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从《初心》谈人物传记类电视剧的精神寻唤与价值导向

作者:薛丽敏
32集电视连续剧《初心》近期于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该剧由甘祖昌夫妇的真实经历所改编,再现了这位“农民将军”解甲归田、造福乡里的模范事迹。该剧遵循真人真事的客观史实,却又不囿于现实束缚,以饱含诗意与激情的视听语言打造历史质感,实现了时代精神与人格魅力的融会贯通。该剧改写了以往传记类作品的人物塑造方式,将主人公从“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升格为“有内涵、有人情、有信仰”的时代楷模,展现出超越题旨本身的历史思辨。本文将根据该剧对甘祖昌事迹、情感和精神信仰的刻画,分析《初心》所传达的价值导向,为我国人物传记类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参考。

一、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再现真实历史

对于人物传记类电视剧而言,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汇编至关重要,《初心》中的关键情节均来自于甘祖昌夫妇的真实事迹,创作者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到江西萍乡进行取材选景,同时结合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纪实作品《我和老伴甘祖昌》中细腻真实的文字资料,为剧中人物对白、叙事细节提供了蓝本。深厚的素材积淀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可信度、完整度,才使得该剧在32集的精悍篇幅中展现了时间跨度长达60年的浩渺画卷。

主人公甘祖昌经历了“农民—将军—农民”三个人生阶段,《初心》牢牢把握住人物身份转换的线索,将情节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投身革命的青年时期、戎马边疆的中年时期、解甲回乡的老年时期。根据甘祖昌“将军农民”的身份,该剧巧妙地选择了叙事开始的时间节点,开篇便是甘祖昌与敌特分子的激烈对抗,紧锣密鼓的节奏犹如一场急迫的战斗,视听语言所营造出的紧张感让观众身临其境,瞬间产生了环境的代入感。甘祖昌在新疆军区的情节仅占全剧的五分之一,情节很快进入到了1955年授衔后,甘祖昌从高位请辞,带着一颗闪亮的“将星”荣归故里。该剧省去了对于甘祖昌将军前半生的平铺直叙,直接切入到人物的重要转折点,这样的剧情安排颇有深意,动荡年代中能够驰骋沙场者众多,能够急流勇退、深藏功名的人却并不多见。创作者牢牢抓住甘祖昌身上最重要的人格特质,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甘祖昌回到江西老家后,带领沿背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突出了该剧的主旨。此外,导演还采用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故事的主线采用的是顺叙,从上世纪50年代的新疆迪化讲起,跟随甘祖昌将军回乡的脚步,记录了三十年间我国农村的社会变迁。同时通过人物的回忆,适时地引出甘祖昌将军青年时期毅然投身革命,在昏黄的油灯下读《共产党宣言》,后与保山、海生三人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加深了该剧对于主人公的刻画力度。插叙的运用更大幅度地加强了作品的戏剧张力,记忆的闪回在平直如弦的故事线索中增添了几处摄人心魄的弦外音,对于该剧的艺术感染力与思想冲击力而言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还原甘祖昌的生活轨迹,该剧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既有真人真事、真实的氛围代入,也有细节上的艺术虚构。剧中甘祖昌将军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戏份不多,却足以体现该剧在场景设计上的严谨态度,路边的烤馕,骆驼与蒙着头巾的女子,火车站播放的新疆民歌,甘祖昌将军与伙计对白中的“亚克西”、“巴郎子”等方言,都营造出了浓厚的西域风情。回乡后甘祖昌带领家乡人民开荒虎形岭、治理冬水田、建立农科所的情节,均取材于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该剧在真实可靠的事迹中原创了一些虚构人物,这些角色是时代的见证更是历史的产物,他们生活化的情感表达大大丰富了剧情细节,与主人公的塑造交相辉映。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可谓是我国人物传记类电视剧的一个法宝,历史事件与人物情感之间的碰撞迸发出了审美价值上的别样火花,对开掘题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形神兼备、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还原情感关系

对于以英雄模范为主人公的传记类电视剧而言,人物塑造是评判其高下的重要标准。《初心》从主人公的家庭情感关系入手,将信仰上的完美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完美有机结合,塑造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伟人形象。

该剧着重描写了甘祖昌与龚全珍的爱情,与甘锦荣、甘平荣等几个子女之间的亲情通过贯穿全剧的人物情感来抒写,一个粗中有细、朴实而幽默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与传统意义上高大全的模范人物相比,剧中角色有笑有泪的演绎,让遥不可及的革命英雄走下神坛,成为了观众身边只手可触的“人”,这一趋势在近年来的人物传记类电视剧中早已显露无疑,无论是广受好评的电视剧《海棠依旧》、《马兰谣》,还是电视剧《初心》都延续了这一风格。在红色年代的爱情描写上,该剧没有过多赘述,只是通过甘祖昌一幅栩栩如生的黄鹂图,为两人相携半生搭上了红线。该剧尾声的八十寿宴上,龚全珍将自己和老伴喻作两只比翼双飞的老黄鹂。同一个意象的多次出现,让观众深深体味到了那个年代革命伴侣的忠贞不改、矢志不渝。

