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物证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节目播出后,总导演徐欢和她的团队成员,一直密切关注着网友们的评论。今年1月1日,这部央视纪录频道的百集纪录片,历时两年打造,第一季首播之后,便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4分。每季25件文物,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自带萌点的解说文字,再加上丰富的呈现方式,让这部纪录片界的“清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网上有人还整理了节目中的经典台词。比如“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在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说的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红陶人头壶;“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说的则是殷墟出土的一块甲骨。
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第二季的宣传海报,语言依旧活泼调皮。在这里,跪射俑愿意“放低自己”,长信宫灯“照着你”,木雕双头镇墓兽“头上有犄角”,击鼓说唱俑则牢牢占据着“C位”。选择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表现方式,关乎人们如何理解古代文物。网络上,也有一些观众对这种卖萌的表现方式有所质疑,认为过于抒情化的文字,有过度娱乐化之嫌,但这无疑有助于节目的传播,向来冷冰冰的文物似乎也有了温度。反过来,网友的点评也让制作团队深受启发。祝捷是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的分集导演,当他看到网友用墓主人的二维码形容这幅帛画时,非常激动,因为在2000多年前的楚国,人们认为人死之后,魄往下沉,魂往上飘,藏于棺椁夹层中的人物帛画,正是用来导引游魂识别墓主人形象,以完成升仙之旅。
相比第一季许多上古时代的国宝,第二季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相关研究比较成熟。即便如此,要从大量珍贵文物中选取其中代表,也并非易事。
“我们做这100集节目,一直在想一个抓手,能将这些文物串起来。边做边想,后来定位为视频索引,一个影像与文明物证的索引概念,所以叫‘中华文明视频索引’。”徐欢说。早在好几年前拍摄纪录片《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时,徐欢便思考文明概念的界定。《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文物,被定义为文明的物证,以文明为坐标轴,纵向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横向则看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国家文物局2002年起先后三批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以及国家一级文物目录,成为节目组筛选国宝的基础。两年间,节目组先后探访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考察50多处考古遗址,拍摄了千余件文物。“起码是一级文物,还要有比较确定的考古研究结论。”
选文物的时候,不时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2002年6月,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中发现一批秦代木简。这批多达37400余枚木简,作为秦代迁陵县县廷所藏文书档案,近乎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秦代县城的机构设置和运行状况。接触这批秦简前,徐欢一直不能理解专家的一个说法:“南有里耶,北有兵马俑。”“兵马俑那么伟大,里耶那些木片如何能相提并论?”等看到两千多年前木片上那些事无巨细的记载时,还是为之震撼:“其他地方的秦简,很少有这么多关于小县城人们生活状态的记载。户籍中包括对一家人的记载,有一句:‘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一家三口在木简团圆。”而另外一块类似今人身份证的木简则记录“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短短23字,一位来自原邯郸韩审里的男子形象,便从历史的烟尘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他叫吴骚,皮肤有些黄,椭圆的脸,身高一米七左右。”
