仅符合频道“高品质”“高立意”的定位,而且与该频道面向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受众定位相一致。此次中文国际频道深耕于“新闻+文化”的特色定位,坚守“传播华夏文化,服务全球华人”的频道宗旨,以“家风”“家教”“家训”的“家”为出发点,通过以小见大又饱含深意的解读,唤起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共鸣,成功为中国家风代言。节目自开播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观众的热线电话,有的观众想通过节目传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还有观众希望有机会登上节目舞台和观众分享自己家的故事。可见,《谢谢了,我的家》唤起了观众对家的回归与渴望,使家风文化得以传承。
五、传播效果:彰显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
《谢谢了,我的家》之所以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不仅来源于精准的节目定位,更是因为它承担起家风文化传承的责任。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要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引领时代潮流,传播正能量,做时代的排头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优良的家风世代相传,最终汇成一个民族的脊梁。《谢谢了,我的家》不仅为国内市场上大型家风传承类节目的创作打开了缺口,同时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传递了华夏民族优良家风,开拓了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新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谢谢了,我的家》这档节目将清正朴实的家风与简洁大方的节目风格融为一体,通过聚焦家风、重塑家风、传承家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很好地渗透到节目当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贡献。
本文为2017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中文系/责编: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