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哲学命题。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虽然人们对有关幸福的主题产生兴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学术界直到近代才开始对幸福感进行系统的测量与研究。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融合交汇发展的世纪。基因工程快速发展解开了一个个生物界的谜题,然而,“幸福”也可以遗传吗?
最近,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中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幸福遗传度都为33%。“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幸福感的差异有33%是由基因决定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等人(1988)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因此。Braungan等人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方法,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因此,幸福感的确与基因遗传有一定关系。
但是,我们不是宿命论者,决定幸福感的另外50%还掌握在我们手中。是否还有一些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可以像基因一样“遗传”呢?
有研究报道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个体的幸福感关系密切。民主型、权威型教养方式的个体在总体幸福感上要显著高于放任型与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个体。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幸福感与他们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幸福满意度的预期因素。相反,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都是令青少年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
既然幸福可以“遗传”,如何提升幸福感呢?每一个人的幼年时期,由于自身太脆弱,都必须依赖养育者才能生存,这使得儿童与父母结成了天然的依恋关系。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也就不一样。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当然是父母。良好家庭环境中的父母良善知性,养育出同样睿智温柔的孩子,当孩子做了父母之后,又把同样的能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如此延续,即形成一个良好的代际传递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在寄希望于孩子获得幸福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性格,积极提升自身幸福感对于每一个即将或已经成为父母的个体来说或许更加重要,如此,或许更加有利于幸福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