在已发现的众多秦汉简牍中,选择里耶秦简作为讲述对象,与这部纪录片拍摄理念“探求历史中人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
如何用当代眼光选取这些文物?节目组背后暗含的态度,被祝捷打趣为“三观正确”。其实,无论从思想史还是艺术史的角度看,正史中的大汉族主义已被逐渐消解,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这些文物,让人们从观念到实物,进一步打破固有的观念。一顶匈奴贵族戴的鹰顶金冠饰,触动祝捷的点在于,汉与匈奴之间,两个对手如何看待彼此的态度问题。他和撰稿人聊天:“小的时候,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和你学习差不多好但特别讨厌的人,但是你说不行,一定要比他更牛,最后两个人却一点点越来越好。”尽管以个人类比民族关系未必恰当,但以共生而非对抗看待二者关系,更符合当代人的政治正确。
1.错金铜博山炉,西汉,现存河北博物院
2.长信宫灯,西汉,现存河北博物院
3.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现存四川博物院
以物赋形
在五分钟时间里,如何讲清楚一件长达几千年历史、研究资料汗牛充栋的文物?对徐欢和她的团队来说,挑战至少来自两个方面:发掘文物自身的价值点;塑造文物的独特个性。简单来说,前者是内容的切入角度,需要谨严的学术判断力;后者对应于片子的呈现方式,需要丰富的技术手段,以及友好的沟通界面。
“第一天做这个项目时,专家就说,一件文物身上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科学价值。文物自己显现了这些价值点,你得抓住这些点,不一定要全,至少要抓住主要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就像一个人的个性。有了这个点,怎么去塑造文物的个性?就像人一样,我们觉得这件文物可能是深情款款型;那件就应该很科学理性地讲;另外一些生活类的文物则有些俏皮灵动;有的则是单纯的故事加信息。根据不同的文物特性,来定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徐欢说。
如何从海量研究资料中,挖掘文物的关键价值点,实现对研究成果的第一重翻译,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祝捷记得,在拍摄人物御龙帛画时,开始的解说词第一句写道:“死之后,人会去哪里?2000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重生。”征求专家意见时,学者李晨便提出来,“重生”是佛教传入之后、唐以后才形成的概念,而战国时楚人的生死观是“永生”:生而为人,死后成仙,事死如事生。从“重生”到“永生”,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可能偏离文物传递的核心内涵。人物御龙帛画,战国,现存湖南省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织锦 ,汉晋,现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冯雷导演的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中,撰稿人陈韶瑜在征求学者王子今的意见时,王子今正好收到台湾学者邢义田刚出版的著作《画外之意: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研究》,就这样,最新的研究成果,便被引入片中。在往来邮件中,王子今还为好几件汉代文物的文字解说,提供了细致的修改意见。在《霍去病墓石刻》一集中,他建议导演不要将怪兽与匈奴建立具体的对应关系,应向观众更多介绍汉代石刻风格的“闳放”。而在《四神纹玉铺首》一集中,他指出,四神“对应城市的四门”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许多城市并不只有四个门,汉代长安城便有十二门。
“转化很重要。各方面都要转化,学术上要转化,故事上要转化,思想的认知力也要转化。”徐欢说。如果说将海量严谨的学术资料,筛选翻译为不失准确、普通读者都能理解的近千字的解说词,只完成了第一重转化,那么,确立每件文物的不同讲述风格,则是实现与观众友好沟通的第二重转化。
第二季的25件文物,每集各有自己的讲述风格。崔宇导演的西汉漆器“狸猫纹漆食盘”,被诠释为《漆盘上的喵星人》。这件辛追夫人使用过的餐盘上,出现了四只之前很少出现的狸猫画像。朱砂勾画双眼、尾巴高高翘起、野性未驯的狸猫画像,再加上用现代科技复原的辛追夫人画像,以及盘子上的三个字“君幸食”,仿佛为我们讲述了一幅汉朝女子的日常生活图景。而曾侯乙编钟的那集,全片几乎没有多余的解说词,代之以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唱片总公司,从1986年3月29日凌晨两点开始到4月6日早晨6点结束的一段对编钟声音采集的影像资料。导演崔宇的这种形式选择无疑有些冒险,用他的话说,是在跟观众博弈,赌的是观众的鉴赏能力。事实证明,观众对文物的热爱程度远超想象。导演潘懿,为了讲清西汉时期的一件世界现存最早的天文仪器实物:二十八宿圆盘,在片中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石云里,用复制的圆盘与圭表,为观众演示了如何用它来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以及一年中的重要节气。
