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决策探索

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制定家训

作者: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王全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家风问题,例如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常常以楹联或对联的形式出现于居家的门厅中,对人们的心灵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作用。一个家族有好的家训、家规,才能培育优良家风。今天咱们就家训这个话题聊一聊。

先说什么叫家训。《汉语大词典》释义,家训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明张一桂《重刻〈颜氏家训〉序》:“怠夫王路陵夷,礼教残缺,悖德履行者,接踵于世;于是为之亲者,恐恐然虑教敕之亡素,其后人或纳于邪也,始丁宁饬诫,而家训所由作矣。”这一段话非常明确地点明了制定家训的目的,就是怕子孙走上邪路,故而对其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予以谆谆教诲“而家训所由作”。家规,也可以说是家训的同义词,指家中的规矩,是祖上对后代子孙的行为规范。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例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云:“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巴金《家》二三:“让这个女人住在客厅里,不仅侮辱了这个尊严的地方,而且会在公馆里散布淫乱的毒气,败坏高家的家风。”

制定家训或家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若从周公《诫伯禽书》算起,有文献记载的家训就有近三千年了。历代流传下来的《家诫》《戒子书》《家规》《家范》《家礼》等,有一百多种,都属家训一类。

古人为什么要为家族、子孙制定家训呢?我们看一下古人撰写的几部家训序言就大致明白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序曰:“汝以幼年,偏钟慈爱,义方多阙,庭训有乖。擢自维城之居,属以少阳之任,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每思此为忧,未尝不废寝忘食。自轩昊以降,迄至周隋,以经天纬地之君,纂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焉。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唐太宗是创业之主,怕后世子孙生于安逸,有乖庭训,不知道世事艰辛,这才“披镜前踪,博览史籍”“以为近诫”。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序中说:“迩来士大夫绝不讲家规、身范,故子若孙鲜克由礼,不旋踵而坏名灾己,辱身丧家。不知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祖父不能对子孙、子孙不能对祖父,皆其身多惭德者也……吾家先微,以慈孝遗后人,所垂训辞,世守勿替。余因推广其义为十八则,愿与子若孙共勉之。”如果长辈“不讲家规、身范”,就会导致子孙“坏名灾己,辱身丧家”,孙奇逢鉴于有的世家大族由于不讲家规、身范,导致子孙“不旋踵而坏名灾己,辱身丧家”,这些教训促使其撰成《孝友堂家规》十八则,“与子若孙共勉之”。

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庭训家教,有两个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一个是曾子杀猪教子。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要去市场买东西,儿子哭着要去,他母亲说:“你在家吧,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从市场回来,曾子准备杀猪,其妻赶忙制止说:“我是给孩子说笑话哩。”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意思是说:孩子是跟着父母学的,你今天欺骗他,他不相信你,怎么能要他走正路呢,于是就把猪给杀了。

第二个故事是孟母三迁、断机杼。《三字经》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出自汉刘向的《列女传》:孟子小时候,住在乡下,见上坟者有摆供、哭墓,做游戏就跟着学。孟母说:“这里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就搬到市场附近。孟子玩耍的时候又学商人叫卖。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于是就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再玩游戏的时候,就学官府祭祀并且按照礼节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才是我儿子居住的地方啊。”这就是孟母三迁。有一次孟子回到家,孟母正在织布,问道:“学得怎么样了?”孟子说:“就那样。”孟母一听非常生气,把正在织的布给剪断了。孟子害怕,问为啥这样,孟母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遂拜子思做老师,勤奋学习,终于成为大儒。孟母也被后人奉为做母亲的典范,前两年还有人提议把孟母的生日定为中国的母亲节。

有人说“世上没有百年不败的家”,又说“富不过三代”,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但是“世代簪缨”的世家大族也不乏其例。下面仅举《文苑英华》中的三例,以佐证有好的家训传家,规范子孙的行为,对后裔成才所起的作用。

《文苑英华》902卷《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神道碑》说,窦希球因“退让致,不忘于先,畴虚玄为心,得之于家训”,故能建功立业。966卷《杭州临安县令裴君夫人常山阎氏墓志》说:“夫人贞顺惠和,恭明孝慈,自天授也。乐善睦亲,俭而好礼,承家训也。”977卷《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致仕上柱国中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陕州大都督博陵崔公行状》,称赞其“以忠贞为仕模,以勤俭为家训。身居侯邸,清节如初”。

中国历史上的家训、家规有一百多种,比较有名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莫过于《颜氏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所撰,内容丰富,许多家族都以此作为训诫子孙的教育读本,宋陈振孙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氏家训》开篇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制止小孩子的粗野,老师和朋友的劝说不如家中仆人的管教;防止普通人之间的争斗,给他讲尧、舜那一套大道理,还不如让其妻子晓以利害。我在这本书中说给你们的话总比仆人、妻子高明吧。作者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

清和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家训应该是《朱子治家格言》。这是朱柏庐所撰。朱柏庐是明末生员,没有什么显赫的仕宦业绩。但《朱子治家格言》中的许多话道理明白,文字浅显,读起来琅琅上口,几乎是家喻户晓。诸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当加温恤。”再如:“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为不少家族用作祠堂楹联,时时提醒子孙敬祖、读书。

《礼记·大学》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运用家训家规规范子孙的言行,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言传身教,好的家风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前文说的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家教。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