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200多万吨,合计直接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而由此引起的间接损失则更为惊人。因此,为了防治土壤污染,我国开始了漫长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近10年来,一些先试先行的土壤污染修复区也取得了初步成果,部分农用地重新有了绿意。2016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行动纲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出台,加快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步伐。可是,尽管力度很大,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效果依然离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目标甚远。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几亿中国人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
土壤污染危害人类生活和生态安全
10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保存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粮食、饲料、燃料和纤维生产的根基,不仅仅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更是帮助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因而,没有健康的土壤,地球上的生命则不可持续。土壤可截留任何渗进土壤的水中所存的污染物,防止污染物深入地下水;储存和过滤水,改善粮食安全;供应干净的水及抵御洪水和干旱。土壤在人类生存和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本应备受保护和爱护的土壤,却在一次又一次“虐待”中变得千疮百孔。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肆意开采矿土、排放工业污水、砍伐植被、乱扔固体废弃物等,各类土壤污染频频而发,不仅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导致了由土壤污染而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和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铅中毒的儿童、镉超标的大米、汞污染的水源和带着毒地争议的高档住宅项目……诸多事件均在控诉着土壤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土壤深度退化、酸化、盐渍化,砷、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逐年加剧,耕地及人类生活土壤环境质量让人堪忧。
专家表示,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但污染一旦形成几乎不可逆。比如,耕地土壤被污染,有害物质不仅会在农作物中积累,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及其他生物体中,并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产生急性健康风险,造成受体的死亡。因此,用“隐形杀手”来形容土壤污染毫不为过。
根据国务院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耗时八年,首次调查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对全国63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进行的调查中,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约合100.8万平方千米。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同时,据联合国农粮组织近日在全球土壤污染研讨会上发布的最新“土壤污染”报告——《土壤污染:隐藏的现实》显示:中国16%的土壤以及19%的农业土壤都为受污染土壤。种种数据,均在说明我国土壤污染严峻的现状。
面对严重的土壤污染,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不去治理土壤污染,那么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比如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移动性、累积性、长期效应性,如果我们长期吃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会产生累积效应,不仅有致癌风险,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如果不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我国的土壤污染面积必将会继续扩大,届时土壤污染将会成为不可控制的人类生活和生态安全最大的炸弹。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且长期要做的事情。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任重道远
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永恒话题。土壤作为人类生存之本、健康之源,又是自然生态中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场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新举措和新思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如何才能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这项重要工作呢?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副司长钟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随之,生态环境保护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具体到土壤污染行业,从特点看,其成因复杂;从国内外实践看,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土壤污染环境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秉承“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原则,2016年国家出台的“土十条”给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制定了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土十条”要求: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土十条”给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指明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和前进道路。
思路清新,道路明确,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是不是就可以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呢?答案却非常保守。有专家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仍旧艰难行进,原因在于我国国土面积大,污染源复杂多样,污染地区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容易。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示范修复区,修复土壤每亩就要投入6万多元,一个村庄的土壤治理往往要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地方财政颇有压力。曾有社会力量试图加入其中,想从“垃圾堆里淘金”,但最终也因为投入太多,而无奈退出。因此要想实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金科玉律——“吃的放心”、“住的安心”,正如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臧文超所说——任重道远!
以“防”为主掐掉污染源保土壤健康
据统计,在“土十条”实施后的这两年时间里,我国至少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如《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基本形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修复提供了强大坚实的靠山。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土壤污染问题是否能在短时期内得到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认为,“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和长期存在性等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速度极慢,土壤一旦污染,将是‘天长地久’。”他的话包含一个道理——对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最急迫的任务就是预防和控制新的污染产生,最紧要的就是对于现在尚未被污染的“好土”,实行优先保护,使这些未受污染的土壤能够保持良好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也表示,土壤污染多数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代价甚至比水、空气污染治理更大。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做好未被污染的土壤预防工作,掐掉污染源。否则,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付出的代价也更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也有相同观点,他认为,土壤污染治理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和控制新的污染形成。对于还未造成污染的土壤要防患于未然,通过立法和政策调动全民参与进行预防。并且对于各地土壤污染情况要进行摸底,根据不同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对已经形成的土壤污染,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源等其他手段遏制污染,给予土地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总体来看,土壤污染的预防要优于治理。治理污染最重要的是切断污染源,其次是构建土壤健康,最后才是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由于污染治理费钱、费力,如果不切断污染源,治理污染也是事倍功半。”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如是说。
综上所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绝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要想把多年来积累的“毒”土地全部清除,却并非易事。因此,全国上下必须认识到土壤污染治理要久久为功,不懈怠、不气馁,全力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让这场战役的胜利早日到来。目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正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管控住土壤污染风险,保护好未污染土壤,根据已污染土壤的实际情况拟定最佳的治理和休养生息规划,提升土壤环境质量,还土壤健康,守护好人类耐以生存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