从文物出发,选择多种角度的表现形式,在长达百集的纪录片中,能有效地缓解观众的疲倦度,易于传播。但从学术的角度而言,也以稀释有效信息作为代价。几年前,王子今就与徐欢在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中有过合作,片子出来后他发现,设想中风格统一的专题片形式,被一种更为通行的影视艺术语言所取代,好看了,但信息量也减少了。
对文物的现代认知
7月23日,节目播出后,王子今抽空看了部分片段。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节目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霍去病墓石刻中动物造型的清晰呈现。“我去霍去病墓看过,一般在阳光下看,感觉不到石刻上的纹路和样式。很多东西在自然光中看不出来,说是像马有点像,说是像熊有点看不出来。”
徐欢告诉我,拍摄霍去病墓石刻时,由于那些石像经历2000多年时间的洗礼,很多细节用肉眼已看不清楚,有时为了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镜头,往往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拍摄秦始皇陵拍摄跪射俑和铜车马时,导演汪喆和摄影师杨明阳从晚上清场后一直拍到凌晨3点,为了去除玻璃罩的反光,摄影师用了很多大黑布遮住反光点,特效老师将灯光擦掉,再交由后期调色人员进一步处理。
实地拍摄之外,还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和特效处理。在里耶秦简的拍摄中,由于那些木简经历火烧水泡,许多字已经漫漶不清,节目组采用多光谱扫描等微痕提取的技术,将原本看不清的字迹清晰地显现出来。而在另一件国宝: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的拍摄中,对壶身绘画细节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原本锈迹斑斑、早已不清楚的线条图画,在采用微痕提取技术与动画设计之后,被清晰地还原为一幕幕逼真的战国贵族生活场景:在一幅反映攻城略地的战斗图景中,一方搭云梯向上仰攻,一方在城墙上奋力坚守。守城方搭弓放箭、挥舞兵器攻城方有人从城墙上摔下,有人已经身首异处;而在另外一幕水战场景中,舟行如梭,船上武士个个精神抖擞,奋勇前进,双层战船犬牙般纠缠在一起,上层士兵用长柄兵器相互击杀,下层水手奋力划桨,有的士兵跳船作战,船尾还有人击鼓以壮声威。
在文物表现中,大量使用的动画特效,让一些网友直呼,纪录片外还多看了一部动画片。为了更多以共生而非对抗的角度呈现汉匈关系,祝捷开始便想到了动画的形式。不过画来画去,始终缺乏人物造型的立体感。他后来想到了黏土动画和手指动画。将匈奴、汉人、牛羊等黏土捏好的造型摆放好,做一个动作拍一张,再一帧一帧组合起来。手指动画,则类似于布袋木偶戏表演,为实现理想效果,祝捷将这两种动画形式结合起来,以黏土动画的形式,实现握手:两个民族融合的意象。就这样,不到一分钟的黏土动画,做了将近两个月。
为呈现一件文物的实际使用情境,文物复制非常关键。拍摄二十八宿星盘和圭表时,分集导演潘懿跟着学者石云里,用复制的文物一遍遍演示使用,对其原理早已谙熟于胸:“这是现发现最早的赤道式天文仪器,它的主要结构是一个架子,两个圆盘,一根标准针。后来逐渐发展成浑仪、简仪、望远镜。文明的发展就是这样,从看似简单的开始,一步步积累,到越来越精细。”
“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南京云锦研究所正在第二次尝试复制,因为之前制作的复制品总是比素纱单衣要重。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1.2旦,也就是说,制作素纱单衣的丝,每9000米只有11.2克。而今天,最高级丝织物的纤度也要14旦左右。原来,经过千年进化,现代的蚕越发健壮肥胖,吐出的丝也就粗了很多。蚕宝宝即使想瘦,却已经回不到当年细若游丝的身形了。”
这是描述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生前所穿素纱单衣的一段解说词。片中,祝捷不但找来设计师李薇以此为灵感设计的衣服,还跟访了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单衣的过程。他告诉我,由于蚕自身进化造成的原料改变,研究人员特意采用老弱病残的蚕所吐出的丝,以追求当年那种“细若游丝”的效果。
与结合现代工艺能够尽量复制的一些文物相比,还有许多文物,由于制作工艺失传,复制难度可想而知,重新恢复它们在历史中的制造与使用情境,便成为一种奢望。
第二季播出后,纪录片的后面两季开始进入紧张的制作过程。如何用现代的认知去理解文物?这条趣味盎然的路似乎还很漫长。