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大学生

这些年的一面之缘

作者:文/贾奕帆
我们等你

自1988年创刊以来,《大学生》已走过30个年头。值此创刊30年之际,我们寻找曾为《大学生》撰过稿的朋友,聊聊当年你和《大学生》的故事。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无论你在哪里,欢迎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找我们叙叙旧,我们在这里等着你。

在《大学生》练就的重要的本领之一,就是找人。有一个很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即你与任何人之间的联系只隔了六个人。2013年,这一理论被改为“四度分隔理论”。而在全媒体的今天,你与女神之间可能只隔了一条私信。“找人”是一个合格记者的基本素养,在《大学生》杂志当记者的那些年,我与上百个陌生人打过交道。

说起找人的秘诀,不得不端出我的几件绝杀武器了。第一件法宝是“天罗地网”,作为一名校园记者,我几乎和全北京的校报组织的学生都有联络,这让我得以在获取情报较全的情况下快速出击;第二件法宝是“八卦宣花斧”,通过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线索顺藤摸瓜,多个脉络齐头并进。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时候也看气场,在网上私信采访对象,大部分都是石沉大海,但于千万人之中抓住的那只手总会很温暖。记得一次要寻找一些毕业生的线索,我在微博里搜索关键词“毕业”,然后在大V发的微博留言下找人,同时还找到了一些即将毕业的学姐学长,接着我一一私信。一个北京服装学院的学姐很耐心地回答了我在留言中的问题,她对我说“欢迎随时骚扰”的时候,我顿时感觉世界无比美好。一个北大的学长直接留了他的微信给我,后来我才了解到,学通信工程专业的他顺利地进了华为,然而他在大学做得最多的却是拍喜剧片。

后来我约他到学校的咖啡厅聊天,他遗憾地对我说:“或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我还会把自己摄影的爱好捡起来,去拍自己喜欢的片子,但是现在我不得不让爸妈高兴。”正式工作以后,他已很少在朋友圈发他的摄影作品了,最多隔几天偶尔转发一两个段子,我猜他现在的工作应该很累吧。

通过找人,我和很多采访对象都交换了微信,其中志同道合的一些人,还和我成为了不错的朋友。采访大学社团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女孩子,线上联系的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后来通过朋友圈,发现我们喜欢同一个歌手。渐渐地,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点赞之交。后来,她发朋友圈晒了自己家阳台上的多肉,我随口提了一句“想要”,她便把她家的地址发给了我,这让我感到又惊又喜。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她送给我“姬胧月”“新玉缀”等好几个品种的多肉,后来我们还一起约着去看展。再后来,她去了西班牙留学,那之后我们再也没见过。但是她送我的多肉,已经长满了我的阳台。大部分的人就像江湖上的过客,随着“哒哒”的马蹄声渐渐消失,但我深信,我还将迎接更多更棒的一面之缘。

 

尚未录取已谋保研

确认过眼神要读建筑学

初识农学

决定权在自己

内心的声音

金融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