《初心》中的亲情描写是全剧的最大看点,也是该剧能够从众多主旋律作品中突围、在网络平台获得年轻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鉴于历史时空的限制,当今青年或许难以直观地体会人物的心境,因此该剧着力构建了锦荣、平荣的视角,展现了甘祖昌在父爱与信仰原则之间的抉择。上一个镜头中甘祖昌还在亲手为即将来到新疆的儿子缝制被子,下一个镜头中他竟错把儿子认作新来的勤务兵。聚少离多的亲情中饱含了时代的辛酸苦楚,秉性刚直的父亲拒绝了为儿子安排工作,将锦荣分配到最辛苦的打铁岗位上。剧中子女与甘祖昌的关系构建都是从误解开始的,随着人物的成长逐渐将误解化作理解,最终从血浓于水的亲情中涤荡灵魂。该剧创新性地借助甘祖昌子女的视角来实现情感代入,采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情感表达方式,拉近了甘祖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三、以不计名利、不忘初心的笃定信仰书写时代情怀

该剧主人公甘祖昌有着“将军农民”的美誉,该剧对这一称谓进行了深刻剖析,构建起人物的双重身份话语,即当将军时不忘农村出身与农民诉求、当农民时展现将军魄力与军人担当。作为从江西大山里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甘祖昌从来没有忘记倾听底层的声音,农民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吃饱穿暖,时刻激励着他积极奋进。片中曾三次出现甘祖昌将军对于“吃饱饭”的重视,在江西亲属到来时,面对弟妹泪流满面的诉说,甘祖昌认识到了家乡人民还吃不饱饭的严峻现实;当儿子咽不下糙米时,面对儿子“身为将军为何不买精米”的责怪,甘祖昌严肃地指出饥荒年间村民难以果腹的事实;当全公社掀起炼钢浪潮时,面对李保山是炼钢还是开荒的追问,甘祖昌再次明确“让全村人吃饱饭”才是他内心踏实安稳的源泉。

该剧以“初心”二字为题,必然要无数次地解读其内涵、参悟其根本,事实上剧中回忆部分早已借兄弟之口道出了主人公这份赤子初心的含义,“我们走出大山参加革命,就是为了父母兄弟,为了父老乡亲,为了顿顿能吃饱饭,家家住新房,日子像天堂。”这句再平白质朴不过的话语,却有着巨大的力量,这便是甘祖昌乃至无数共产党人所信仰的初心,在国家聚焦三农问题、倡导反腐的当下,笃定初心无疑是一个一语双关的命题。因此该剧虚构了李保山这个人物,作为与甘祖昌一起投奔革命的同乡,却遭陷害成为了水暖修理工,在内心不甘的驱使下一步步滑向了深渊。上任公社社长后,李保山只追求个人政绩,不顾村民利益盲目种植水稻,甚至为了自身前途不惜多次加害于甘祖昌。同为曾经的革命干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是在于“初心”二字。在反腐倡廉成为时代风向的当下,以大众化的电视剧为载体,进行永葆初心主题的宣传教育,不失为模范精神与时代需求的有机结合。

除了弘扬不忘初心、牢记根本外,该剧还强调了甘祖昌勇于担当的魄力,在其后半生的农村生涯中,他从未忘却一个军人的职责,言谈间总是将田地比作“战场”,将开荒比作“冲锋前线”,将农具比作“枪支弹药”,这一点既呼应了人物的将军身份,同时又表现了其奋勇当先、敢于尝试的一面。甘祖昌视军人荣耀为生命、视农民身份为归宿,用后半生为沿背村百姓做实事、谋福利。该剧塑造这位不求形式、只为初心的将军形象,正是为了以抚慰的方式寻唤当下浮躁社会的情感认同,倡导今天的年轻一辈延续甘祖昌质朴踏实的作风,守望初心永存的精神家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以红色历史使命为基、以弘扬时代精神为纲,塑造了一位上马热血洒边疆、下马衷心送故乡的“将军农民”形象。该剧着眼于人物的身份转换,通过将军与农民的双重话语书写了这位时代英模,讴歌了战争年代中淬火成钢的赤子初心。秉承着与时俱进的创作题旨,相信人物传记类电视剧必将成为主旋律电视剧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责编:胡斌毅)

《初心》剧照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发展初探

谈《我们的村晚》中主持人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电视农业节目的坚守与创新

事实:后真相时代的价值感召

论影视演员艺德建设

聚焦科技兴国 彰显理想信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